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7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5
一种外接装置(10)、手持云台组件(100)及手持云台(20)。手持云台(20)开设有卡槽(21)。外接装置(10)包括本体(11)、卡勾(12)及弹性件(13),卡勾(12)能够相对于本体(11)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外接装置(10)连接在手持云台(20)上时,卡勾(12)处于锁定位置并与卡槽(21)配合;卡勾(12)处于释放位置时,卡勾(12)与卡槽(21)分离;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本体(11)及卡勾(12),弹性件(13)用于向卡勾(12)提供保持在锁定位置的回复力;其中,卡勾(12)在外力推动下由锁定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在外力撤销时,卡勾(1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由释放位置切换至锁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
本申请涉及手持云台
,特别涉及一种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
技术介绍
通常在手持云台等手持设备中,如果在手持设备上固定设置如无线蓝牙、扬声器等扩展功能,会导致手持设备的体积及重量较大,不便于用户握持及携带手持设备,而对于不包含这些扩展功能的手持设备而言,手持设备的功能又太单一,因此,如何实现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这些扩展功能,在不需要的时候能够使手持设备恢复到较小的体积,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用于与手持云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持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外接装置包括本体、卡勾及弹性件,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包括手持云台及外接装置,所述手持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外接装置包括本体、卡勾及弹性件,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用于与外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接装置包括本体、卡勾及弹性件,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用于与手持云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持云台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外接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外接装置与所述手持云台连接时为所述手持云台提供数据传输和/或电力供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手持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中,通过弹性件施加的回复力使卡勾位于锁定位置并与卡槽配合,可以将外接装置与手持云台固定连接以扩展功能,通过外力推动卡勾运动至释放位置并与卡槽分离,可以将外接装置与手持云台分离,因此,外接装置与手持云台的连接状态便于切换,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手持云台组件的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的平面装配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外接装置沿XI-XI线的截面示意图;图12至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手持云台组件的X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及图2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卡勾及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及图23是与图17所示的手持云台组件的XVIII部分对应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图2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卡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的手持云台组件的XXV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2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接装置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手持云台组件100、200、300,手持云台组件100包括手持云台20及外接装置10,手持云台组件200包括手持云台40及外接装置30,手持云台组件300包括手持云台60及外接装置50。其中,手持云台组件100、200、300上还可以搭载有负载1a(如图4所示),负载1a可以是相机、闪光灯、智能穿戴设备、手机等任意功能器件。用户可以用手握持手持云台组件100、200、300,通过手持云台组件100、200、300上的操作按钮或触控屏等控制负载1a。如图1所示的例子中,负载1a为相机,手持云台组件100可以通过搭载的相机进行拍摄,当然,图2及图3所示的例子中的手持云台组件200、300也可以搭载上述的负载1a,在此不再赘述。手持云台20、40、60上可以设置上述的操作按钮或触控屏。手持云台20、40、60的一端可以与上述的负载1a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外接装置10、30、50连接。外接装置1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用于与手持云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持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外接装置包括:/n本体;/n卡勾,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及/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n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用于与手持云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持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外接装置包括:
本体;
卡勾,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
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紧位置;
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卡勾从所述锁紧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开设有收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卡勾相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相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接头用于与所述手持云台连接以传输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用于供声音信号从本体中发出;及/或
所述本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外部设备穿入并固定所述外接装置及所述手持云台;及/或
所述本体开设有数据孔,所述数据孔用于所述外接装置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卡勾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二运动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包括第一抵持斜面,所述驱动件包括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包括第二抵持斜面,所述第一抵持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斜面相互配合,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抵持斜面向所述第一抵持斜面施加推力,以驱动所述卡勾相对于所述本体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基部,所述抵持部连接在所述基部上;及
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连接在所述基部上,所述施力部至少部分从所述本体中露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及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基部的相背的两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相对于所述施力部对称设置,所述卡勾与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与两个所述卡勾一一对应地抵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本体分别贴合所述基部的相背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基部的运动轨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本体分别贴合所述卡勾的相背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卡勾的运动轨迹。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件及所述本体,所述弹力件用于向所述驱动件提供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弹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件及至少部分所述卡勾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部分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并从所述外框架中露出;及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外框架连接并遮盖所述收容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卡勾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二运动方向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卡勾为一体的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卡勾连接;及
凸块,所述凸块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凸块至少部分从所述本体中露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传动杆的相背的两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复位块,所述复位块连接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回弹件,所述回弹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复位块及所述本体,所述回弹件用于向所述复位块提供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弹力。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外框架的侧壁开设有盲孔,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盲孔中,并与所述外框架抵持;及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连接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回弹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复位块及所述内框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连接在所述复位块上,所述定位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回弹件内,以固定所述回弹件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件对所述复位块的回弹力的方向,与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卡勾的回复力的方向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外框架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从所述通孔中露出;及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连接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卡勾位于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框架及所述卡勾。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外框架的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及所述驱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包括限位块,在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外框架抵持,以限定所述卡勾沿一个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及/或
在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抵持所述内框架,以限定所述卡勾沿一个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卡勾为一体的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遮盖所述收容空间;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遮挡部上,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通孔以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外框架。


30.一种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云台及外接装置;所述手持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外接装置包括:
本体;
卡勾,所述卡勾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锁定位置及释放位置,所述外接装置连接在所述手持云台上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勾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分离;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勾,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卡勾提供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的回复力;
其中,所述卡勾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外力撤销时,所述卡勾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释放位置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驱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处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勾处于所述锁紧位置;
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卡勾从所述锁紧位置切换至所述释放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开设有收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卡勾相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相抵持。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接头用于与所述手持云台连接以传输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用于供声音信号从本体中发出;及/或
所述本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外部设备穿入并固定所述外接装置及所述手持云台;及/或
所述本体开设有数据孔,所述数据孔用于所述外接装置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卡勾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二运动方向不同。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垂直。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包括第一抵持斜面,所述驱动件包括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包括第二抵持斜面,所述第一抵持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斜面相互配合,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抵持斜面向所述第一抵持斜面施加推力,以驱动所述卡勾相对于所述本体运动。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基部,所述抵持部连接在所述基部上;及
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连接在所述基部上,所述施力部至少部分从所述本体中露出。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及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基部的相背的两侧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相对于所述施力部对称设置,所述卡勾与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与两个所述卡勾一一对应地抵持。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本体分别贴合所述基部的相背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基部的运动轨迹。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本体分别贴合所述卡勾的相背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卡勾的运动轨迹。


4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装置还包括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件及所述本体,所述弹力件用于向所述驱动件提供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弹力。


4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件及至少部分所述卡勾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部分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并从所述外框架中露出;及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外框架连接并遮盖所述收容空间。


4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卡勾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时的第二运动方向相同。


4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卡勾为一体的结构。


4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云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