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绍哲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37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反射机构、采光机构、照明机构,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外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光线斜射时可以通过反射机构太阳光进行反射,使阳光充分照射进行建筑本体的房间内,从而提高房间内部的采光率,当光线直射时可以通过采光机构将光线折射并通过反光涂料不断向下反射,从采光玻璃照射进建筑本体的室内,从而提高建筑本体内部的房间采光率,可以在白天减少灯光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电能的消耗,通过照明机构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在天黑时开启LED照明灯,对反光板进行照明,使住户在晚上可以清晰观察到楼号,并进一步节约电能的消耗,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光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现有的高层建筑在白天光线斜射时对光线的采光率较低,当光线垂直照射时,建筑内部的房间难以采光,需要使用灯光照明,电能消耗较大,同时高层的楼号牌在晚上光线较暗时难以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层采光建筑一种高层采光建筑,解决了现有的设备所存在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反射机构、采光机构、照明机构,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外窗,所述外窗的底部设有反射机构,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采光机构,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设有照明机构;所述反射机构包括底座、转动板、反光镜面、铰链、扇形板、滑槽、收纳转盘、阻尼转轴、齿轮、把手,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且位于外窗的下方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靠近建筑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镜面,所述反光镜面的顶部靠近建筑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建筑本体的内侧且与转动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铰链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板的外侧设有收纳转盘,所述收纳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远离收纳转盘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收纳转盘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把手。作为优选,所述采光机构包括安装座、折射玻璃、采光井、采光口、采光玻璃、反光涂料,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正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折射玻璃,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采光井,所述采光井的内壁等距开设有采光口,所述采光口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采光玻璃,所述采光井的内壁四周以及底部均涂覆有反光涂料。作为优选,所述照明机构包括楼号牌、反光板、顶板、LED照明灯、蓄电池、控制盒、光敏传感器,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楼号牌,所述楼号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反光板,所述楼号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等距安装有LED照明灯,所述反光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敏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的底部等距开设有齿牙,所述齿轮与铰链底部的齿牙啮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收纳转盘共同组成偏心轮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采光口为白色雾化玻璃。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PLC控制器,且所述太阳能发电板、LED照明灯、蓄电池、光敏传感器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一种高层采光建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反射采光:当太阳光线从侧面照射时,通过把手转动收纳转盘进而带动阻尼转轴和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铰链向外滑动,进而改变转动板的角度,并通过反光镜面对太阳光进行反射,使阳光充分照射进行建筑本体的房间内;S2、折射采光:当太阳光线从顶部照射时,太阳光照通过折射玻璃折射后照射进采光井内,并通过反光涂料不断向下反射,并通过采光井内的采光玻璃照射进建筑本体的室内;S3、楼号照明:白天时通过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蓄在蓄电池内,光敏传感器检测到天黑时,控制盒内的PLC控制器开启LED照明灯,对反光板进行照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当光线斜射时可以通过反射机构太阳光进行反射,使阳光充分照射进行建筑本体的房间内,从而提高房间内部的采光率,当光线直射时可以通过采光机构将光线折射并通过反光涂料不断向下反射,从采光玻璃照射进建筑本体的室内,从而提高建筑本体内部的房间采光率,可以在白天减少灯光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电能的消耗,通过照明机构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在天黑时开启LED照明灯,对反光板进行照明,使住户在晚上可以清晰观察到楼号,并进一步节约电能的消耗,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反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收纳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本体、2-外窗、3-反射机构、31-底座、32-转动板、33-反光镜面、34-铰链、35-扇形板、36-滑槽、37-收纳转盘、38-阻尼转轴、39-齿轮、310-把手、4-太阳能发电板、5-采光机构、51-安装座、52-折射玻璃、53-采光井、54-采光口、55-采光玻璃、56-反光涂料、6-照明机构、61-楼号牌、62-反光板、63-顶板、64-LED照明灯、65-蓄电池、66-控制盒、67-光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反射机构3、采光机构5、照明机构6,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外窗2,所述外窗2的底部设有反射机构3,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4,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采光机构5,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设有照明机构6;所述反射机构3包括底座31、转动板32、反光镜面33、铰链34、扇形板35、滑槽36、收纳转盘37、阻尼转轴38、齿轮39、把手310,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外窗2的下方均设有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2,所述转动板32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镜面33,所述反光镜面33的顶部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34,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侧且与转动板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扇形板35,所述扇形板3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6,所述铰链34与滑槽36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板35的外侧设有收纳转盘37,所述收纳转盘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38,所述阻尼转轴38远离收纳转盘3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39,所述收纳转盘3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把手310,当太阳光线从侧面照射时,通过把手310转动收纳转盘37进而带动阻尼转轴38和齿轮39转动,齿轮39带动铰链34向外滑动,进而改变转动32的角度,并通过反光镜面33对太阳光进行反射,使阳光充分照射进行建筑本体1的房间内,从而提高房间内部的采光率。其中,所述采光机构5包括安装座51、折射玻璃52、采光井53、采光口54、采光玻璃55、反光涂料56,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正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1,所述安装座51的顶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折射玻璃52,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采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反射机构(3)、采光机构(5)、照明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外窗(2),所述外窗(2)的底部设有反射机构(3),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4),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采光机构(5),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设有照明机构(6);/n所述反射机构(3)包括底座(31)、转动板(32)、反光镜面(33)、铰链(34)、扇形板(35)、滑槽(36)、收纳转盘(37)、阻尼转轴(38)、齿轮(39)、把手(310),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外窗(2)的下方均设有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2),所述转动板(32)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镜面(33),所述反光镜面(33)的顶部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34),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侧且与转动板(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扇形板(35),所述扇形板(3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6),所述铰链(34)与滑槽(36)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板(35)的外侧设有收纳转盘(37),所述收纳转盘(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38),所述阻尼转轴(38)远离收纳转盘(3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39),所述收纳转盘(3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把手(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反射机构(3)、采光机构(5)、照明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外窗(2),所述外窗(2)的底部设有反射机构(3),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4),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采光机构(5),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设有照明机构(6);
所述反射机构(3)包括底座(31)、转动板(32)、反光镜面(33)、铰链(34)、扇形板(35)、滑槽(36)、收纳转盘(37)、阻尼转轴(38)、齿轮(39)、把手(310),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外窗(2)的下方均设有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2),所述转动板(32)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镜面(33),所述反光镜面(33)的顶部靠近建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34),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侧且与转动板(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扇形板(35),所述扇形板(3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6),所述铰链(34)与滑槽(36)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板(35)的外侧设有收纳转盘(37),所述收纳转盘(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38),所述阻尼转轴(38)远离收纳转盘(37)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39),所述收纳转盘(3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把手(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机构(5)包括安装座(51)、折射玻璃(52)、采光井(53)、采光口(54)、采光玻璃(55)、反光涂料(56),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正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1),所述安装座(51)的顶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折射玻璃(52),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采光井(53),所述采光井(53)的内壁等距开设有采光口(54),所述采光口(5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采光玻璃(55),所述采光井(53)的内壁四周以及底部均涂覆有反光涂料(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6)包括楼号牌(61)、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绍哲
申请(专利权)人:付绍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