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06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2
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煅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铲运机部件热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铲运机的掘进部件分为两个部分包括铲斗和前刃,而挖掘工作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前刃刃口的耐磨程度,而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一般采用铸钢件,其在铸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渗碳处理,处理后的铲斗前刃虽然性能较之前优越一些,但耐磨性能一直难以得到改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步骤是:(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5)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并且升温至950-1060℃,煅烧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1)中的清洗液为Q612热处理清洗剂,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20-30min。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3)和(4)中以480-560L/h的速度通入氨气,步骤(3)中保持炉内气压为450-480kPa,步骤(4)中保持炉内气压为550-580kPa。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3)和(4)中采用的催渗剂和洁净剂分别为氯化钙和氯化铵。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热处理方法,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5)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并且升温至950-1060℃,煅烧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步骤(1)中的清洗液为Q612热处理清洗剂,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20-30min。步骤(3)和(4)中以480-560L/h的速度通入氨气,步骤(3)中保持炉内气压为450-480kPa,步骤(4)中保持炉内气压为550-580kPa。步骤(3)和(4)中采用的催渗剂和洁净剂分别为氯化钙和氯化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n(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n(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n(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n(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n(5)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并且升温至950-1060℃,煅烧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
(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
(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
(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
(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
(5)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黄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鑫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