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08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杆件的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与卡箍,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罩,且灯罩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所述灯罩的下端具有安装在灯罩上的黑光灯与固定在圆筒内壁上的旋流风头,所述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板,且圆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杀虫箱,所述杀虫箱的内部竖直方向具有分层的电击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装置使用太阳能来转化储存电能,利用黑光灯吸引褐飞虱,使用多层设置的电击网对褐飞虱进行捕杀,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效的对褐飞虱进行清除,捕杀的褐飞虱直接掉落在稻田,装置使用与管理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
本技术涉及害虫捕获器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
技术介绍
褐飞虱,分类属性:半翅目,同翅亚目,飞虱科,别名:褐稻虱,稻飞虱的一种。褐飞虱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褐飞虱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十分重要,依靠物理方法捕捉部分害虫,能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杆件的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与卡箍,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罩,且灯罩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所述灯罩的下端具有安装在灯罩上的黑光灯与固定在圆筒内壁上的旋流风头,所述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板,且圆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杀虫箱,所述杀虫箱的内部竖直方向具有分层的电击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击网等间距分层设置在杀虫箱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筒贯穿圆板,且圆筒的底端与圆板粘接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箍套设在圆筒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板与灯罩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太阳能电板与电池箱电连接,所述电池箱分别与旋流风头、电击网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具有入口。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装置使用太阳能来转化储存电能,利用黑光灯吸引褐飞虱,使用多层设置的电击网对褐飞虱进行捕杀,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效的对褐飞虱进行清除,捕杀的褐飞虱直接掉落在稻田,装置使用与管理简单方便。2、本技术中,灯罩、圆筒、以及入口的设置,使得装置防水效果较好,圆板的设置,避免杀虫箱进入雨水,装置防水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杆件;2、电池箱;3、太阳能电板;4、连接板;5、灯罩;6、黑光灯;7、圆筒;8、入口;9、卡箍;10、杀虫箱;11、电击网;12、旋流风头;13、圆板;14、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包括杆件1,杆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箱2,且电池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3,电池箱2的内部具有蓄电池,杆件1的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与卡箍9,连接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罩5,且灯罩5通过连接杆14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7,灯罩5的下端具有安装在灯罩5上的黑光灯6与固定在圆筒7内壁上的旋流风头12,圆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3,且圆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杀虫箱10,杀虫箱10的内部竖直方向具有分层的电击网11,利用褐飞虱的趋光性,黑光灯6的光波吸引褐飞虱,并且电击网11将褐飞虱杀死。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击网11等间距分层设置在杀虫箱10的内部,电击网11的多层设置,使得褐飞虱难以逃脱。具体的,如图2所示,圆筒7贯穿圆板13,且圆筒7的底端与圆板13粘接在一起,圆板13的设置,防止杀虫箱10内部进入雨水。具体的,如图2所示,卡箍9套设在圆筒7的外壁上,连接板4与灯罩5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使得灯罩5稳固的连接在连接板4上,灯罩5的设置,防止雨水进入装置的内部。具体的,如图1所示,太阳能电板3与电池箱2电连接,电池箱2分别与旋流风头12、电击网11电连接,层层设置的电击网11将褐飞虱杀死,并且旋流风头12将死去的褐飞虱吹落。具体的,如图1所示,相邻连接杆14之间具有入口8,褐飞虱由入口8进入设备的内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杆件1插设在田间,太阳能电板3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电池箱2的内部,电池箱2的内部具有电路控制元件,夜间时,黑光灯6发光可以吸引褐飞虱,褐飞虱由入口8进入设备,并且在旋流风头12的吸附下,进入圆筒7,层层设置的电击网11将褐飞虱杀死,并且被风流吹下,装置有效的的除去到田间的褐飞虱,减少农药的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包括杆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箱(2),且电池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3),所述杆件(1)的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与卡箍(9),所述连接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罩(5),且灯罩(5)通过连接杆(14)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7),所述灯罩(5)的下端具有安装在灯罩(5)上的黑光灯(6)与固定在圆筒(7)内壁上的旋流风头(12),所述圆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3),且圆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杀虫箱(10),所述杀虫箱(10)的内部竖直方向具有分层的电击网(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包括杆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箱(2),且电池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3),所述杆件(1)的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与卡箍(9),所述连接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罩(5),且灯罩(5)通过连接杆(14)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7),所述灯罩(5)的下端具有安装在灯罩(5)上的黑光灯(6)与固定在圆筒(7)内壁上的旋流风头(12),所述圆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3),且圆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杀虫箱(10),所述杀虫箱(10)的内部竖直方向具有分层的电击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褐飞虱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击网(11)等间距分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松望马银花吕龙莫凯琴杨子琪何秀云陈乐刘夏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