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21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气气换热器、洗涤装置、气液分离器和排气筒;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管,外壳为密闭壳体,外壳的上部侧壁设有出气口、下部侧壁设有高压尾气进口,换热管设置于外壳内、顶端与排气筒连通、底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洗涤装置包括多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多级洗涤器,顶部洗涤器的输入端与外壳上的出气口连通,底部洗涤器包括循环液出口和常压尾气进口,底部洗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液相连通管和气相连通管。能同时处理高压尾气和常压尾气,并且本实施对排出的尾气进行了再加热,避免形成白雾;对洗涤前的尾气进行了降温冷凝,降低进入洗涤段的尾气量,从而能够缩小洗涤设备的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冶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加压浸出工艺属于湿法冶金技术,该工艺对于处理特定有色金属低品位资源及伴生矿产资源具有金属提取率高、工艺流程短等特点。加压浸出工艺产生的尾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应釜、闪蒸槽等压力容器内排出的高温带压混合气,该混合气中主要含有脏蒸汽、不凝气、少量(酸性)液滴及固体微粒。另一类为矿浆配置槽等常压设备排除的中高温常压混合气,该混合气中主要含有脏蒸汽及少量不凝气。为保证达标排放,应尽可能在尾气排放前去除其携带的微小液滴、气溶胶、固体微粒,并使离开排气筒的尾气不产生明显可见的烟羽。同时,上述加压浸出工艺产生的两类尾气的温度、压力、成分均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策略。传统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系统通常设置折流板洗涤塔,利用尾气交替穿过洗涤液在折流板间形成的水帘达到气液接触传质的目的。然而折流板洗涤塔所能提供的气液接触面积及接触强度有限,尾气中的部分气溶胶、固体微粒去除效果不佳。同时,高压尾气与常压尾气从同一位置送入洗涤塔,常压尾气因入口处阻力加大而无法送入洗涤塔。另外,排放的尾气水分达到饱和,尾气温度与常温相差不大,尾气从排气筒出来后的温度稍有下降饱和汽就容易冷凝成烟羽或液滴,形成白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同时处理高、低压尾气,又能避免排放时产生白雾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气气换热器、洗涤装置、气液分离器和排气筒;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管,外壳为密闭壳体,外壳的上部侧壁设有出气口、下部侧壁设有高压尾气进口,换热管设置于外壳内、顶端与排气筒连通、底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洗涤装置包括多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多级洗涤器,顶部洗涤器的输入端与外壳上的出气口连通,底部洗涤器包括循环液出口和常压尾气进口,底部洗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液相连通管和气相连通管。所述外壳为圆筒型壳体,其内设有一对管板,管板上设若干通孔,两管板将外壳内腔分为三个腔体,上从往下依次为排气腔、换热腔和进气腔;所述换热管同轴布置于换热腔内、顶端装入上部管板的通孔内、底端装入下部管板的通孔中。所述换热腔内设若干折流板,折流板上设用于所述换热管穿过的管孔;换热腔底部侧壁外设进气口;换热腔底部外包覆进气夹套,进气夹套侧壁底部设有排污口,外设切向气管。所述洗涤装置包括一级洗涤器和二级洗涤器,一级洗涤器同轴布置与二级洗涤器的顶部;一级洗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腔连通,输出端与二级洗涤器连通。所述一级洗涤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洗涤段和气液初分段,洗涤段同轴布置于气液初分段的顶部。所述洗涤段包括洗涤管、顶盖和逆喷管,洗涤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管壁上部设有通孔与气气换热器出气口连通、管壁下部设有通孔用以安装逆喷管,顶盖封闭洗涤管顶端开口;所述逆喷管为L型管,其水平段沿所述洗涤管的径向设置,竖直段沿洗涤管的轴向设置且开口向上。所述气液初分段包括初分管、底板和下气管,初分管的两端均为开口、侧壁底部设有排液口,底板上设气孔,底板连接于初分管底端开口处,下气管连接于气孔内、顶部设有挡液帽。所述二级洗涤器包括洗涤筒和喷淋管;洗涤筒包括上部的气相段和下部的液相段,气相段的顶端为开口,所述常压尾气进口设置于气相段,所述循环液出口设置于液相段;喷淋管设置于气相段内。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外筒和中心旋风筒;中心旋风筒两端均为开口,中心旋风筒同轴设置于外筒内、顶端与换热器的进气腔连通、底端悬空;气相连通管与外筒相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处理的高压尾气沿切向输入气气换热器夹套内,高压尾气在夹套内高速旋转,除去夹带的部分脏液珠及固体微粒,进行初次除杂;S.2、初次除杂后的高压尾气自进气口进入气气换热器内腔中,由下至上运动并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S.3、完成热交换后的高压尾气进入一级洗涤器,在一级洗涤器逆喷管内与从下至上运动的洗涤液逆流接触,进行降温和初次净化后输入二级洗涤器,同时自外部向二级洗涤器内输入常压尾气,两种尾气混合后再次喷淋洗涤、降温;S.4、洗涤降温完成后的混合尾气输入气液分离器中,借助离心力完成气液分离后,气液分离后,液体排出,符合排气标准的气体进入气气换热器的换热管中与新输入的未处理高压尾气进行热交换;S.5、通过热交换实现再次加热后的待排气体通过排气筒排出,使得排出气体高于环境温度,避免形成白雾。