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2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包括:车体;把立管;座椅;还包括以下部件,调节机构,其具有开合组件和开合组件侧壁朝向车体后端方向延伸的臂体,开合组件扣紧于把立管侧壁,座椅枢接于臂体,沿把立管的纵向方向操作开合组件时,能够使座椅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把立管的周向方向操作开合组件时,能够使座椅沿环绕于把立管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结构中座椅锁固于把立管所带来的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如此使座椅实现沿纵向和周向方向的可调性,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极大的提升了操作使用座椅的便捷性;同时座椅枢接于臂体,具有可折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
本技术属于运动器材
,涉及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
技术介绍
目前,滑板车是一种适合青少年的运动产品,因其好学易操纵深受青少年喜欢,同时滑板车对于锻炼青少年的平衡系统有良好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滑板车,其包括:车体;把立管,其设置于车体前进方向的前端;座椅,其用于供使用者乘坐。前述的现有滑板车中的座椅是锁固于把立管,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此种结构无法调节座椅的纵向高度和环绕于把立管周向方向的角度,致使操作使用座椅的便捷性较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提升了操作使用座椅的便捷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包括:车体;把立管,其设置于车体前进方向的前端;座椅,其用于供使用者乘坐;还包括以下部件,调节机构,其具有开合组件和所述开合组件侧壁朝向车体后端方向延伸的臂体,所述开合组件扣紧于所述把立管侧壁,所述座椅枢接于所述臂体,沿所述把立管的纵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纵向柱壳、第一转轴、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二转轴、第二纵向柱壳以及第三转轴,所述第一纵向柱壳侧壁的纵向右凹位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纵向左凹位部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转动体操作端嵌合于第二纵向柱壳的缺口;所述第一转轴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二纵向柱壳的顶弧臂部、第一转动体、第二纵向柱壳的底弧臂部,所述第二转轴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顶弧臂部、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的底弧臂部,所述第三转轴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柱壳的顶弧臂部、第二纵向柱壳的延伸弧壁部、第一纵向柱壳的底弧臂部。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柱壳、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二纵向柱壳均分别为胶质材料制成的一体件。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嵌片,所述嵌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嵌片嵌入于所述第一纵向柱壳内侧壁的嵌口内,另一个所述嵌片嵌入于所述第二纵向柱壳内侧壁的嵌口内;两个所述嵌片的纵向表面紧贴于所述把立管侧壁。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殊之处在于:两个所述嵌片沿所述把立管的纵向中心轴线对称布设。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弧形座体和沿弧形座体端部伸出的两个间隔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臂通过轴杆枢接于所述臂体。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调节机构,沿把立管的纵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座椅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把立管的周向方向操作开合组件时,能够使座椅沿环绕于把立管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解决了现有结构中座椅锁固于把立管所带来的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如此使座椅实现沿纵向和周向方向的可调性,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操作使用座椅的便捷性;同时座椅枢接于臂体,不使用时可将座椅沿靠近或远离把立管方向摆动,具有可折叠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车体1;把立管2,其设置于车体1前进方向的前端;座椅3,其用于供使用者乘坐;还包括以下部件,调节机构4a,其具有开合组件4和所述开合组件4侧壁朝向车体后端方向延伸的臂体5,所述开合组件4扣紧于所述把立管2侧壁,所述座椅3枢接于所述臂体5,沿所述把立管2的纵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4时,能够使所述座椅3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所述把立管2的周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4时,能够使所述座椅3沿环绕于所述把立管2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调节机构4a,解决了现有结构中座椅3锁固于把立管2所带来的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如此使座椅3实现沿纵向和周向方向的可调性,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操作使用座椅3的便捷性;同时座椅3枢接于臂体5,不使用时可将座椅3沿靠近或远离把立管2方向摆动,具有可折叠性。还需说明的是:采用本申请的开合组件4,相较于现有的结构而言,便于装拆,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结合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4包括第一纵向柱壳40、第一转轴41、第一转动体42、第二转动体43、第二转轴44、第二纵向柱壳45以及第三转轴46,所述第一纵向柱壳40侧壁的纵向右凹位400与所述第二转动体43的纵向左凹位部430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转动体42操作端420嵌合于第二纵向柱壳45的缺口450;所述第一转轴41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二纵向柱壳45的顶弧臂部451、第一转动体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包括:/n车体;/n把立管,其设置于车体前进方向的前端;/n座椅,其用于供使用者乘坐;/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部件,/n调节机构,其具有开合组件和所述开合组件侧壁朝向车体后端方向延伸的臂体,所述开合组件扣紧于所述把立管侧壁,所述座椅枢接于所述臂体,沿所述把立管的纵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包括:
车体;
把立管,其设置于车体前进方向的前端;
座椅,其用于供使用者乘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部件,
调节机构,其具有开合组件和所述开合组件侧壁朝向车体后端方向延伸的臂体,所述开合组件扣紧于所述把立管侧壁,所述座椅枢接于所述臂体,沿所述把立管的纵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纵向方向调节高度;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操作所述开合组件时,能够使所述座椅沿环绕于所述把立管的周向方向调节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座椅沿纵向和周向方向可调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纵向柱壳、第一转轴、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二转轴、第二纵向柱壳以及第三转轴,所述第一纵向柱壳侧壁的纵向右凹位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纵向左凹位部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转动体操作端嵌合于第二纵向柱壳的缺口;
所述第一转轴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二纵向柱壳的顶弧臂部、第一转动体、第二纵向柱壳的底弧臂部,所述第二转轴沿纵向方向从上至下枢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体的顶弧臂部、第一转动体、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宝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