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加增专利>正文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7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涉及颗粒状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不需要连接其它的控制气源,不耗费多余气体,即可保证输灰系统低压节能畅通无堵运行,有利于节约气体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状物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技术介绍
在火电、冶金、化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颗粒状物料输送系统,多采用仓泵及输灰管道构成正压浓相输送系统。目前根据气力输送的物料不同,当系统气源压力及进气量无法调整控制,进气量大、物料少时,出现高压趋势管道,弯头出现喷砂效应,磨损严重;进气量大、物料多时,出现高压趋势管道,弯头震动大,管架损坏,管道磨损严重;进气量小、物料多时,出现堵管,影响设备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输送设备运行时如果气源不稳定,容易造成仓泵和输送管道的压力与补气装置伴气管导管压力出现平衡,此时任何一种止回阀都不会全关导致止回阀失效,出现气源带灰倒流现象,损坏设备。既对设备磨损损坏严重又浪费气源,且增加员工的检修劳动强度,还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设备和调整方式无法满足安全、环保、稳定运行。亟需一种智能调节气压及进气量的装置,来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其中,所述阀芯可朝进气侧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通断及开度,所述活塞总腔包括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靠近所述阀芯,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活塞面大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活塞面,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芯的活塞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为隔片状活塞。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呈锥台状。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阀体还设有第一弹簧室和第二弹簧室,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橡胶膈膜垫,所述橡胶膈膜垫设置于所述气室内,且所述橡胶膈膜垫将所述气室与所述第一弹簧室隔开,所述第一弹簧室设有第一排污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一节流杆,所述第二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二节流杆,所述第三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三节流杆,所述第三节流杆设置于气室与集中气腔之间的第三内孔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座,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的靠近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可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压紧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出气腔设有第二排污口、阻灰器和止回阀,所述阻灰器和所述止回阀均远离所述阀芯,且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阻灰器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总成还包括第三活塞,所述活塞总腔还包括第三活塞腔,所述第三活塞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三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塞腔内,且所述第三活塞固定于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第二活塞腔与第三活塞腔之间设有排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调整螺丝,所述调整螺丝旋合于所述阀体,所述调整螺丝的螺纹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力输送引通器,进气腔与气源连接,出气腔与输送管道连接。当输送管道堵管时,其压力较高,输送管道的压力沿第三内孔管路传递至集中气腔及气室,迫使活塞总成朝阀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阀芯移动,打开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的通道或调大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通道的开度,使进气腔的气体经阀芯与阀座的间隙进入到出气腔,从而利用进气腔内的高压气(相对于出气腔压力高)疏通输送管道,不需要连接其它的控制气源,不耗费多余气体,即可保证输灰系统低压节能畅通无堵运行,有利于节约气体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力输送引通器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阀座与阀芯安装示意图。图中:1-上阀体,2-下阀体,3-第一弹簧室,4-第一活塞腔,5-第二活塞腔,6-第三活塞腔,7-出气腔,8-第二弹簧室,9-进气腔,10-上压丝盖,11-第一排污口,12-下压丝盖,13-隔板,14-第一内孔管路,15-第二内孔管路,16-第三内孔管路,17-顶盖,18-第一节流杆,19-防爆压力表,20-第二节流杆,21-橡胶膈膜垫,22-阀座,23-密封面,24-导向定位柱,25-阀芯,26-气室,27-集中气腔,28-第一活塞,29-第二活塞,30-第三活塞,31-活塞杆,32-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第二排污口,35-阻灰器,36-止回阀,37-排气孔,38-调整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减压节能型气力输送引通器,也称为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芯、活塞总成以及压缩弹簧等。阀体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2,上阀体1连接于下阀体2的上方。阀体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弹簧室3、第一活塞腔4、第二活塞腔5、第三活塞腔6、出气腔7、第二弹簧室8以及进气腔9;其中,第一活塞腔4、第二活塞腔5、第三活塞腔6合称为活塞总腔,第一活塞腔4的活塞面大于第二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n其中,所述阀芯可朝进气侧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通断及开度,所述活塞总腔包括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靠近所述阀芯,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活塞面大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活塞面,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芯的活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
其中,所述阀芯可朝进气侧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通断及开度,所述活塞总腔包括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靠近所述阀芯,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活塞面大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活塞面,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芯的活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为隔片状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呈锥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阀体还设有第一弹簧室和第二弹簧室,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相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增刘峻熙
申请(专利权)人:刘加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