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及玻璃表面除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32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腔设置有擦拭机构一,所述擦拭机构一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内腔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偏心甩块,所述偏心甩块的表面套设有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进机构和放置板的设置,对建筑玻璃进行放置,随后通过擦拭机构二和擦拭机构一的配合使用,对建筑玻璃的表面进行擦拭,同时通过供水机构的设置,对建筑玻璃表面进行供水,即可达到除尘效果好、使用便捷自动化和风干迅速无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及玻璃表面除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玻璃
,具体为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空气中的大量的尘埃、纤维、杂物等污染物会吸附在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带静电,特别在印刷的时候污染物会印刷在油墨里,造成外观不良严重的导致印刷玻璃报废,所以玻璃在进入密封印刷室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除尘。现有的表面除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清洁面单一,一般的除尘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能对建筑玻璃的进行清洁除尘,在清洁过程中,还需使用者对建筑玻璃进行翻转,较为耗费使用者的时间与精力;往复性擦拭的频率在实际的清洁过程中较低,未能达到近似振动的擦拭频率,导致清洁过程较为缓慢,清洁效果不佳。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玻璃表面除尘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玻璃表面除尘装置,具备除尘效果好、使用便捷自动化和风干迅速无痕的优点,解决了清洁面单一,一般的除尘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能对建筑玻璃的进行清洁除尘,在清洁过程中,还需使用者对建筑玻璃进行翻转,较为耗费使用者的时间与精力,且往复性擦拭的频率在实际的清洁过程中较低,未能达到近似振动的擦拭频率,导致清洁过程较为缓慢,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玻璃表面除尘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腔设置有擦拭机构一,所述擦拭机构一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内腔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偏心甩块,所述偏心甩块的表面套设有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杆,所述毛刷杆远离弧形套管的一端焊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毛刷杆的一端与放置板的内壁相焊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擦拭机构二,所述擦拭机构二包括位于放置板上方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嵌入设置有软性刷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放置板的左侧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部左侧后端的驱动电机,两个安装架之间的左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的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后端贯穿至位于后侧安装架的后端并固定连接有皮带盘一,三个皮带盘一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底部皮带盘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柱,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偏心柱相适配的弧形接触板,所述水箱顶部的前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部前侧和后侧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放置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安放板,三个安放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三个横向杆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放置板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轨,所述水箱顶部的后侧设置有供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偏心甩块的表面贴合于弧形套管内壁的一侧,相邻两个偏心甩块呈镜像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套管,两个L形套管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固定柱表面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形套管相焊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部前侧的步进电机一,所述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水箱顶部前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驱动柱,所述螺纹驱动柱的顶部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安装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驱动柱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盘,所述驱动盘和受力盘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后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部与位于后侧安装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位于前侧两个L形套管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纹驱动柱的表面,位于后侧两个L形套管分别滑动连接于导向柱的表面。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架,所述导轨的右端与L形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架的右侧嵌入安装有六个风扇。优选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部后侧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贯穿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三分管,所述三分管的三个出水端分别自三个移动板的顶部贯穿至三个移动板的内腔,所述三分管与移动板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传动柱的后端贯穿至放置板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皮带盘二,三个皮带盘二通过皮带三传动连接,所述水箱顶部的后侧安装有步进电机二,所述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位于底部的皮带盘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排列设置有十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与水箱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右侧连通有三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放置板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顶部套设有橡胶防护套。