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21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包括箱体、第二出料室、漏斗、集尘室和集尘盒,所述箱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出料室和第一出料室,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出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位移杆,位移杆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表面连接有位移板,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集尘室,且集尘室的外表面被集尘盒所贯穿。该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设置有清扫头,喷头喷出气流对缝隙中进行清扫,同时喷头通过喷出气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清扫头旋转并进一步对缝隙进行清扫,将缝隙中的灰尘和杂质完全清扫出来,然后通过回气管将灰尘吸入集尘室中,避免灰尘堆积在地面并再次进入缝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
技术介绍
房屋内的地面经过找平后需要铺上大理石或是木地板以保证地面的美观,而大理石或木地板在安装时往往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材料发生热胀冷缩时有着足够的空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这些缝隙中难免的会残留一些杂质和灰尘,因此需要通过地面填补装置对这些缝隙进行填补,但是现有的地面填补装置却存在一些缺陷,就比如:1、如公开号“CN202011040829.6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通过吸尘铲刀的刀口可以有效的将缝隙中的杂志以及灰尘铲除,虽然铲除的方式能够将一些结块的灰尘铲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容易由于铲刀的锋利破坏原有缝隙的边缘,导致缝隙的边缘被破坏;2、如公开号“CN202011040829.6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该专利技术中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将缝隙清理后如何填补缝隙的方法,仅仅是将缝隙中的灰尘去除,后续需要通过其它填补装置或是手动对缝隙进行填补,十分的麻烦。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铲刀将缝隙的边缘铲坏和不具备在清除灰尘和杂质后对地面缝隙进行填补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包括箱体、第二出料室、漏斗、集尘室和集尘盒,所述箱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出料室和第一出料室,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出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位移杆,位移杆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表面连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出料杆的一端,第一出料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出料室的外表面,所述位移板的外表连接有出料齿轮,出料齿轮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出料室的上表面,所述出料齿轮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出料杆,第二出料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出料室的外表面,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气泵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贯穿箱体的外表面连接有清洁板,清洁板的下表面通过遮尘弹簧连接有遮尘板,所述清洁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清扫头,清扫头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且清扫头的上表面被出气管所贯穿,所述箱体、第二出料室和第一出料室的外表面均嵌入式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清洁板的外表面被回气管的下端贯穿,且回气管的上端贯穿箱体的外表面连接在气泵的外表面,所述回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且回气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动力室,所述动力室的内部设置有转轮,转轮的外表面固定有动力板,且动力板的一端贯穿回气管的外表面,所述转轮的上端分别贯穿动力室的外表面和箱体的内表面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的上端贯穿箱体的内表面连接有漏料块,所述漏料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漏料孔,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开设有漏斗,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集尘室,且集尘室的外表面被集尘盒所贯穿。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的上端均连接有输料管,且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的下端外表面分别被挤出头所贯穿,同时挤出头与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之间分别连接有挤出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室和第一出料室关于箱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二出料室与出料齿轮构成转动结构,且出料齿轮与第二出料杆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齿轮与位移板为啮合连接,位移板与位移杆为螺纹连接,且位移板与箱体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清洁板与遮尘板构成滑动结构,遮尘板通过遮尘弹簧与清洁板构成弹性结构,且清洁板与清扫头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喷头等角度分布在清扫头的下表面,喷头均为倾斜设计,且喷头的倾斜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动力板与动力室构成滑动摩擦结构,动力板等角度分布在转轮的外表面,且转轮与动力室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漏料孔的容积小于漏斗的容积,漏料孔等角度分布在漏料块的外表面,且漏料块与箱体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挤出头分别与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构成滑动结构,挤出头通过挤出弹簧分别与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关于第一出料室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1.设置有清扫头,喷头喷出气流对缝隙中进行清扫,同时喷头通过喷出气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清扫头旋转并进一步对缝隙进行清扫,将缝隙中的灰尘和杂质完全清扫出来,然后通过回气管将灰尘吸入集尘室中,避免灰尘堆积在地面并再次进入缝隙中;2.设置有遮尘板,通过遮尘板与地面贴合的方式使得清扫头清扫出来的杂质和灰尘不会到处飞溅,避免了在灰尘和杂质飞溅污染其他已经清扫完成的区域;3.设置有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通过第一挤出筒和第二挤出筒轮流对清扫后的缝隙进行填补,使得缝隙在清扫完后能够立即被填补,防止缝隙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再次落入灰尘;4.