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59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设备管理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第二位置并使放射源对焊缝进行放射以在第一胶片上成像;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第四位置并使放射源对焊缝进行放射以在第二胶片上成像;第二位置的中心和第四位置的中心以及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三角形,相邻的支管位于三角形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位于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位于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该方法避开了相邻的支管的焊缝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设备管理与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支管的焊缝的常规检测是先将一个胶片放在支管的第一侧,将放射源放在支管的第二侧,放射源对焊缝进行放射并使第一侧的焊缝在该胶片上成像。然后将另一个胶片放在支管的第二侧,将放射源放在支管的第一侧,放射源对焊缝进行放射并使第二侧的焊缝在另一个胶片上成像。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支管的相反两侧,即在0°和180°两个角度相向曝光。但是,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个相邻的支管的焊缝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即一个支管的焊缝在另一个支管的焊缝的0°或者180°上,从而由于两个支管相互之间有遮挡而导致无法准确检测,给后期工程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支管焊缝检测方法针对一个支管的焊缝在另一个支管的焊缝的0°或者180°上时,因为相互之间有遮挡而导致无法准确检测,给后期工程带来了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二位置,并使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一胶片上成像;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四位置并使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二胶片上成像;其中,第二位置的中心点和第四位置的中心点以及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三角形,与待测支管相邻的支管位于三角形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位于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位于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和相邻的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位置的中心点和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第二位置的中心点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距离为待测支管外径的5-7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的步骤中,第一胶片与待测支管的外壁以及母管的外壁均贴合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和相邻的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与第四位置的中心点和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第四位置的中心点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距离为待测支管外径的5-7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的步骤中,第二胶片与待测支管的外壁以及母管的外壁均贴合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支管焊缝的第一位置步骤之后,所述支管焊缝无痕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待测支管上设置第一标签,当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时使第一标签在第一胶片上成像,第一标签用于标识第一胶片的成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支管焊缝无痕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待测支管上设置第二标签,当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时使第二标签在第二胶片上成像,第二标签用于标识第二胶片的成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胶片和第二胶片成像后,根据第一胶片上的成像和第二胶片上的成像判定待测支管的焊缝是否合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二位置并使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一胶片上成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测量待测支管的焊缝与母管的端口之间的距离;当待测支管的焊缝距离母管的端口小于100mm时,将第三胶片包裹在待测支管的焊缝外,将放射源放置于母管内并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三胶片上成像;根据第三胶片上的成像判定待测支管的焊缝是否合格;当待测支管的焊缝距离母管端口大于等于100mm时,则执行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二位置并使放射源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一胶片上成像的步骤获得第一胶片上的影像,以及继续获得第二胶片上的影像,通过结合第一胶片上的影像和第二胶片上的影像来判断待测支管的焊缝是否合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三胶片包裹在待测支管的焊缝外,将放射源放置于母管内并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三胶片上成像的步骤中,放射源依次放置在待测支管的0°、90°、180°和270°位置上并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放射源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距离为待测支管外径的6-7倍。上述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将第一胶片放置在待测支管的一侧的第一位置上,将放射源放置在待测支管的相反一侧的第二位置上,并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一胶片上成像。然后再将第二胶片放置在待测支管的一侧的第三位置上,将放射源放置在待测支管的相反一侧的第四位置上,并使待测支管的焊缝在第二胶片上成像。同时,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以及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三角形,相邻的支管位于三角形内。这样,放射源在待测支管的两个不同角度上对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分别放射并成像,不仅避开了相邻的支管的焊缝对待测支管的焊缝的成像影响,还从不同的角度对待测支管的焊缝放射,从而将待测支管的焊缝完整地在第一胶片和第二胶片上成像,进而解决了相邻的两个支管的焊缝因相互之间有遮挡而导致无法准确检测的问题,降低了对后期工程造成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支管焊缝的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n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二位置,并使所述放射源对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在所述第一胶片上成像;/n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四位置并使所述放射源对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在所述第二胶片上成像;/n其中,所述第二位置的中心点和所述第四位置的中心点以及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三角形,与所述待测支管相邻的支管位于三角形内;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位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二位置,并使所述放射源对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在所述第一胶片上成像;
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将放射源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四位置并使所述放射源对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以使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在所述第二胶片上成像;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的中心点和所述第四位置的中心点以及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三角形,与所述待测支管相邻的支管位于三角形内;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位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相反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和相邻的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位置的中心点和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
所述第二位置的中心点与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距离为所述待测支管外径的5-7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胶片与所述待测支管的外壁以及所述母管的外壁均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和相邻的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与第四位置的中心点和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
所述第四位置的中心点与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的中心的距离为所述待测支管外径的5-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测支管的焊缝的第三位置的步骤中,所述第二胶片与所述待测支管的外壁以及所述母管的外壁均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支管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胶片放置在相对于待支管的焊缝的第一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支管焊缝无痕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待测支管上设置第一标签,当所述放射源对所述待测支管的焊缝进行放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彬薛成孝陈均罗立群张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