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64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熔断器监测领域。该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对温度这一间接参数的监控和数据分析计算的方法,对熔断器的寿命状态进行监测在其故障前进行预警,从而减小熔断器非正常融化的概率,降低了车辆出现抛锚故障的概率,并且该熔断器监测方法成本低廉、准确度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熔断器是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主动安全部件,熔断器在工作中承受电流和短路冲击,造成累积疲劳损伤;但是熔断器在无短路的情况下非正常融化,会造成车辆抛锚发生危险。熔断器的阻值能体现产品老化状态,但其阻值非常小,0.1mΩ级别,现有技术使用高精度采集电路采集熔断器电压,计算出其电阻,难以保证精度,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熔断器老化状态检测方法费用高、精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包括: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按照预设周期,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得到多个第一温度信号和多个第二温度信号。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还包括:所述预设时间为车辆启动且工作了预定时长后的一段时间。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包括:计算所述多个第一温度信号和所述多个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并求平均值,得到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包括:根据所述熔断器当前的已使用时长和预先统计得到的所述熔断器生命周期中的门限值数据,获取所述熔断器当前的已使用时长所对应的第一门限;当所述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熔断器当前的已使用时长所对应的第一门限时,确定熔断器老化;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熔断器当前的已使用时长所对应的第一门限时,确定熔断器没有老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熔断器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熔断器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还包括上述的监测熔断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对温度这一间接参数的监控和数据分析计算的方法,对熔断器的寿命状态进行监测,使用温差进行数据统计,提炼产品趋近发生故障时的状态信息,间接实现对熔断器电阻状态的监控;引入铜排的温度作为基准温度电阻,而不是单一监测熔断器温度值,可以排除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计算误差,准确度高。在其故障前进行预警,从而减小熔断器非正常融化的概率,降低了车辆出现抛锚故障的概率,并且该熔断器监测方法成本低廉、准确度可靠。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铜排与熔断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的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1:铜排;2:熔断器;3:第一温度传感器;4: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熔断器老化状态检测方法费用高、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包括:步骤100,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铜排可以与所述熔断器直接连接,并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图2给出了一种铜排与熔断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该图中,熔断器通过螺栓固定于铜排上,另外分别在铜排的表面和熔断器的表面安装了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器ECU分别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执行图1的各个步骤。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较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在铜排与熔断器串联于电路中时,铜排与所述熔断器上的电路理论上是相等的,各自的发热量W可以根据公式W=I2R进行计算,其中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可以看出,在电流相等时,两者发热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电阻不同引起的,而发热量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电阻的大小。步骤200,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这里,实际应用中,铜排的电阻稳定性很高,其电阻值可以数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而熔断器的阻值却会随着使用时长的变化而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因此,通过计算两者的温度的差异,可以反映出两者间的电阻差的变化,而在将铜排电阻看作一个稳定值时,上述电阻差的变化,就反映了熔断器的阻值变化。因此,在步骤200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计算两者温度的差值,该差值可以反映出熔断器的阻值变化量。步骤300,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这里,将上述温度间的差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熔断器的老化状态。上述第一门限的设置,可以预先统计同一类的熔断器和铜排在类似电路中的温度差进行设置,例如,对熔断器在不同的已使用时长下,获得上述温度差的一个统计值,根据该统计值设置不同的已使用时长所对应的第一门限。本专利技术采用对温度这一间接参数的监控和数据分析计算的方法,对熔断器的寿命状态进行监测,使用温差进行数据统计,提炼产品趋近发生故障时的状态信息,间接实现对熔断器电阻状态的监控;引入铜排的温度作为基准温度电阻,而不是单一监测熔断器温度值,可以排除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计算误差,准确度高。在其故障前进行预警,从而减小熔断器非正常融化的概率,降低了车辆出现抛锚故障的概率,并且该熔断器监测方法成本低廉、准确度可靠。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步骤100可以包括: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按照预设周期,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n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n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其中,所述铜排与熔断器串联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路中;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按照预设周期,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得到多个第一温度信号和多个第二温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铜排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温度信号和熔断器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温度信号,还包括:
所述预设时间为车辆启动且工作了预定时长后的一段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和第二温度信号,计算出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第一温度信号和所述多个第二温度信号的差值并求平均值,得到所述熔断器和所述铜排温度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熔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与第一门限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熔断器的老化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熔断器当前的已使用时长和预先统计得到的熔断器生命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