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68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的目标区间;根据目标区间的区间起点参数和第一距离,确定目标点的目标参数;将目标参数与目标点的已知参数进行对比,若二者一致,则确定目标参数获取成功。通过距离对线路参数反推,提供线路数据反向计算方法,检测距离和参数是否确定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列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铁路发展的规划中,线路点数据的测试是保证运行安全的重要步骤。地面设备可以将线路上两点距离等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计算生成连续的目标距离制动曲线。若距离计算错误,则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目前地面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普及率偏低,需要人工对线路点参数等数据进行核对。测试方法通常是在根据已知参数计算得到线路距离后,人工再根据已知参数重新进行计算,若两次结果一致,则测试完成。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增加计算量,且人工计算容易出现误差,两次计算都是正向计算,难以保证距离的确定精度,无法实现对线路点参数进行自动测试,是阻碍高铁信号产品自动化测试的一大问题,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线路点参数的测试效率和精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的目标区间;根据目标区间的区间起点参数和所述第一距离,确定目标点的目标参数;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点的已知参数进行对比,若二者一致,则确定已知距离和目标参数获取成功。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他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目标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的目标区间;目标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间的区间起点参数和所述第一距离,确定目标点的目标参数;获取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点的已知参数进行对比,若二者一致,则确定已知距离和目标参数获取成功。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输入点的参数以及目标点与输入点的距离数据,实现了对距离的反推,由距离得到目标点的线路点参数。可以根据线路预置的配置信息,得到线路上的各个区间点与线路起点的距离,确定目标点所在的目标区间,根据目标区间的起点和终点参数,得到目标参数,若目标参数与已知参数一致,在说明目标参数正确,已知距离的计算也正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反推得到目标点参数的问题,避免了通过正向计算重新确定目标点与输入点的距离的过程,实现了通过最基本的已知信息对目标点参数进行反推,确保已知距离和目标点参数的正确性,节约人力和时间,减少计算量,确保提高线路参数的测试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分段和长链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根据距离对线路点参数进行反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输入点和目标点是给定的位于线路上的两个已知点,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为预先计算得到的。根据输入点的输入参数,可以得到输入点与线路起点的距离,输入参数可以是输入点的里程标,里程标可以用于表示线路点至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例如,线路上的里程标有“10”、“20”和“30”,输入点的输入参数为“20”,则可以确定输入点距线路起点的预设线路距离为20公里。根据预设的线路配置,可以确定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是否存在长链,若存在,则确定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为预设线路距离加上长链距离。线路配置为线路建造后确定的信息,可以表明一条线路上所包含的分段和长链。根据目标点的已知参数,可以确定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已知参数可以是目标点的里程标,由用户给定。根据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确定目标点位于输入点的方向。可以预设线路配置方向,例如,线路配置方向为A-B-C-D-E,输入点为C点,若目标点为D点,则确定目标点位于输入点前方,若目标点为B点,则确定目标点位于输入点后方。在得到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距离方向后,将该距离作为已知距离,该距离方向作为已知距离方向。为了确保已知距离计算正确,可以通过已知距离进行目标点的参数反推,若反推出的目标参数与目标点的已知参数一致,则说明已知距离计算正确。根据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例如,线路的一个分段上设置有“10”、“20”和“30”三个里程标,分段中可以含有长链,输入点的输入参数为“20-2”,该参数中含有长链标志,说明在“20”里程标处存在长链,该输入点位于长链之内,输入点与该长链的长链起点之间的距离为2公里,该长链起点与该分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为20公里,若在“10”里程标处与此长链起点之间的线路内没有长链,则确定输入点与分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为22公里。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为输入点与分段起点之间的距离加上该分段起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在确定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后,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和已知距离方向,得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例如,已知距离方向为目标点位于输入点的前方,则第一距离为已知距离加上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n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n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的目标区间;/n根据目标区间的区间起点参数和所述第一距离,确定目标点的目标参数;/n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点的已知参数进行对比,若二者一致,则确定已知距离和目标参数获取成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点的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的目标区间;
根据目标区间的区间起点参数和所述第一距离,确定目标点的目标参数;
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点的已知参数进行对比,若二者一致,则确定已知距离和目标参数获取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以及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
根据输入点的输入参数,确定输入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四距离;
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和第四距离,得到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已知距离、已知距离方向和第四距离,得到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
若所述已知距离方向与线路配置方向相同,则将已知距离与第四距离相加,得到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若所述已知距离方向与线路配置方向相反,则将已知距离与第四距离相减,得到所述目标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线路上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包括:
根据线路上的分段界点和长链界点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线路上的分段起点信息、分段终点信息、长链起点信息和长链终点信息;
根据所述分段起点信息和分段终点信息,确定所述分段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包括分段起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五距离,和分段终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六距离;
根据所述长链起点信息和长链终点信息,确定所述长链界点与线路起点的第三距离;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包括长链起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七距离,和长链终点与线路起点之间的第八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目标点在线路上所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文斌宋西欣付立民程露竹刘哲苏筱玲王宇杰任超李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