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房屋,建筑房屋的外壁连接有多个雨水收集机构,每个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和收集管,收集管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的外壁,收集槽连接在收集管的顶部,收集槽的顶部连接有滤网板,收集管远离收集槽的一端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远离收集管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的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雨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雨水,便于需要时使用,合理利用再生资源,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且当储水箱收集满了之后,通过排水管将雨水排出,避免雨水从雨水收集机构溢出,导致雨水在房顶大量堆积,造成建筑房屋受潮,影响建筑房屋的居住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是一种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现有的低能耗房屋主要是依靠利用再生能源对建筑提供能源供给,例如太阳能光伏,地源加热,风力发电设备等绿色能源,另一方面对房屋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对建筑的采光、空气通道、水通道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使建筑自身达到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一些现有的绿色建筑多为环保健康的居住房屋,但是家庭能源方面损耗极为浪费,如水资源的使用,因此需要通过绿色建筑将雨水充分的利用,以节约水资源,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使其符合目前的绿色环保的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房屋,所述建筑房屋的外壁连接有多个雨水收集机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和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的外壁,所述收集槽连接在收集管的顶部,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收集管远离收集槽的一端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收集管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的外壁,所述储水箱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壁连接有阀门,所述收集管外壁还连接有排水管,且所述收集管与排水管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穿过导水管并向收集管内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外壁活动连接有浮力块,所述浮力块与收集管的底壁活动相抵,所述浮力块的顶部外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浮力块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底壁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外壁开凿有凹孔,所述第一连杆置于凹孔内,所述凹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连杆外壁开凿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导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第一连杆的外壁活动相抵,所述导向杆外壁套接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凹孔的内壁与弧形板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活动块活动相抵,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外壁套接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活动块活动相抵,所述第二连杆外壁套接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封堵块的外壁与排水管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封堵块内壁开凿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内壁连接有倾斜板,所述收集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置于倾斜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壁连接有导流板。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外壁连接有相配合的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所述第二转轴外壁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滤网板活动相抵,且所述滤网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收集槽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滤网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外壁,且所述固定杆外壁套接有第三弹性元件。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壁还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低能耗绿色建筑,通过雨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雨水,便于需要时使用,合理利用再生资源,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且当储水箱收集满了之后,通过排水管将雨水排出,避免雨水从雨水收集机构溢出,导致雨水在房顶大量堆积,造成建筑房屋受潮,影响建筑房屋的居住寿命。2、该低能耗绿色建筑,储水箱内部收集满了之后,雨水会顺着导水管上涌,浮力块在雨水的作用下上浮,使浮力块在第一连杆外侧滑动上移,浮力块堵住收集管下端出口,使雨水不再从导水管进入储水箱内部,在浮力块上移的过程中,浮力块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块上移,活动块在上移的过程中受到固定块的挤压,第一弹性元件收缩,活动块左移,活动块挤压封堵块,第二弹性元件收缩,封堵块不再堵住收集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开口,雨水从收集管进入排水管,并由排水管排出。3、该低能耗绿色建筑,通过在收集管内部设置倾斜板,当雨水进入收集管后,雨水顺着倾斜板的倾斜面滑落并掉落在导流板上,对导流板进行冲击,使导流板带动套筒转动,进而使套筒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使第一转轴在同步带和同步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外侧的凸轮挤压滤网板,滤网板以铰链为圆心进行转动,使滤网板往复移动,进而对掉落在滤网板上的杂物进行拦截,避免杂物堵塞网孔,影响雨水下流。4、该低能耗绿色建筑,通过在收集槽内设置活性炭吸附网,便于吸附雨水中的杂质及异味,保证储水箱内收集雨水的洁净,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轴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房屋;2、活性炭吸附网;3、收集槽;301、滤网板;302、固定杆;3021、第三弹性元件;4、收集管;401、固定块;5、导水管;501、第一连杆;5011、定位板;502、浮力块;5021、连接杆;503、活动块;5031、凹孔;5032、导向杆;5033、弧形板;5034、第一弹性元件;504、第一凹槽;6、储水箱;601、出水管;6011、阀门;7、排水管;701、第二连杆;702、第二弹性元件;8、封堵块;801、第一滑槽;802、第一滑块;9、第二滑槽;10、第二滑块;11、倾斜板;12、第一转轴;121、套筒;122、导流板;13、第二转轴;131、凸轮;14、同步轮;141、同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房屋(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屋(1)的外壁连接有多个雨水收集机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3)和收集管(4),所述收集管(4)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1)的外壁,所述收集槽(3)连接在收集管(4)的顶部,所述收集槽(3)的顶部连接有滤网板(301),所述收集管(4)远离收集槽(3)的一端连接有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远离收集管(4)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1)的外壁,所述储水箱(6)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01),所述出水管(601)外壁连接有阀门(6011),所述收集管(4)外壁还连接有排水管(7),且所述收集管(4)与排水管(7)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房屋(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屋(1)的外壁连接有多个雨水收集机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3)和收集管(4),所述收集管(4)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1)的外壁,所述收集槽(3)连接在收集管(4)的顶部,所述收集槽(3)的顶部连接有滤网板(301),所述收集管(4)远离收集槽(3)的一端连接有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远离收集管(4)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固定连接在建筑房屋(1)的外壁,所述储水箱(6)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01),所述出水管(601)外壁连接有阀门(6011),所述收集管(4)外壁还连接有排水管(7),且所述收集管(4)与排水管(7)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501),所述第一连杆(501)穿过导水管(5)并向收集管(4)内延伸,所述第一连杆(5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011),所述定位板(5011)外壁活动连接有浮力块(502),所述浮力块(502)与收集管(4)的底壁活动相抵,所述浮力块(502)的顶部外壁连接有连接杆(5021),所述连接杆(5021)远离浮力块(502)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块(503),所述活动块(503)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杆(50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03)的底壁开凿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且所述第二滑块(10)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02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03)外壁开凿有凹孔(5031),所述第一连杆(501)置于凹孔(5031)内,所述凹孔(5031)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032),所述第一连杆(501)外壁开凿有与导向杆(503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04),所述导向杆(5032)外壁滑动连接有弧形板(5033),所述弧形板(5033)与第一连杆(501)的外壁活动相抵,所述导向杆(5032)外壁套接有第一弹性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劳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