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8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小车,尤其涉及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下料省时省力,且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包括有放置板和支架,放置板上设有支架;伺服电机,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移动组件,放置板上设有移动组件;配料组件,支架上设有配料组件,配料组件部件上开有2个出料口,配料组件部件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出料组件,配料组件上设有出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下料组件,使得配料组件不会因为一次性放入太多的原料,导致搅拌混合不彻底,可以避免搅拌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小车,尤其涉及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
技术介绍
农作物的种类有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毋庸置疑都是可以供人们食用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但是它们都需要人们对它们进行施肥,肥料通常都是许多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后的产物,且搅拌完后,还需要人们将料提到需要施肥的农作物处,最常见的搅拌方式,都是人工手持工具对原料进行搅拌,人工长时间进行搅拌容易疲乏,且手动将肥料提至农作物处,劳动强度较高,人工手动进行搅拌,工作效率较低,且费时费力。因此,需研发一种方便下料省时省力,且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进行搅拌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较低,手动提肥料劳动强度较高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下料省时省力,且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包括有:放置板和支架,放置板上设有支架;伺服电机,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移动组件,放置板上设有移动组件;配料组件,支架上设有配料组件,配料组件部件一侧开有2个出料口,配料组件部件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出料组件,配料组件上设有出料组件。进一步,移动组件包括有:导套,放置板一侧设有4个导套;第一滑块,导套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一滑块一侧均与同侧的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滚轮,第一滑块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滚轮。进一步,配料组件包括有:第二滑块,支架一侧滑动式连接有2个第二滑块;配料框,第二滑块一侧之间连接有配料框;第二弹簧,第二滑块一侧均与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转轴,伺服电机输出轴一侧滑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底部与配料框转动式连接;混料组,转轴一侧连接有混料组。进一步,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块,配料框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导轨,第二连接块上对称设有4个导轨;L形挡板,同侧的导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L形挡板;第三弹簧,L形挡板一侧均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连接有2个第三弹簧。进一步,还包括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有:下料框,支架两侧均设有下料框;U形挡板,下料框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U形挡板;限位块,转轴一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之间滑动式连接;第四弹簧,U形挡板均与同侧的下料框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进一步,还包括有敲打组件,敲打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块,下料框一侧均对称设有第一连接块;连杆,第一连接块一侧之间连接有连杆;敲块,连杆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敲块;扭力弹簧,敲块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楔形块,敲块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第五弹簧,楔形块均与同侧的敲块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进一步,还包括有:L形推杆,放置板一侧对称滑动式连接有L形推杆,L形推杆均位于配料框一侧。进一步,还包括有:第六弹簧,L形推杆均与放置板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进一步,还包括有:出料框,放置板一侧对称设有出料框,出料框均位于L形推杆一侧。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下料组件,使得配料组件不会因为一次性放入太多的原料,导致搅拌混合不彻底,可以避免搅拌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通过L形推杆和出料组件配合,使得人们无需手动控制出料组件,可以节省人们大量的时间,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放置板,2_支架,3_伺服电机,4_移动组件,41_导套,42_第一滑块,43_第一弹簧,44_滚轮,5_配料组件,51_第二滑块,52_配料框,53_转轴,54_混料组,55_第二弹簧,6_出料组件,61_第二连接块,62_导轨,63_L形挡板,64_第三弹簧,7_下料组件,71_下料框,72_U形挡板,73_第四弹簧,74_限位块,8_敲打组件,81_第一连接块,82_连杆,83_敲块,84_扭力弹簧,85_楔形块,86_第五弹簧,9_L形推杆,10_第六弹簧,11_出料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如图1所示,包括有放置板1、支架2、伺服电机3、移动组件4、配料组件5和出料组件6,放置板1上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伺服电机3,放置板1上设有移动组件4,支架2上设有配料组件5,配料组件5部件底部开有2个出料口,配料组件5部件与伺服电机3输出轴连接,配料组件5上设有出料组件6。当人们想要进行配料和供料时,先将不同的原料放进配料组件5部件内,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输出轴带动配料组件5部件进行转动,使得配料组件5部件将配料进行搅拌,使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完毕关闭伺服电机3,人们再手动将出料组件6部件往内移动,使出料组件6部件离开配料组件5部件出料口,使得混合好的配料掉出配料组件5部件,人们再松开出料组件6部件,出料组件6部件往外侧移动复位重新挡住出料口。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5所示,移动组件4包括有导套41、第一滑块42、第一弹簧43和滚轮44,放置板1底部设有4个导套41,导套41内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42,第一滑块42顶部均与同侧的导套4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3,第一滑块42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滚轮44。当人们将原料放进配料组件5部件内时,由于重力放置板1往下移动,带动导套41往下移动,此时第一弹簧43压缩,当配料掉出配料组件5部件后,此时第一弹簧43拉伸带动导套41往上移动复位,进而带动放置板1往上移动复位,当人们推着放置板1带动滚轮44转动时,滚轮44遇到较为颠簸的路段,此时第一弹簧43可起缓冲作用。配料组件5包括有第二滑块51、配料框52、转轴53、混料组54和第二弹簧55,支架2内部滑动式连接有2个第二滑块51,第二滑块51内侧之间连接有配料框52,配料框52上带有出料口,第二滑块51底部均与支架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5,伺服电机3输出轴下侧滑动式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底部与配料框52转动式连接,转轴53下侧连接有混料组54。人们将原料放进配料框52内,由于重力,此时配料框52往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块51往下移动,此时第二弹簧55压缩,同时配料框52带动转轴53往下移动,转轴53带动混料组54往下移动,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输出轴带动转轴53转动,进而带动混料组54转动,使得混料组54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完毕关闭伺服电机3,人们手动将出料组件6打开,使得混合好的料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放置板(1)和支架(2),放置板(1)上设有支架(2);/n伺服电机(3),支架(2)上设有伺服电机(3);/n移动组件(4),放置板(1)上设有移动组件(4);/n配料组件(5),支架(2)上设有配料组件(5),配料组件(5)部件一侧开有2个出料口,配料组件(5)部件与伺服电机(3)输出轴连接;/n出料组件(6),配料组件(5)上设有出料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放置板(1)和支架(2),放置板(1)上设有支架(2);
伺服电机(3),支架(2)上设有伺服电机(3);
移动组件(4),放置板(1)上设有移动组件(4);
配料组件(5),支架(2)上设有配料组件(5),配料组件(5)部件一侧开有2个出料口,配料组件(5)部件与伺服电机(3)输出轴连接;
出料组件(6),配料组件(5)上设有出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4)包括有:
导套(41),放置板(1)一侧设有4个导套(41);
第一滑块(42),导套(41)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42);
第一弹簧(43),第一滑块(42)一侧均与同侧的导套(4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3);
滚轮(44),第一滑块(42)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滚轮(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其特征在于,配料组件(5)包括有:
第二滑块(51),支架(2)一侧滑动式连接有2个第二滑块(51);
配料框(52),第二滑块(51)一侧之间连接有配料框(52);
第二弹簧(55),第二滑块(51)一侧均与支架(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5)转轴(53),伺服电机(3)输出轴一侧滑动式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底部与配料框(52)转动式连接;
混料组(54),转轴(53)一侧连接有混料组(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供料的配料滑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出料组件(6)包括有:
第二连接块(61),配料框(52)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61);
导轨(62),第二连接块(61)上对称设有4个导轨(62);
L形挡板(63),同侧的导轨(62)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L形挡板(63);
第三弹簧(64),L形挡板(63)一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雷张昭陈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