设置有搅拌杆,通过搅拌杆对等待挤出的填补材料进行搅拌,防止填补材料在长时间不流动的情况下发生沉降结块的现象,且搅拌杆的转动动力来源于气泵带动的空气流动产生的推力,十分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清洁板与遮尘板连接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漏料块与漏料孔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清扫头与喷头连接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轮与动力板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出料齿轮与第二出料杆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二出料室;3、第一出料室;4、出料电机;5、位移杆;6、位移板;7、第一出料杆;8、出料齿轮;9、第二出料杆;10、气泵;11、出气管;12、清洁板;13、遮尘板;14、遮尘弹簧;15、清扫头;16、单向阀;17、喷头;18、回气管;19、滤网;20、动力室;21、转轮;22、动力板;23、搅拌杆;24、漏料块;25、漏料孔;26、漏斗;27、集尘室;28、集尘盒;29、第一挤出筒;30、第二挤出筒;31、输料管;32、挤出头;33、挤出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包括箱体1、第二出料室2、第一出料室3、出料电机4、位移杆5、位移板6、第一出料杆7、出料齿轮8、第二出料杆9、气泵10、出气管11、清洁板12、遮尘板13、遮尘弹簧14、清扫头15、单向阀16、喷头17、回气管18、滤网19、动力室20、转轮21、动力板22、搅拌杆23、漏料块24、漏料孔25、漏斗26、集尘室27和集尘盒28,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包括箱体(1)、第二出料室(2)、漏斗(26)、集尘室(27)和集尘盒(2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出料室(2)和第一出料室(3),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出料电机(4),所述出料电机(4)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位移杆(5),位移杆(5)的一端贯穿箱体(1)的侧表面连接有位移板(6),所述位移板(6)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出料杆(7)的一端,第一出料杆(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出料室(3)的外表面,所述位移板(6)的外表连接有出料齿轮(8),出料齿轮(8)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出料室(2)的上表面,所述出料齿轮(8)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出料杆(9),第二出料杆(9)的一端贯穿第二出料室(2)的外表面,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10),气泵(10)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的下端贯穿箱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清洁板(12),清洁板(12)的下表面通过遮尘弹簧(14)连接有遮尘板(13),所述清洁板(12)的下表面连接有清扫头(15),清扫头(15)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17),且清扫头(15)的上表面被出气管(11)所贯穿,所述箱体(1)、第二出料室(2)和第一出料室(3)的外表面均嵌入式安装有单向阀(16),所述清洁板(12)的外表面被回气管(18)的下端贯穿,且回气管(18)的上端贯穿箱体(1)的外表面连接在气泵(10)的外表面,所述回气管(18)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9),且回气管(1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动力室(20),所述动力室(20)的内部设置有转轮(21),转轮(21)的外表面固定有动力板(22),且动力板(22)的一端贯穿回气管(18)的外表面,所述转轮(21)的上端分别贯穿动力室(20)的外表面和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有搅拌杆(23),搅拌杆(23)的上端贯穿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有漏料块(24),所述漏料块(24)的外表面开设有漏料孔(25),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漏斗(26),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集尘室(27),且集尘室(27)的外表面被集尘盒(28)所贯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包括箱体(1)、第二出料室(2)、漏斗(26)、集尘室(27)和集尘盒(2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出料室(2)和第一出料室(3),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出料电机(4),所述出料电机(4)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位移杆(5),位移杆(5)的一端贯穿箱体(1)的侧表面连接有位移板(6),所述位移板(6)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出料杆(7)的一端,第一出料杆(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出料室(3)的外表面,所述位移板(6)的外表连接有出料齿轮(8),出料齿轮(8)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出料室(2)的上表面,所述出料齿轮(8)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出料杆(9),第二出料杆(9)的一端贯穿第二出料室(2)的外表面,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10),气泵(10)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的下端贯穿箱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清洁板(12),清洁板(12)的下表面通过遮尘弹簧(14)连接有遮尘板(13),所述清洁板(12)的下表面连接有清扫头(15),清扫头(15)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17),且清扫头(15)的上表面被出气管(11)所贯穿,所述箱体(1)、第二出料室(2)和第一出料室(3)的外表面均嵌入式安装有单向阀(16),所述清洁板(12)的外表面被回气管(18)的下端贯穿,且回气管(18)的上端贯穿箱体(1)的外表面连接在气泵(10)的外表面,所述回气管(18)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9),且回气管(1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动力室(20),所述动力室(20)的内部设置有转轮(21),转轮(21)的外表面固定有动力板(22),且动力板(22)的一端贯穿回气管(18)的外表面,所述转轮(21)的上端分别贯穿动力室(20)的外表面和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有搅拌杆(23),搅拌杆(23)的上端贯穿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有漏料块(24),所述漏料块(24)的外表面开设有漏料孔(25),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漏斗(26),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集尘室(27),且集尘室(27)的外表面被集尘盒(28)所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地面填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挤出筒(29)和第二挤出筒(30),第一挤出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明贾坤常欢欢张猛马庆海王德平彭怀江宋丽娟孙鑫王磊黄贯蓓江永州苏帅锋牛文朝肖曼刘佳雷闪刘莉丽
申请(专利权)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平煤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业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