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89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开口的柔性框架,所述柔性框架中部设置气管插入口,所述气管插入口外侧的柔性框架上设置注药组件,所述注药组件包括柔性承载环,所述柔性承载环内表面上设置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下部设置纱布敷料层,所述支撑套一侧表面开设注药口,所述柔性承载环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一磁条环,所述第一磁条环与第二磁条环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磁条环设置在卡接槽内下部,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气管插入口外侧的柔性框架一侧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纱布敷料层进行快速更换,同时固定稳定性佳,提高病患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气管切开手术时,会在患者的脖颈部开一个切口,预先在纱布敷料上剪裁出与气管套管相匹配的圆形开口,将气管管套穿过纱布敷料的的开口插入脖颈的切口中,用系带将纱布垫固定在脖颈上,传统的纱布敷料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827882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气管切口换药敷料,包括可贴合气管切口面部的敷料垫,敷料垫沿中部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向剪口,竖向剪口下端设有向敷料垫两侧弯曲的弧形剪口,敷料垫表面设有环绕弧形剪口布置的热熔型尿显层,上述结构的敷料在更换过程中,需要整体更换,更换操作繁琐,且更换过程中极易造成病患不适,同时其无固定结构,不便于固定在气管开口处,使用稳定性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敷料在更换过程中,需要整体更换,更换操作繁琐,且更换过程中极易造成病患不适,同时其无固定结构,不便于固定在气管开口处,使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开口的柔性框架,所述柔性框架中部设置气管插入口,所述气管插入口外侧的柔性框架上设置注药组件,所述注药组件包括柔性承载环,所述柔性承载环内表面上设置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下部设置纱布敷料层,所述支撑套一侧表面开设注药口,所述柔性承载环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一磁条环,所述第一磁条环与第二磁条环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磁条环设置在卡接槽内下部,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气管插入口外侧的柔性框架一侧表面。优选的,所述柔性承载环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拨条,两个所述拨条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注药口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注药口呈环形等距排布在支撑套一侧表面,且多组注药口与纱布敷料层连通。优选的,所述柔性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一侧设置第一3M粘胶层,所述第二固定带一侧设置第二3M粘胶层。优选的,所述柔性框架另一侧表面设置记忆硅胶垫,所述记忆硅胶垫中部开设通孔。优选的,所述记忆硅胶垫一侧表面设置多组粘扣,所述多组粘扣呈环形等距排布在记忆硅胶垫一侧表面。优选的,所述柔性框架为上窄下宽的柔性框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柔性承载框、第一磁条环以及第二磁条环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一磁条环以及第二磁条环的拆装,进而对纱布敷料层进行更换,更换便捷,不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通过支撑套以及注药口的设置,能够将药液输送至纱布敷料层上,便于药液的注入,进入病患切口位置进行治疗。(2)通过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一3M粘胶层以及第二3M粘胶层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一3M粘胶层以及第二3M粘胶层将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粘接在病患颈部两侧,通过粘扣的设置,使本装置二次粘接在病患颈部位置,提高本装置粘接固定的牢固性,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注药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药组件;2、柔性框架;3、第一固定带;4、气管插入口;5、第二固定带;11、纱布敷料层;12、第二磁条环;13、卡接槽;14、第一磁条环;15、注药口;16、支撑套;17、柔性承载环;21、记忆硅胶垫;22、粘扣;31、第一3M粘胶层;51、第二3M粘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开口的柔性框架2,柔性框架2中部开设气管插入口4,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上设置注药组件1,注药组件1包括柔性承载环17,柔性承载环17内表面上设置一体成型的支撑套16,支撑套16下部粘结纱布敷料层11,支撑套16一侧表面开设注药口15,能够将药液输送至纱布敷料层11上,便于药液的注入,柔性承载环17一侧表面上粘接第一磁条环14,第一磁条环14与第二磁条环12粘接固定,第二磁条环12粘接在卡接槽13内下部,卡接槽13开设在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一侧表面,能够通过第一磁条环14以及第二磁条环12的拆装,进而对纱布敷料层11进行更换,更换便捷,不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为了便于拆卸柔性承载环1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柔性承载环17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拨条,两个拨条规格相同。为了提高药液注入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注药口15设有多组,多组注药口15呈环形等距排布在支撑套16一侧表面,且多组注药口15与纱布敷料层11连通。为了能够通过第一3M粘胶层31以及第二3M粘胶层51将第一固定带3以及第二固定带5粘接在病患颈部两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柔性框架2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带3以及第二固定带5,第一固定带3一侧设置第一3M粘胶层31,第二固定带5一侧设置第二3M粘胶层51。为了提高病患佩戴时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柔性框架2另一侧表面设置记忆硅胶垫21,记忆硅胶垫21中部开设通孔。为了能够将记忆硅胶垫21固定在病患脖颈处,进一步提高本敷贴固定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记忆硅胶垫21一侧表面设置多组粘扣22,多组粘扣22呈环形等距排布在记忆硅胶垫21一侧表面。为了避免切口处渗液从柔性框架2下部溢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柔性框架2为上窄下宽的柔性框体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柔性框架2贴后在病患气管切口处,通过粘扣22将柔性硅胶垫固定在病患气管切口外侧,然后通过通过第一3M粘胶层31以及第二3M粘胶层51将第一固定带3以及第二固定带5粘接在病患脖颈两侧,再通过注射器将药液注入注药口15内,注药口15将药液导流至纱布敷料层11,纱布敷料层11吸收药液,并对病患气管切口处进行治疗,当需要更换纱布敷料层11时,通过拨条拉动柔性承载环17,柔性承载环17使第一磁条环14与第二磁条环12分离,并使纱布敷料层11从气管插入口4拆卸,然后换上新的柔性承载环17,并时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贴合,使纱布敷料层11安装在气管插入口4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开口的柔性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框架(2)中部设置气管插入口(4),所述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上设置注药组件(1),所述注药组件(1)包括柔性承载环(17),所述柔性承载环(17)内表面上设置支撑套(16),所述支撑套(16)下部设置纱布敷料层(11),所述支撑套(16)一侧表面开设注药口(15),所述柔性承载环(17)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一磁条环(14),所述第一磁条环(14)与第二磁条环(12)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磁条环(12)设置在卡接槽(13)内下部,所述卡接槽(13)开设在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一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开口的柔性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框架(2)中部设置气管插入口(4),所述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上设置注药组件(1),所述注药组件(1)包括柔性承载环(17),所述柔性承载环(17)内表面上设置支撑套(16),所述支撑套(16)下部设置纱布敷料层(11),所述支撑套(16)一侧表面开设注药口(15),所述柔性承载环(17)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一磁条环(14),所述第一磁条环(14)与第二磁条环(12)粘接固定,所述第二磁条环(12)设置在卡接槽(13)内下部,所述卡接槽(13)开设在气管插入口(4)外侧的柔性框架(2)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环(17)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拨条,两个所述拨条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开口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口(15)设有多组,多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珊汪朕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