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便携电子装置的操作能基于与其附接而进行的把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5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1
一种方法包括提供被配置为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的主框架、以及提供柔性带。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通过主框架的通道容纳柔性带的滑动部件来形成把持装置;以及通过将形成的把持装置附接至便携电子装置,使得能够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操作以及将便携电子装置支撑在平坦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便携电子装置的操作能基于与其附接而进行的把持装置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装置配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把持装置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使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多个操作能够基于与便携电子装置的附接来进行。
技术介绍
诸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智能媒体播放器的便携电子装置基于其紧凑性而可以被握在使用者的一只手中。然而,通过便携电子装置可用的特征的易用性可能仍然取决于其设计和使用者的一只手的手指的灵活性。部分使用者的粗心大意(例如,将手机放置在潮湿的表面上,使移动电话掉落)可能会导致便携电子装置的损坏。在便携电子装置是移动电话的情况下,该移动电话可以配备有用于损坏保护目的的外壳。该外壳可以包括基于夹子、把持基座和/或弹性带的锚固机构。在弹性带是锚固机构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一只手或一只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弹性带中以牢固地握住移动电话。然而,弹性带可能使得使用者仅在特定方向上能够握住移动电话,从而限制了其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了把持装置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使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多个操作能够基于与便携电子装置的附接来进行。在一个方面,一种把持装置,包括:主框架,被配置为经由其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以及柔性带,包括分别邻近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主框架包括跨越其第二表面的通道。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被配置为通过通道被容纳,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柔性带的力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跨越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柔性带经由通道可移动地附接到主框架。滑动运动使得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纵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滑动运动还使得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第二方向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能够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横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进一步,基于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三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把持装置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的附接,滑动运动使得便携电子装置能够通过第三环(也可以是对应的第一环和对应的第二环)的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第三环支撑在平坦表面上。另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提供被配置为经由其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的主框架、以及提供包括分别邻近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的柔性带。主框架包括跨越其第二表面的通道。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通过通道容纳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来形成把持装置,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柔性带的力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跨越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柔性带经由通道可移动的附接到主框架。基于柔性带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跨越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把持装置使得能够使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能够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纵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第二方向的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能够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横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基于柔性带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跨越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并且基于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三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把持装置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的附接,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把持装置能够使便携电子装置通过第三环(也可以是对应的第一环和对应的第二环)的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第三环支撑在平坦表面上。另一方面,一种系统包括便携电子装置和把持装置。把持装置包括:主框架,被配置为经由其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以及柔性带,包括分别邻近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主框架包括跨越其第二表面的通道。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被配置为通过通道被容纳,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柔性带的力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跨越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柔性带经由通道可移动的附接到主框架。滑动运动使得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都能够沿着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穿过插入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能够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纵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并且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第二方向对准之后,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把持装置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时,能够通过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其横向取向上进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滑动运动还使得能够基于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这两者沿第三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把持装置和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的附接,使便携电子装置通过第三环(也可以是对应的第一环和对应的第二环)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第三环支撑在平坦表面上。在此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以任何手段实施以实现各种方面。由附图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其他特征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在附图的图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被配置为附接到与移动电话相关联的表面的电话把持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图1的电话把持装置与移动电话的耦接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当电话把持装置附接到图2的移动电话时,图1-2的电话把持装置的柔性带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沿第一方向对准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当电话把持装置附接到图2的移动电话时,图1-2的电话把持装置的柔性带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沿第二方向对准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通过图1-4的电话把持装置将图2的移动电话支撑在平坦表面上的示意图。图6是电话把持装置的主框架的通道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将图6的电话把持装置耦接到图2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被配置为即使当电话把持装置连接到移动电话时也能够使图2的移动电话耦接到磁性电话支架的电话把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持装置,包括:/n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主框架的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所述主框架包括跨越所述主框架的第二表面的通道;以及/n柔性带,所述柔性带包括分别邻近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通道被容纳,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所述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所述柔性带的力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跨越所述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所述柔性带经由所述通道可移动的附接到所述主框架,所述滑动运动使得:/n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纵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n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横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以及/n基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三方向或者是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所述把持装置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附接,所述便携电子装置能够通过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的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所述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支撑在所述平坦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2 US 16/691,6361.一种把持装置,包括: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主框架的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所述主框架包括跨越所述主框架的第二表面的通道;以及
柔性带,所述柔性带包括分别邻近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通道被容纳,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所述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所述柔性带的力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跨越所述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所述柔性带经由所述通道可移动的附接到所述主框架,所述滑动运动使得: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纵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横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三方向或者是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所述把持装置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附接,所述便携电子装置能够通过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的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所述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支撑在所述平坦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装置,其中,所述主框架被配置成附接到作为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以下中的一项: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表面、以及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外壳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彼此垂直并且相交以形成所述通道的线性第一通道和线性第二通道;以及
有助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对准的弯曲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装置,其中,基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这两者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对准、以及所述把持装置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附接,所述便携电子装置能够沿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长度和宽度被置于所述平坦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持装置,其中,所述把持装置满足以下各项中的一项:
相互垂直并且相交的所述线性第一通道和所述线性第二通道形成闭合回路,并且
所述弯曲通道与和所述弯曲通道形成另一闭合回路的另一线性通道相结合有利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装置,其中,所述把持装置满足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
所述主框架能够耦接到由所述磁性材料制成的板,使得基于所述柔性带的适当的滑动运动以及所述板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耦接,即使在所述把持装置仍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情况下,所述便携电子装置也能够经由所述板耦接到磁性电话支架,以及
所述主框架包括在所述通道中实现的缺口,以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所述便携电子装置时,能够通过使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穿过所述缺口来移除所述柔性带,而无需使所述把持装置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装置,其中,所述主框架的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通道的多个凹槽,以使得能够将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通道锁定到特定位置,从而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对准。


8.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主框架的第一表面附接到与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表面,所述主框架包括跨越所述主框架的第二表面的通道;
提供柔性带,所述柔性带包括分别邻近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
基于通过所述通道容纳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来形成把持装置,以使得根据基于由所述把持装置的使用者施加于所述柔性带的力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跨越所述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滑动运动,能够将所述柔性带经由所述通道可移动的附接到所述主框架;以及
基于所述柔性带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跨越所述通道相对于彼此的所述滑动运动,通过所述把持装置使得: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能够均沿第一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一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纵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对准,从而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对准之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手指插入穿过由所述柔性带形成的第二环,使得当所述把持装置附接到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时,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手指在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的横向取向上进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第二操作;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均沿第三方向的对准或者是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对准、以及所述把持装置和与所述便携电子装置相关联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附接,所述便携电子装置能够通过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的一部分与平坦表面接触而被所述第三环或者是对应的所述第一环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环支撑在所述平坦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巴斯克斯秦燕北
申请(专利权)人:肖申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