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71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0
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它涉及化学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它包含反应仓、送气仓、气体反应余量仓、抽气泵、管道、出气单向阀、连接管件、密封件、温度控制器;防腐蚀板、第一缓冲腔、卡接件、第二缓冲腔;所述的反应仓左侧设置有送气仓,送气仓右侧设置有抽气泵,送气仓、抽气泵通过左侧的管道连接于反应仓,左侧的管道一端伸入送气仓内部,管道另一端伸入反应仓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能够将五氟化磷气体直接通入固化反应装置,并且可将固化反应后剩余的五氟化磷气体直接导出至安全储备装置中,保证其密闭性,能够提供高效的固化反应,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进程,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学气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五氟化磷(化学式:PF5),是磷卤化合物,磷原子的氧化数为+5,包含有一个三中心四电子键。五氟化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恶臭气体,其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刺激性。是活性极大的化合物,在潮湿空气中会剧烈水解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氟化氢白色烟雾。五氟化磷被用作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目前现有的技术中,五氟化磷作为聚合反应的催化剂时,通常呈气体状态,其用于固化反应时,由于它本身的特性不方便直接通入或导流处反应装置外部,且固化反应装置中,五氟化磷催化剂的催化固化效率较低,因此使其加工使用成本较高,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它能够将五氟化磷气体直接通入固化反应装置,并且可将固化反应后剩余的五氟化磷气体直接导出至安全储备装置中,保证其密闭性,不存在五氟化磷气体泄漏的问题,能够提供高效的固化反应,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进程,降低加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所述的反应仓1左侧设置有送气仓2,送气仓2右侧设置有抽气泵4,送气仓2、抽气泵4通过左侧的管道5连接于反应仓1,左侧的管道5一端伸入送气仓2内部,管道5另一端伸入反应仓1内部;所述的反应仓1右侧设置有气体反应余量仓3,气体反应余量仓3左侧设置有出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阀6通过连接管件7与气体反应余量仓3安装连接,且出气单向阀6通过右侧的管道5与反应仓1连接;反应仓1外部左右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8,可实现反应仓1内部气体反应的高防泄漏效果;所述的反应仓1上部设置有温度控制器9,温度控制器9与计算机控制设备电信号连接,可由进算计远程控制温度变化,提高反应仓1内的气体反应安全性。所述的送气仓2内部设有辅助进气管道10,提高送气仓2输送五氟化磷气体的速率,充分保证反应仓1内气体聚合反应的气体催化效果。所述的反应仓1内部上下部均设置有防腐蚀板11。防腐蚀板11可防止反应仓1聚合反应的气体与反应仓1上下部直接接触,避免反应仓1本体受损,同时降低反应仓1内反应气体的损耗。所述的反应仓1左右两侧管道5伸入位置处为第一缓冲腔12。第一缓冲腔12可保证五氟化磷气体通过管道5传输时反应仓1处的管道5外部压力正常,防止爆管。所述的送气仓2右侧管道5伸入位置处为第二缓冲腔21。第二缓冲腔21可保证五氟化磷气体通过管道5向反应仓1传输时送气仓2处的管道5外部压力正常,保持正常输送速率。所述的反应仓1内部左右两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件13。