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技术

技术编号:28559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TEKLA初始生成的图纸视图布局较零乱,与制造需求有较大差距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实现图纸上视图的快速排列,大量节省图纸视图布置的时间,提高了出图的效率,为后续的设计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读取图纸文件;获取图纸以及其所有视图的信息;对图纸进行区域划分;对视图进行排序;对排好序的视图进行位置修改。该二次开发将通过windows窗体界面与用户交互,用户通过点击窗体界面按钮来实现图纸视图自动排列,无需手动排图,减少了用户修改图纸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出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锅炉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锅炉项目由于煤质、负荷、地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等参数不同,锅炉本体设计会变化,与之紧密结合的钢结构也会随之变化。锅炉钢结构施工设计是锅炉所有部件最先必需完成设计和制造的项目内容,是锅炉安装的基础,锅炉钢结构安装能否按期完成,是直接关系到锅炉整体项目能否按期完工的关键所在。钢结构的施工设计是基于TEKLA软件进行的,该软件自身存在一些缺陷,TEKLA初始生成的图纸视图布局较零乱,与制造需求有较大差距,因而需要设计人员对施工详图进行人工调整,锅炉钢结构施工详图数量巨大,从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来完成,工作量巨大。VisualStudio软件可以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在.NET平台下利用C#语言可以很快捷方便地对tekl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TEKLA初始生成的图纸视图布局较零乱,与制造需求有较大差距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实现图纸上视图的快速排列,大量节省图纸视图布置的时间,提高了出图的效率,为后续的设计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包括以下步骤:S1:读取图纸文件;S2:获取图纸以及其所有视图的信息;S3:对图纸进行区域划分;S4:对视图进行排序;S5:对排好序的视图进行位置修改。进一步地,所述S1的具体过程如下:S1-1:建立TEKLA软件与VS的接口,图纸接口为Tekla.Structures.Drawing;S1-2:初始化从.NET应用程序到Tekla结构的接口;S1-3:获取当前的图纸列表,图纸列表在工具栏图纸和报告中的图纸列表中;S1-4:选中列表中的任意一张或者多张图纸进一步地,所述S2具体过程如下:S2-1:捕获并显示选中的图纸,并读取图纸中的信息;具体信息包括图纸的宽度信息,高度信息,图纸的原点坐标以及图纸的类型;图纸的类型共有四种,包括AWMGS2-2:获取图纸中的每个视图,并将视图存入到一个枚举体中,获取图纸上视图的数量。其中图纸的视图共有两种,包括VIEW以及CONTAINERVIEW两种;S2-3:为两种视图类型的视图创建视图数组;S2-4:获取每一张视图的信息,首先判断视图的类型,对于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信息捕获,对于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比例尺,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对于CONTAINER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S3具体过程如下:S3-1:将图纸分为四个模块,左上角第一个模块存放VIEW类型视图,左下角第二个模块以及右上角第三个模块存放CONTAINERVIEW类型视图,右下角第四个模块存放的是信息栏。S3-2:对于左上角第一个模块首先定义一个宽度变量以及高度变量,再定义一个X轴比例关系变量以及Y轴比例关系变量,当比例关系变量发生改变时,模块宽度变量以及高度变量随之发生改变。进一步地,所述S4的具体过程如下:对两种类型的视图分别进行面积数据的冒泡排序,将面积大的视图排在视图数组的首位,以此类推。进一步地,所述S5的具体过程如下:S5-1:改变VIEW类型的视图的位置,采用FOR,IF嵌套循环完成整个VIEW类型视图数组的视图原点坐标的改变;S5-2:改变CONTAINERVIEW类型的视图的位置,首先考虑将CONTAINERVIEW类型的视图排列在左下角第二个模块中,如果排满,将剩余的CONTAINERVIEW类型的视图排列在右上角第三个模块中。S5-3:如果视图较大或者图纸较小,不能够全部排列下,可以勾选缩放视图比例,将会自动将VIEW类型视图比例缩小1号,CONTAINERVIEW类型的视图比例不变,或者勾选图纸大小自动调节或者固定大小,将会改变图纸的大小,使得图纸与视图自适应调整。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TEKLA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一种快速出图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直接自动排列图纸中的视图位置,大量节省了人工排列视图的步骤与时间,解决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来完成的工作量巨大的TEKLA软件出图的工作,为三维建模软件的快速出图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TEKLA软件的二次开发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操作界面窗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图纸区域划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包括以下步骤:S1:读取图纸文件;具体过程如下:S1-1:建立TEKLA软件与VS的接口,图纸接口为Tekla.Structures.Drawing;S1-2:初始化从.NET应用程序到Tekla结构的接口;S1-3:获取当前的图纸列表,图纸列表在工具栏图纸和报告中的图纸列表中;S1-4:选中列表中的任意一张或者多张图纸。S2:获取图纸以及其所有视图的信息;具体过程如下:S2-1:捕获并显示选中的图纸,并读取图纸中的信息;具体信息包括图纸的宽度信息,高度信息,图纸的原点坐标以及图纸的类型;图纸的类型共有四种,包括AWMG;S2-2:获取图纸中的每个视图,并将视图存入到一个枚举体中,获取图纸上视图的数量,其中图纸的视图共有两种,包括VIEW以及CONTAINERVIEW两种;S2-3:为两种视图类型的视图创建视图数组;S2-4:获取每一张视图的信息,首先判断视图的类型,对于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信息捕获,对于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比例尺,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对于CONTAINER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S3:对图纸进行区域划分;具体过程如下:S3-1:将图纸分为四个模块,左上角第一个模块存放VIEW类型视图,左下角第二个模块以及右上角第三个模块存放CONTAINERVIEW类型视图,右下角第四个模块存放的是信息栏;S3-2:对于左上角第一个模块首先定义一个宽度变量以及高度变量,再定义一个X轴比例关系变量以及Y轴比例关系变量,当比例关系变量发生改变时,模块宽度变量以及高度变量随之发生改变。S4:对视图进行排序;具体过程如下:对两种类型的视图分别进行面积数据的冒泡排序,将面积大的视图排在视图数组的首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读取图纸文件;/nS2:获取图纸以及其所有视图的信息;/nS3:对图纸进行区域划分;/nS4:对视图进行排序;/nS5:对排好序的视图进行位置修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取图纸文件;
S2:获取图纸以及其所有视图的信息;
S3:对图纸进行区域划分;
S4:对视图进行排序;
S5:对排好序的视图进行位置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过程如下:
S1-1:建立TEKLA软件与VS的接口,图纸接口为Tekla.Structures.Drawing;
S1-2:初始化从.NET应用程序到Tekla结构的接口;
S1-3:获取当前的图纸列表,图纸列表在工具栏图纸和报告中的图纸列表中;
S1-4:选中列表中的任意一张或者多张图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KLA二次开发的快速出图设计方法及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捕获并显示选中的图纸,并读取图纸中的信息;具体信息包括图纸的宽度信息,高度信息,图纸的原点坐标以及图纸的类型;图纸的类型共有四种,包括AWMG;
S2-2:获取图纸中的每个视图,并将视图存入到一个枚举体中,获取图纸上视图的数量,其中图纸的视图共有两种,包括VIEW以及CONTAINERVIEW两种;
S2-3:为两种视图类型的视图创建视图数组;
S2-4:获取每一张视图的信息,首先判断视图的类型,对于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信息捕获,对于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比例尺,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对于CONTAINERVIEW类型,捕获信息有视图的原点坐标,视图的高度信息以及视图的宽度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水光王子天童哲铭唐宁陈鑫杨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