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2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杠箱,所述第一丝杠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水平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筒下端设置有封口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上料快捷、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三种主要形式,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注塑机需要先将原料导入料筒,然后经过加热使其熔化,最后进入以熔融状态进入闭合模具成型,待冷成型却后取出。在汽车内饰件制造领域内,需要用到注塑机,注塑机一般上方设置有料筒,料筒下端与注塑机贯通设置,为内部提供物料供应,在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内饰件生产过程中,注塑机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部分零部件较大,因此注塑机的体型也较大,料筒的进料口设置在高处,在进行上料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补料,需要工作人员占到高处补料,操作繁琐,延长了生产时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料快捷、效率高的注塑机用上料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杠箱,所述第一丝杠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水平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筒下端设置有封口机构。在使用时,在供料筒内进行装料,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动作下,带动第一丝杠旋转,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杠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板升起至规定高度,驱动机构带动转盘实现转动,使得供料筒正对注塑机的上料筒,伸缩机构,带动供料筒运动至上料筒的上方,供料筒下方的封口机构打开,将供料筒内的物料放出,完成对注塑机的上料和中途补料。本方案能够实现物料的精准供应,是注塑机的辅助上料机构,设置在注塑机的外侧,不影响注塑机的正常使用,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方向移动,将供料筒实现多维度调整,且整个供料装置可以在上料筒物料用完之前完成物料到位,节省时间,减少停机的长,有助于提升效率。作为优化,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圆环导向槽,所述圆环导向槽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向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丝杠箱固定连接。这样,能够起到对第一丝杠箱的支撑,在物料提升以及供料过程,对第一丝杠箱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产生损坏和歪斜,保障上料质量。作为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转盘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二齿轮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进而带动转盘实现转动,保障带动第一丝杠箱的旋转,完成供料箱正对上料箱设置,避免出现上料倾斜的问题。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立板上,所述立板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通过支杆与所述供料筒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气缸的伸缩动作,能够带动供料筒的水平伸缩,完成供料筒的移动,保障上料精准。作为优化,所述气缸包括至少两个。这样,能够在满足伸缩的前提下,多个气缸,能够提升稳定性。作为优化,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供料筒底部的L型板,所述L型板之间滑动设置有封板,所述L型板与所述封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机构。这样,L型板能够对封板进行稳定的支撑和密封,保障封板对供料筒底部的密封,移动机构带动封板实现水平移动,保障封板的开启与关闭,完成准确放料。作为优化,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对向设置在所述L型板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配合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能够实现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丝杠实现转动,带动封板实现水平移动,将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实现放料。作为优化,所述滑块为弧形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圆环导向槽匹配设置。这样,能够实现滑块在圆环导向槽内的滑动,包装转动时,支撑机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注塑机用上料架旋转90度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注塑机用上料架伸缩机构伸长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4所示,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盘1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杠箱12,所述第一丝杠箱1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13,所述第一丝杠13与第一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3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竖向设置的安装板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5上水平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料筒16,所述供料筒16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筒16下端设置有封口机构。在使用时,在供料筒内进行装料,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动作下,带动第一丝杠旋转,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杠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板升起至规定高度,驱动机构带动转盘实现转动,使得供料筒正对注塑机的上料筒,伸缩机构,带动供料筒运动至上料筒的上方,供料筒下方的封口机构打开,将供料筒内的物料放出,完成对注塑机的上料和中途补料。本方案能够实现物料的精准供应,是注塑机的辅助上料机构,设置在注塑机的外侧,不影响注塑机的正常使用,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方向移动,将供料筒实现多维度调整,且整个供料装置可以在上料筒物料用完之前完成物料到位,节省时间,减少停机的长,有助于提升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圆环导向槽17,所述圆环导向槽17与所述转盘11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导向槽17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向上设置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与所述第一丝杠箱12固定连接。这样,能够起到对第一丝杠箱的支撑,在物料提升以及供料过程,对第一丝杠箱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杠箱,所述第一丝杠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水平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筒下端设置有封口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杠箱,所述第一丝杠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水平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料筒,所述供料筒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供料筒下端设置有封口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圆环导向槽,所述圆环导向槽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向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丝杠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转盘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长寿邓安平杨家华李正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昌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