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59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呈横向放置的圆柱筒状,过滤箱的底部设有海水进口,过滤箱的顶部设有海水出口,过滤箱内部还装有滤芯,过滤箱的上方架设有脱硫装置,脱硫装置的内部与过滤箱通过净水管连通,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净水管一侧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通入脱硫装置的内部,进气管道上装有单向阀,脱硫装置靠近海水进口一侧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脱硫装置的底部位于出气管道下方的位置设有废水管。过滤箱将海水中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净水管堵塞影响脱硫反应,含硫废气在脱硫装置中进行反应,通过过滤箱可以使含硫废气和海水充分接触,提升海水的脱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
本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船舶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为保护环境,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船舶排烟中硫氧化物含量,越来越多的船采取加装脱硫系统。脱硫技术通常采用湿式洗涤过程,其中使排放的烟道气与洗涤水紧密接触。洗涤水可以是水、海水或任何其他已知结合或吸收待洗涤的烟道气中的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采用海水洗涤会将较多的废气颗粒物溶解到洗涤水中,但海水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以及废气在海水中的停留时间过短都会影响海水脱硫的效果,另一方面海水中也含有大量杂质,容易堵塞进水口影响脱硫过程中洗涤水的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海水脱硫时进水口易堵塞以及对海水脱硫中废气与海水接触不充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整体呈横向放置的圆柱筒状,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海水进口,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有海水出口,所述过滤箱内部还装有滤芯,所述海水进口和所述海水出口分别靠近所述滤芯的两端,所述过滤箱的上方架设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通过净水管连通,所述净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上靠近海水出口一侧的上部,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净水管一侧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通入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上装有单向阀,所述脱硫装置靠近所述海水进口一侧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所述脱硫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气管道下方的位置设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所述脱硫装置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支撑柱和多个沿支撑柱轴向设置的滤板,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过滤箱同轴安装,所述滤板为圆形结构,滤板的边缘贴合所述过滤箱的内壁,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滤板的圆心。作为优选,所述滤板包括轴套、两个网板和芯材,所述芯材压紧在两个所述网板之间,所述网板安装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作为优选,所述脱硫装置内装有竖直设置的隔板和多个过滤网,所述隔板将所述脱硫装置分为反应腔和分离腔,所述反应腔位于所述净水管的一侧,所述分离腔位于所述废水管的一侧,多个所述过滤网上下排列依次水平安装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过滤网的四周与所述反应腔的内壁紧密贴合。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制成。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主管道和多个副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副管道连通,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外部,所述副管道设置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且位于多个所述过滤网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副管道为“目”字结构,所述副管道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副管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脱硫装置,将含硫废气与海水同时通入脱硫装置中,海水将脱硫装置内的过滤网淹没,含硫废气从过滤网的下方流经过滤网,此时较大的废气气泡被过滤网上的网孔打散成小气泡,增加了含硫废气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同时含硫废气流经过滤网时,速度会下降,增加了含硫废气在海水中的停留时间,使含硫废气与海水充分接触,同时由于含硫废气从下至上穿过过滤网,因此使含硫废气与海水反应产生的杂质大部分被过滤网截留,减少了脱硫后废水中的杂质,在对脱硫装置进行清理时,将过滤网拆卸下进行清洗即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进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箱,2、海水进口,3、海水出口,4、滤芯,5、脱硫装置,401、支撑柱,402、滤板,4021、轴套,4022、网板,4023、芯材,501、净水管,502、进气管道,503、出气管道,504、废水管,505、隔板,506、过滤网,507、反应腔,508、分离腔,5021、单向阀,5022、主管道,5023、副管道,5024、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的实施例,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整体呈横向放置的圆柱筒状,过滤箱1的底部设有海水进口2,过滤箱1的顶部设有海水出口3,过滤箱1内部还装有滤芯4,海水进口2和海水出口3分别靠近滤芯4的两端,滤芯4包括支撑柱401和五个沿支撑柱401轴向设置的滤板402,支撑柱401与过滤箱1同轴安装,支撑柱401穿过滤板402的圆心,滤板402包括轴套4021、两个网板4022和芯材4023,芯材4023压紧在两个网板4022之间,网板4022为圆形网板4022,网板4022的边缘贴合过滤箱1的内壁,网板4022的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在轴套4021上,轴套4021套设在支撑柱401上。海水首先从海水进口2进入过滤箱1,从滤芯4的一端流向滤芯4的另一端,当海水流经滤芯4时,滤板402中的芯材4023能够对海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多个芯材4023可以由活性炭、珊瑚砂、海绵、纱网和多孔玻璃陶瓷环制成,分别对海水中的不同物质进行过滤,滤板402采用圆形网板4022中间压紧芯材4023的结构,使得圆形网板4022能够对芯材4023进行支撑定型,防止芯材4023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整体呈横向放置的圆柱筒状,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海水进口,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有海水出口,所述过滤箱内部还装有滤芯,所述海水进口和所述海水出口分别靠近所述滤芯的两端,所述过滤箱的上方架设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通过净水管连通,所述净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上靠近海水出口一侧的上部,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净水管一侧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通入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上装有单向阀,所述脱硫装置靠近所述海水进口一侧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所述脱硫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气管道下方的位置设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所述脱硫装置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整体呈横向放置的圆柱筒状,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海水进口,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有海水出口,所述过滤箱内部还装有滤芯,所述海水进口和所述海水出口分别靠近所述滤芯的两端,所述过滤箱的上方架设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通过净水管连通,所述净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上靠近海水出口一侧的上部,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净水管一侧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通入所述脱硫装置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上装有单向阀,所述脱硫装置靠近所述海水进口一侧的上部设有出气管道,所述脱硫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气管道下方的位置设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所述脱硫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支撑柱和多个沿支撑柱轴向设置的滤板,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过滤箱同轴安装,所述滤板为圆形结构,滤板的边缘贴合所述过滤箱的内壁,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滤板的圆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包括轴套、两个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卫增陈金山王洪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汇海洋工程技术舟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