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和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84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其位于壳体内,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并且具有能够贮存油的贮存部;泵部,其经由所述轴而被驱动;油路,其连接所述泵部和所述贮存部;以及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油路中,与所述油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在轴向上设置于所述泵部与所述贮存部的下端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和马达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要用于车辆的驱动和发电的旋转电机和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公知有具有贮存用于定子和转子等的润滑和冷却的润滑用流体的外壳的旋转电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搭载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557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有时在上述那样的旋转电机中设置有吸取贮存于外壳的油的泵部。通过由泵部吸取油并向例如转子和定子提供油,能够对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旋转电机的轴内设置油路,通过泵部将油输送到轴内的油路,并从轴内的油路向定子等提供油。但是,在泵部是机械泵的情况下,与电动泵相比,用于将油输送至轴内的油路的油路容易复杂化,有时油路的全长变长,在该情况下,存在需要较大的输出的泵而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其位于壳体内,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并且具有能够贮存油的贮存部;泵部,其经由所述轴而被驱动;油路,其连接所述泵部和所述贮存部;以及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油路中,与所述油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在轴向上设置于所述泵部与所述贮存部的下端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简化贮存部和泵部的油路。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概念图。图2是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从轴向观察泵部的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与中心轴线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将轴向中的图1的左侧称为“轴向一侧”,将轴向中的图1的右侧称为“轴向另一侧”。另外,将重力方向上侧称为“上侧”,将重力方向下侧称为“下侧”。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概念图。参照图1,旋转电机1具有壳体10、转子50、定子20、泵部30、油路60、热交换器70、过滤器80以及轴承91、92,其中,该转子50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51。旋转电机1被用作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驱动装置或者发电机。壳体10具有主体部11和盖12。主体部11呈至少一侧端部开口的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1呈轴向的端部开口的圆筒形状。盖12封闭主体部11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盖12形成油路6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为筒形状,但也可以为箱形状。壳体10收纳转子50、定子20、过滤器80以及轴承91、92。轴51位于壳体10内,轴51的轴向一侧端部从壳体10内向壳体10的外侧突出。热交换器70安装于壳体10。油O位于壳体10的内部。壳体10的重力方向下侧是积存油O的贮存部16。油O以图1中箭头所示的路径在壳体10内循环,从而进行冷却和润滑。具体而言,在泵部30被驱动时,油O从贮存部16经由过滤器80、第1油路11、热交换器70、第2油路62、泵部30以及轴51内部而被提供到转子50、定子20以及轴承91、92。所提供的油O由于自重而再次积存于贮存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部16是壳体10中的贮存定子20和定子20的收纳空间中的油O的部分。壳体10对定子20和轴承91、92进行支承。在壳体10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泵部30。在壳体10的轴向另一侧安装有热交换器70。具体而言,热交换器70配置于盖12的轴向另一侧、即盖12的与主体部11相反的一侧。壳体10是通过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的。壳体10使用金属材料来形成。具体而言,壳体10是使用铝合金来形成的压铸成型品。但是,壳体10也可以使用树脂材料来形成。旋转电机1是具有定子20和旋转自如地配置于定子20的内侧的转子50的所谓的内转子型的旋转电机。转子50具有轴51、转子铁芯52以及省略图示的转子磁铁。轴51被位于轴向一侧和轴向另一侧的轴承91、9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0进行旋转。通过从省略图示的电池向定子20提供电力,转子50通过在与定子20之间产生的磁作用而进行旋转。另外,转子50通过外力进行旋转,由此在定子20上产生感应电压,从而能够进行发电。定子20具有定子铁芯21、线圈22以及配置于定子铁芯21与线圈22之间的绝缘部件(未图示)。定子20保持于壳体10。定子铁芯21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未图示)和从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未图示)。定子铁芯21是通过层叠多个磁性钢板而形成的。但是,定子铁芯21也可以是压粉磁芯等其他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设置有48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2通过所谓的分布式绕组而卷绕在齿上。图2是壳体10的轴向另一侧的放大图。参照图2,壳体10的轴向一侧的盖12从轴向一侧依次具有第1盖部13、第2盖部14以及第3盖部15。第1盖部13、第2盖部14以及第3盖部15在轴向上彼此相邻,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主体部11。第1盖部13配置成面向贮存部16,并对轴向另一侧的轴承92进行支承。第2盖部14在第1盖部13的与贮存部16相反的一侧与第1盖部13相邻地配置,形成后述的泵室40的一部分。另外,第2盖部14具有槽部142,与第1盖部13一起形成后述的第2油路62。在第2盖部14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热交换器70。第3盖部15在第2盖部14的与第1盖部13相反的一侧与第2盖部14相邻地配置,形成后述的泵室40的一部分。热交换器70在第2盖部14的与第1盖部13相反的一侧配置于与第3盖部15不同的部位。具体而言,第3盖部15配置于热交换器70的上侧。第3盖部15形成第3油路63。第1油路61是连接贮存部16和热交换器70的油路。在第1油路61的贮存部侧的前端设置有过滤器80。过滤器80具有过滤网,将存在于油O内的金属粉等异物去除。热交换器70在内部具有供冷却水流动的部分和供油O流动的部分(热交换器油路),通过冷却水和油O的流动来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油路与盖12所构成的油路直接连接。具体而言,热交换器油路与第1油路61和第2油路62直接连接。热交换器70在重力方向上设置于泵部30的下端与贮存部16的下端之间。热交换器油路的整体至少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泵部30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且位于比贮存部16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部16的下端是指壳体10中的形成定子20和转子50的收纳空间的内表面中的位于最下侧的部分。从未图示的水泵向热交换器70提供冷却水。在热交换器70中从油O移动到冷却水的热通过冷却水移动到散热器并在散热器中进行散热而被释放到空气中。第2油路62是连接热交换器70和泵部30的油路。第2油路62由第1盖部13和第2盖部14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盖部14具有贯通孔141、槽部142以及贯通孔143。贯通孔141与热交换器油路连通,并且沿轴向贯穿第2盖部14。贯通孔141在其上端的一部分与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n转子,其位于壳体内,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n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n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并且具有能够贮存油的贮存部;/n泵部,其经由所述轴而被驱动;/n油路,其连接所述泵部和所述贮存部;以及/n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油路中,与所述油之间进行热交换,/n所述热交换器在重力方向上设置于所述泵部与所述贮存部的下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5 JP 2018-190386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
转子,其位于壳体内,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
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并且具有能够贮存油的贮存部;
泵部,其经由所述轴而被驱动;
油路,其连接所述泵部和所述贮存部;以及
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油路中,与所述油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交换器在重力方向上设置于所述泵部与所述贮存部的下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泵部和所述轴在重力方向上设置于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主体部,其呈至少一侧端部开口的筒形状;以及
盖,其封闭所述主体部的开口,
所述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盖的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盖形成所述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盖形成泵室,该泵室在所述泵部中构成所述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吾山口康夫藤原久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