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为L形倾斜管,所述橡胶防护套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推进机构和放置板的设置,对建筑玻璃进行放置,随后通过擦拭机构二和擦拭机构一的配合使用,对建筑玻璃的表面进行擦拭,同时通过供水机构的设置,对建筑玻璃表面进行供水,即可达到除尘效果好、使用便捷自动化和风干迅速无痕的目的,解决了清洁面单一,一般的除尘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能对建筑玻璃的进行清洁除尘,在清洁过程中,还需使用者对建筑玻璃进行翻转,较为耗费使用者的时间与精力,且往复性擦拭的频率在实际的清洁过程中较低,未能达到近似振动的擦拭频率,导致清洁过程较为缓慢,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箱、安装架和L形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进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二和摆动机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一和放置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皮带盘二和擦拭机构一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导流管和排水管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水箱、擦拭机构二、摆动机构和供水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B点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水箱;2、安装架;3、放置板;4、擦拭机构一;41、传动柱;42、偏心甩块;43、弧形套管;44、毛刷杆;45、拉簧;5、擦拭机构二;51、移动板;52、弹簧;53、软性刷板;54、固定柱;55、L形套管;6、摆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转动柱;63、偏心柱;64、弧形接触板;65、皮带盘一;7、升降机构;71、步进电机一;72、驱动盘;73、螺纹驱动柱;74、受力盘;75、导向柱;8、推进机构;81、电动伸缩杆;82、框架;83、安放板;84、导向块;85、导轨;9、供水机构;91、水泵;92、三分管;93、弹性软管;10、步进电机二;11、皮带盘二;12、导流管;13、排水管;14、橡胶防护套;15、L形架;16、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包括水箱(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两个安装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内腔设置有擦拭机构一(4),所述擦拭机构一(4)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3)内腔的传动柱(41),所述传动柱(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偏心甩块(42),所述偏心甩块(42)的表面套设有弧形套管(43),所述弧形套管(4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杆(44),所述毛刷杆(44)远离弧形套管(43)的一端焊接有拉簧(45),所述拉簧(45)远离毛刷杆(44)的一端与放置板(3)的内壁相焊接,所述放置板(3)的顶部设置有擦拭机构二(5),所述擦拭机构二(5)包括位于放置板(3)上方的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软性刷板(53),所述移动板(5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4),所述放置板(3)的左侧设置有摆动机构(6),所述摆动机构(6)包括安装在水箱(1)顶部左侧后端的驱动电机(61),两个安装架(2)之间的左侧设置有转动柱(62),所述转动柱(62)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的安装架(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62)的后端贯穿至位于后侧安装架(2)的后端并固定连接有皮带盘一(65),三个皮带盘一(65)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与底部皮带盘一(6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柱(63),所述移动板(5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偏心柱(63)相适配的弧形接触板(64),所述水箱(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升降机构(7),所述安装架(2)的右侧设置有推进机构(8),所述推进机构(8)包括安装在水箱(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电动伸缩杆(81),所述放置板(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安放板(83),三个安放板(8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框架(82),所述电动伸缩杆(81)的输出端与框架(82)固定连接,所述框架(82)三个横向杆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4),所述放置板(3)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84)相适配的导轨(85),所述水箱(1)顶部的后侧设置有供水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包括水箱(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两个安装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内腔设置有擦拭机构一(4),所述擦拭机构一(4)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3)内腔的传动柱(41),所述传动柱(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偏心甩块(42),所述偏心甩块(42)的表面套设有弧形套管(43),所述弧形套管(4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杆(44),所述毛刷杆(44)远离弧形套管(43)的一端焊接有拉簧(45),所述拉簧(45)远离毛刷杆(44)的一端与放置板(3)的内壁相焊接,所述放置板(3)的顶部设置有擦拭机构二(5),所述擦拭机构二(5)包括位于放置板(3)上方的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软性刷板(53),所述移动板(5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4),所述放置板(3)的左侧设置有摆动机构(6),所述摆动机构(6)包括安装在水箱(1)顶部左侧后端的驱动电机(61),两个安装架(2)之间的左侧设置有转动柱(62),所述转动柱(62)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的安装架(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62)的后端贯穿至位于后侧安装架(2)的后端并固定连接有皮带盘一(65),三个皮带盘一(65)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与底部皮带盘一(6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柱(63),所述移动板(5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偏心柱(63)相适配的弧形接触板(64),所述水箱(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升降机构(7),所述安装架(2)的右侧设置有推进机构(8),所述推进机构(8)包括安装在水箱(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电动伸缩杆(81),所述放置板(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安放板(83),三个安放板(8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框架(82),所述电动伸缩杆(81)的输出端与框架(82)固定连接,所述框架(82)三个横向杆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4),所述放置板(3)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84)相适配的导轨(85),所述水箱(1)顶部的后侧设置有供水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甩块(42)的表面贴合于弧形套管(43)内壁的一侧,相邻两个偏心甩块(42)呈镜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4)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套管(55),两个L形套管(55)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固定柱(54)表面的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形套管(55)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表面除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安装在水箱(1)顶部前侧的步进电机一(71),所述步进电机一(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盘(72),所述水箱(1)顶部前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驱动柱(73),所述螺纹驱动柱(73)的顶部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安装架(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驱动柱(73)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盘(74),所述驱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敬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罗朗智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