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1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平底支撑座组合,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顶部和底部上,包括各自对应的第一上凸头和第一下凹座,第二上凸头和第二下凹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对独立货罐起到限位和防摇作用,既可以防止船舶横摇引起独立货罐的横向位移,也可有效地控制独立货罐的纵滚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缩短了造船周期,降低了船舶的建造成本,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液态化学品的船舶,特别涉及装载液态化学品的独立货罐,属于船舶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船舶的多元化发展,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液态沥青船、硫磺船)和LNG动力船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类船舶都有用于装载液态化学品的独立货罐。设置在船舱内的数个独立货罐顺次排列,每个独立货罐的容积达数千立方米,为了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独立货罐必须得到可靠的支撑和限位。由于独立货罐的热胀冷缩会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其与船体结构不能采用刚性固定连接,一般采用多组平底支撑座组合来支撑,平底支撑座组合包括上下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的接触面分别装有不同的弹性或绝缘的耐高温材质垫板,这种支座只能承受独立货罐的重力,但对于船舶航行时受到水流和浪涌产生的横向力仅能通过垫板接触时产生的静摩擦力来抵消,而很多情况下静摩擦力是远远不够的,独立货罐得不到有效的限位,严重影响此类船舶的航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确保载有独立货罐船舶的航行安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主甲板下侧与独立货罐顶部之间,以及独立货罐底部和内底板之间的平底支撑座组合,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独立货罐底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多于独立货罐顶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所述平底支撑座组合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呈梯形的第一平底支撑座和第二平底支撑座,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独立货罐的顶部与底部,第二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主甲板下侧和内底板上侧;独立货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与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位置一一对应,独立货罐顶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和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之间均留有间距X;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和主甲板下侧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的顶部横向线上;多个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和内底板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的底部横向线上;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一上凸头和第一下凹座,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二上凸头和第二下凹座;所述第一上凸头为侧面垂直且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块,第一下凹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下凹支座,所述第一下凹支座为侧面垂直的且上小下大的梯形块,第一上凸头下端嵌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下凹支座上端之间;所述第二上凸头为上大下小且纵向长度大于高度的四棱锥台,所述四棱锥台的大端固定在独立货罐的底部上;所述第二下凹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下凹支座,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四棱锥台的纵向侧面匹配;第二上凸头小端伸进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面之间。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凸头两纵向斜面夹角α与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斜面夹角β匹配,所述α=β=14°~18°。进一步的,第一上凸头伸进两个第一下凹座内深度H1与第一下凹座高度H2之比,以及第二上凸头伸进两个第二下凹座内深度H3与第二下凹座高度H4之比均为0.36~0.40。进一步的,在独立货罐上侧的第一平底支撑座上侧,以及在独立货罐下侧的第一平底支撑座下侧分别设有隔热垫板,在内底板上的第二平底支撑座上侧设有环氧板,设置在在独立货罐下侧第一平底支撑座下侧上的隔热垫板抵靠在第二平底支撑座的环氧板上。进一步的,数块衬板间隔固定在两个第一下凹支座内侧面的上部,以及两个第二下凹支座内侧面的上部,第一上凸头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数块衬板定位在两个第一下凹支座中,第二上凸头两侧分别通过数块衬板支撑在两个第二下凹支座中。所述隔热垫板和衬板均采用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凸头两纵向斜面夹角α与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斜面夹角β匹配,所述α=β=14°~18°。进一步的,第一上凸头伸进两个第一下凹座内深度H1与第一下凹座高度H2之比,以及第二上凸头伸进两个第二下凹座内深度H3与第二下凹座高度H4之比均为0.36~0.40。进一步的,在独立货罐上侧的第一平底支撑座上侧,以及在独立货罐下侧的第一平底支撑座下侧分别设有隔热垫板,在内底板上的第二平底支撑座上侧设有环氧板,第一平底支撑座下侧的隔热垫板抵靠在第二平底支撑座的环氧板上。进一步的,数块衬板间隔固定在两个第一下凹支座内侧面的上部,以及两个第二下凹支座内侧面的上部,第一上凸头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数块衬板定位在两个第一下凹支座中,第二上凸头两侧分别通过数块衬板支撑在两个第二下凹支座中。所述隔热垫板和衬板均采用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在独立货罐顶部纵横向和底部纵横向分别间隔设置了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多个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使得独立货罐的上下侧及纵横向均得到限位,沿独立货罐上下侧纵向分别间隔设置的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可以防止船舶横摇引起独立货罐的横向位移;沿独立货罐上下侧横向间隔设置的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独立货罐的纵滚现象,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另外,作为装有独立货罐的船舶在船台下水时,由于重力势能的作用使得独立货罐在船舶入水的瞬间会存在很大的冲击力,为此,必须在独立货罐的端壁上增加临时支撑,耗用钢材较多,增大了船舶建造成本和人工成本。