本专利技术在投入使用后处理尾气时,将高压尾气自气气换热器输入,将常压尾气自二级洗涤器输入。高压尾气沿切向输入气气换热器夹套内,在夹套内高速旋转,除去部分脏液珠及固体微粒,初次除杂;初次除杂后的高压尾气自进气口进入气气换热器内腔中,由下至上运动并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后进入一级洗涤器,在一级洗涤器逆喷管内与从下至上运动的洗涤液逆流接触,进行降温和初次净化后输入二级洗涤器与常压尾气混合,混合后再次喷淋洗涤、降温;洗涤降温完成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中,气液分离后,借助离心力完成气液分离后,液体排出,符合排气标准的气体进入气气换热器的换热管中与新输入的未处理高压尾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将待排气体再次加热后排出,使得排出气体高于环境温度,避免形成白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中气气换热器与气液分离器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级洗涤器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优选实施例中二级洗涤器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示序号:1—气气换热器,11—外壳、111—排气腔、112—换热腔、113—进气腔、114—高压尾气进口,12—换热管,13—管板,14—折流板,15—进气夹套、151—排污口、152—切向气管;2—洗涤装置,21—一级洗涤器,211—洗涤段、2111—洗涤管、2112—顶盖、2113—逆喷管,212—气液初分段、2121—初分管、2122—底板、2123—下气管、2124—排液口、2125—挡液帽,22—二级洗涤器、221—洗涤筒、222—喷淋管、223—常压尾气进口、224—循环液出口,3—气液分离器,31—外筒,32—中心旋风筒;4—排气筒;5—过气管;6—气相连通管;7—液相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由气气换热器1、洗涤装置2、气液分离器3和排气筒4四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气气换热器1包括外壳11和均布于外壳内的若干换热管12。外壳11为圆筒型壳体,其内设有一对管板13,管板上均布若干通孔,两管板将外壳内腔分为三个腔体,上从往下依次为相互连通的排气腔111、换热腔112和进气腔113。换热腔112内设若干折流板14,折流板上设用于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气气换热器、洗涤装置、气液分离器和排气筒;/n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管,外壳为密闭壳体,外壳的上部侧壁设有出气口、下部侧壁设有高压尾气进口,换热管设置于外壳内、顶端与排气筒连通、底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n洗涤装置包括多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多级洗涤器,顶部洗涤器的输入端与外壳上的出气口连通,底部洗涤器包括循环液出口和常压尾气进口,底部洗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液相连通管和气相连通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气气换热器、洗涤装置、气液分离器和排气筒;
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换热管,外壳为密闭壳体,外壳的上部侧壁设有出气口、下部侧壁设有高压尾气进口,换热管设置于外壳内、顶端与排气筒连通、底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
洗涤装置包括多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多级洗涤器,顶部洗涤器的输入端与外壳上的出气口连通,底部洗涤器包括循环液出口和常压尾气进口,底部洗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液相连通管和气相连通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型壳体,其内设有一对管板,管板上设若干通孔,两管板将外壳内腔分为三个腔体,上从往下依次为排气腔、换热腔和进气腔;所述换热管同轴布置于换热腔内、顶端装入上部管板的通孔内、底端装入下部管板的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设若干折流板,折流板上设用于所述换热管穿过的管孔;换热腔底部侧壁外设进气口;换热腔底部外包覆进气夹套,进气夹套侧壁底部设有排污口,外设切向气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装置包括一级洗涤器和二级洗涤器,一级洗涤器同轴布置与二级洗涤器的顶部;一级洗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腔连通,输出端与二级洗涤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洗涤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洗涤段和气液初分段,洗涤段同轴布置于气液初分段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压浸出工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段包括洗涤管、顶盖和逆喷管,洗涤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管壁上部设有通孔与气气换热器出气口连通、管壁下部设有通孔用以安装逆喷管,顶盖封闭洗涤管顶端开口;逆喷管为L型管,其水平段沿所述洗涤管的径向设置,竖直段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灿汤洛蔡旺黄金豪魏敏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