卡接件13用于反应仓1与管道5、密封件8之间的安装固定,保证管道5安装位置固定同时保证密封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反应装置开始工作时,送气仓2将五氟化磷气体通过抽气泵4抽送至反应仓1内,并催化反应仓1内聚合反应的气体加速反应,反应仓1内的温度由与计算机控制设备电信号连接的温度控制器9控制,反应仓1内聚合反应的气体反应结束后,剩余的余量五氟化磷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6及管道5输送至气体反应余量仓3;送气仓2可设置辅助进气管道10,提高送气仓2输送五氟化磷气体的速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能够将五氟化磷气体直接通入固化反应装置,并且可将固化反应后剩余的五氟化磷气体直接导出至安全储备装置中,保证其密闭性,不存在五氟化磷气体泄漏的问题,能够提供高效的固化反应,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进程,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所述的反应仓1左侧设置有送气仓2,送气仓2右侧设置有抽气泵4,送气仓2、抽气泵4通过左侧的管道5连接于反应仓1,左侧的管道5一端伸入送气仓2内部,管道5另一端伸入反应仓1内部;所述的反应仓1右侧设置有气体反应余量仓3,气体反应余量仓3左侧设置有出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阀6通过连接管件7与气体反应余量仓3安装连接,且出气单向阀6通过右侧的管道5与反应仓1连接;反应仓1外部左右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8,可实现反应仓1内部气体反应的高防泄漏效果;所述的反应仓1上部设置有温度控制器9,温度控制器9与计算机控制设备电信号连接,可由进算计远程控制温度变化,提高反应仓1内的气体反应安全性。所述的反应仓1内部上下部均设置有防腐蚀板11。防腐蚀板11可防止反应仓1聚合反应的气体与反应仓1上下部直接接触,避免反应仓1本体受损,同时降低反应仓1内反应气体的损耗。所述的反应仓1左右两侧管道5伸入位置处为第一缓冲腔12。第一缓冲腔12可保证五氟化磷气体通过管道5传输时反应仓1处的管道5外部压力正常,防止爆管。所述的送气仓2右侧管道5伸入位置处为第二缓冲腔21。第二缓冲腔21可保证五氟化磷气体通过管道5向反应仓1传输时送气仓2处的管道5外部压力正常,保持正常输送速率。所述的反应仓1内部左右两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件13。卡接件13用于反应仓1与管道5、密封件8之间的安装固定,保证管道5安装位置固定同时保证密封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反应装置开始工作时,送气仓2将五氟化磷气体通过抽气泵4抽送至反应仓1内,并催化反应仓1内聚合反应的气体加速反应,反应仓1内的温度由与计算机控制设备电信号连接的温度控制器9控制,反应仓1内聚合反应的气体反应结束后,剩余的余量五氟化磷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6及管道5输送至气体反应余量仓3。实施例二参看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它包含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所述的反应仓1左侧设置有送气仓2,送气仓2右侧设置有抽气泵4,送气仓2、抽气泵4通过左侧的管道5连接于反应仓1,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所述的反应仓(1)左侧设置有送气仓(2),送气仓(2)右侧设置有抽气泵(4),送气仓(2)、抽气泵(4)通过左侧的管道(5)连接于反应仓(1),左侧的管道(5)一端伸入送气仓(2)内部,管道(5)另一端伸入反应仓(1)内部;所述的反应仓(1)右侧设置有气体反应余量仓(3),气体反应余量仓(3)左侧设置有出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阀(6)通过连接管件(7)与气体反应余量仓(3)安装连接,且出气单向阀(6)通过右侧的管道(5)与反应仓(1)连接;反应仓(1)外部左右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8),所述的反应仓(1)上部设置有温度控制器(9),温度控制器(9)与计算机控制设备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氟化磷气高效自动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反应仓(1)、送气仓(2)、气体反应余量仓(3)、抽气泵(4)、管道(5)、出气单向阀(6)、连接管件(7)、密封件(8)、温度控制器(9);防腐蚀板(11)、第一缓冲腔(12)、卡接件(13)、第二缓冲腔(21);所述的反应仓(1)左侧设置有送气仓(2),送气仓(2)右侧设置有抽气泵(4),送气仓(2)、抽气泵(4)通过左侧的管道(5)连接于反应仓(1),左侧的管道(5)一端伸入送气仓(2)内部,管道(5)另一端伸入反应仓(1)内部;所述的反应仓(1)右侧设置有气体反应余量仓(3),气体反应余量仓(3)左侧设置有出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阀(6)通过连接管件(7)与气体反应余量仓(3)安装连接,且出气单向阀(6)通过右侧的管道(5)与反应仓(1)连接;反应仓(1)外部左右侧与管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8),所述的反应仓(1)上部设置有温度控制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