在拆去临时支撑后还须对独立货罐进行二次定位或检验,延长了造船周期。本技术采用的嵌入式支撑座组合不需要对独立货罐进行临时支撑,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施工时间和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在船体内的独立货罐支撑和限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独立货罐顶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和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的布置图;图3是独立货罐底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的布置图;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Ⅱ部放大图;图6是图1的Ⅲ部放大图;图7是图1的Ⅳ部放大图;图8是图1的Ⅴ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硫磺运输船2808立方米独立货罐支撑装置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主甲板10下侧与独立货罐20顶部之间,以及独立货罐20底部和内底板30之间的平底支撑座组合1,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2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3,由于独立货罐20底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1需要承担独立货罐20及其内液态硫磺的全部重量,因此其数量明显多于独立货罐20顶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1数量,且均布在内底板30上。如图4和图5所示,平底支撑座组合1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呈梯形的第一平底支撑座11和第二平底支撑座12,第一平底支撑座11和第二平底支撑座12均为焊接钢结构件。第一平底支撑座11分别焊接固定在独立货罐20的顶部与底部,第二平底支撑座12分别焊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主甲板下侧与独立货罐顶部之间,以及独立货罐底部和内底板之间的平底支撑座组合,独立货罐底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多于独立货罐顶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所述平底支撑座组合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呈梯形的第一平底支撑座和第二平底支撑座,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独立货罐的顶部与底部,第二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主甲板下侧和内底板上侧;独立货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与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位置一一对应,独立货罐顶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和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之间均留有间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和主甲板下侧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的顶部横向线上;多个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和内底板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的底部横向线上;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一上凸头和第一下凹座,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二上凸头和第二下凹座;所述第一上凸头为侧面垂直且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块,第一下凹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下凹支座,所述第一下凹支座为侧面垂直的且上小下大的梯形块,第一上凸头下端嵌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下凹支座上端之间;所述第二上凸头为上大下小且纵向长度大于高度的四棱锥台,所述四棱锥台的大端固定在独立货罐的底部上;所述第二下凹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下凹支座,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四棱锥台的纵向侧面匹配;第二上凸头小端伸进两个第二下凹支座的内侧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主甲板下侧与独立货罐顶部之间,以及独立货罐底部和内底板之间的平底支撑座组合,独立货罐底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多于独立货罐顶部的平底支撑座组合数量;所述平底支撑座组合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呈梯形的第一平底支撑座和第二平底支撑座,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独立货罐的顶部与底部,第二平底支撑座分别固定在主甲板下侧和内底板上侧;独立货罐顶部和底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分别与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位置一一对应,独立货罐顶部的多个第一平底支撑座和多个第二平底支撑座之间均留有间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和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多个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和主甲板下侧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顶部纵向中心线的顶部横向线上;多个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分别间隔设置在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和内底板的对应位置之间,以及垂直于独立货罐底部纵向中心线的底部横向线上;第一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一上凸头和第一下凹座,第二嵌入式支撑座组合包括第二上凸头和第二下凹座;所述第一上凸头为侧面垂直且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块,第一下凹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下凹支座,所述第一下凹支座为侧面垂直的且上小下大的梯形块,第一上凸头下端嵌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下凹支座上端之间;所述第二上凸头为上大下小且纵向长度大于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伟徐云峰罗东东雷晓刚朱彦桦史梦奇费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东展船运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