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88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数据序列的第二对齐索引值;以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对两个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两个数据序列对齐后的平均误差;根据预设的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索引值的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并分别计算分别以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时对应的误差值;通过比对以上三项平均误差的比较,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迭代执行上述过程,逐步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并最终确定实际索引值,并根据实际索引值对齐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数据比对分析效率,保证了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解不同输入、干扰等条件对被测系统输出精度、稳定性等指标的影响,通常使用数据采集装置、基于周期采样方法采集多组被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输出数据,通过对多组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实现对被测系统的量化评价。然而,为保证被测系统的独立和完整性,数据采集装置与被测系统是独立的两套系统,二者间无直接的数据交互。同时,为保证一般性,允许被测系统输出任意的测试数据。因此,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多组数据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对齐,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如何实现多组数据的准确、稳定、快速对齐,是提高数据分析效率、保证数据分析准确度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周期采集数据的快速对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包括: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遍历第二数据序列计算第二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二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二数据序列的第二对齐索引值;以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根据预设的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索引值的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并分别计算以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替换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数据对齐点对应的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并根据实际索引值对齐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一步的,所述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包括:从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中筛选出首次大于变化率阈值的变化率对应的数据值作为第一对齐点;将所述第一对齐点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中的索引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包括:截取第一数据序列自第一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一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一对齐序列的索引值;截取第二数据序列自第二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二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二对齐序列的索引值;计算第一对齐序列与第二对齐序列中属于相同索引值的对应数值的差值,将所有差值的平均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对应的平均误差。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并计算以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为对齐点对应的平均误差,包括:根据波动范围设定下限调节步距和上限调节步距;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与下限调节步距之差作为下限调节索引值;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与上限调节步距之和作为上限调节索引值;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下限调节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下限调节平均误差;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上限调节平均误差。进一步的,所述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包括: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小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小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下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大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大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并将上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大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小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下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并将上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若上限索引值与下限索引值之差等于2,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第二数据序列的实际对齐索引值输出;若波动范围上下限值之差等于3,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第二数据序列的实际对齐索引值输出;若波动范围上下限值之差大于3,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更新为原第二对齐索引值加上上限索引值与下限索引值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取整值,通过迭代更新第二对齐索引值并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出实际索引值。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系统,包括:第一索引单元,配置用于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第二索引单元,配置用于遍历第二数据序列计算第二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二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二数据序列的第二对齐索引值;误差计算单元,配置用于以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波动调节单元,配置用于根据预设的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索引值的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并分别计算以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替换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数据对齐点对应的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对齐执行单元,配置用于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并根据实际索引值对齐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索引单元包括:对齐筛选模块,配置用于从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中筛选出首次大于变化率阈值的变化率对应的数据值作为第一对齐点;索引输出模块,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对齐点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中的索引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进一步的,所述误差计算单元包括:第一截取模块,配置用于截取第一数据序列自第一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一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一对齐序列的索引值;第二截取模块,配置用于截取第二数据序列自第二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二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二对齐序列的索引值;误差计算模块,配置用于计算第一对齐序列与第二对齐序列中属于相同索引值的对应数值的差值,将所有差值的平均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对应的平均误差。进一步的,所述波动调节单元包括:步距设置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波动范围设定下限调节步距和上限调节步距;下限设置模块,配置用于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与下限调节步距之差作为下限调节索引值;上限设置模块,配置用于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n遍历第二数据序列计算第二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二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二数据序列的第二对齐索引值;/n以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n根据预设的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索引值的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并分别计算以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替换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数据对齐点对应的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n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并根据实际索引值对齐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期采集数据快速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
遍历第二数据序列计算第二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二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二数据序列的第二对齐索引值;
以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为假设数据对齐点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
根据预设的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索引值的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并分别计算以下限调节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替换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数据对齐点对应的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
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并根据实际索引值对齐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遍历第一数据序列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中各数据值对应的变化率,并通过比对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确定第一数据序列的第一对齐索引值,包括:
从第一数据序列的变化率中筛选出首次大于变化率阈值的变化率对应的数据值作为第一对齐点;
将所述第一对齐点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中的索引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平均误差,包括:
截取第一数据序列自第一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一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一对齐序列的索引值;
截取第二数据序列自第二对齐索引值以后的数据组成第二对齐序列,并更新第二对齐序列的索引值;
计算第一对齐序列与第二对齐序列中属于相同索引值的对应数值的差值,将所有差值的平均值输出为第一对齐索引值和第二对齐索引值对应的平均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波动范围设置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并计算以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为对齐点对应的平均误差,包括:
根据波动范围设定下限调节步距和上限调节步距;
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与下限调节步距之差作为下限调节索引值;
将第二对齐波动索引值与上限调节步距之和作为上限调节索引值;
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下限调节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下限调节平均误差;
根据第一对齐索引值和上限调节索引值对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进行对齐,并计算第一数据序列与第二数据序列的上限调节平均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平均误差、下限平均误差和上限平均误差,根据比对结果缩小索引值的波动范围,通过迭代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实际索引值,包括:
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小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小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下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大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大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并将上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若下限调节平均误差大于平均误差,且平均误差小于上限调节平均误差,则将下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下限索引值,并将上限调节索引值作为上限索引值;
若上限索引值与下限索引值之差等于2,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第二数据序列的实际对齐索引值输出;
若波动范围上下限值之差等于3,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作为第二数据序列的实际对齐索引值输出;
若波动范围上下限值之差大于3,则将第二对齐索引值更新为原第二对齐索引值加上上限索引值与下限索引值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取整值,通过迭代更新第二对齐索引值并执行上述缩小索引值波动范围的过程,确定出实际索引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广倪鹤鹏姬帅薛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