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89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6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涉及覆膜种植领域,包括机架、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安装在机架的播种机构,第一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一端的第一连杆和安装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支撑轮,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第二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杆和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支撑轮,第二连杆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配置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形成适应崎岖不平土地的仿形架,通过弹性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使得机架在土地中稳定运行,减少播种机构开穴播种深度深浅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
本公开涉及覆膜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目前膜上播种较为广泛,覆膜栽培具有保温、保墒、促进作物早熟和增产等显著效果。人们除了用人工种植外也使用一些简单的覆膜机械,一般是一些小型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覆膜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人工辅助进行施肥、起垄、开沟、播种、喷药、覆膜等多次重复劳动才能完成,一般是一垄种植一行或两行,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用于大地块、大面积覆膜播种作业。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一些膜上穴播机,由于成穴播种过程中成穴部件在覆好膜的土地上进行打孔播种,对土壤的扰动小,同时省去了后续的人工打孔的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现有的膜上穴播机在播种精度、撕膜扯膜及作业的效率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作业的适应性较差;当土地不平时膜上开穴播种深度不同,难以适应崎岖不平的土体进行稳定工作,导致出苗后苗株长势不一,不能达到苗齐的播种农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配置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形成适应崎岖不平土地的仿形架,通过弹性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使得机架在土地中稳定运行,减少播种机构开穴播种深度深浅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播种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安装在机架的播种机构,第一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一端的第一连杆和安装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支撑轮,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第二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杆和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支撑轮,第二连杆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机架,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轮转动连接,第一连杆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加固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角对应配合第一支撑轮,另一角与第一弹性伸缩杆铰接,第一弹性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机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轮转动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加固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固板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角对应配合第二支撑轮,另一角与第二弹性伸缩杆铰接,第二弹性伸缩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包括立柱和套设在立柱上的压簧,立柱的一端与机架上预设的通孔滑动配合,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压簧一端抵压在机架上,另一端抵压在第一连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和锁紧弹簧,上套管与下套管同轴套设,上套管沿轴向相对于下套管滑动,锁紧弹簧配合上套管和下套管构成弹性伸缩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圆盘、沿圆盘环向边沿配合的开穴机构和安装在机架上配合开穴结构的排种器,排种器的输出端朝向开穴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圆盘配合有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圆盘带动开穴机构绕圆盘轴线转动;排种器配合有第二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圆盘上配合安装有多个开穴机构,沿圆盘环向间隔设置,圆盘边沿对应每个开穴机构设有多个工位,开穴机构通过配合不同的工位调节开穴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配置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悬架和第二悬架形成适应崎岖不平土地的仿形架,通过弹性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使得机架在土地中稳定运行,减少播种机构开穴播种深度深浅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播种质量;(2)采用主动驱动圆盘转动从而带动开穴机构工作,作业速度调整方便,并且,无需从地面获取反推力进行转动,避免了开穴机构与地膜的过度接触,改善了传统被动开穴导致的撕膜严重问题,不受开穴机构入土深度的限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实现浅层开穴和播种;(3)采用垂直于圆盘整体前进方向的横向来实现开穴,其破膜范围小,避免了顺着圆盘前进的纵向开穴时,整体前进过程中开穴机构对覆膜的过度撕裂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地膜的保温效果和限制杂草生长的作用;(4)主动开穴由于自带电力驱动,并且配合对排种器的主动驱动,实现双驱动结构,简化了机械式主动开穴的动力传输装置和复杂的机械结构,同时可实现播种单行的独立变株距调节,根据每行墒情,以一台机器实现不同行的精量播种作业要求;能够减少撕膜扯膜现象,实现膜上高速精量播种,解决单垄作业垄型不一、开穴深度不均等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开穴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开穴播种装置与悬架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驱动机构配合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第一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驱动机构配合圆盘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第二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开穴机构的正视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开穴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种箱,2、机架,3、电驱开穴装置,4、平行四杆悬挂架,5、前仿形架,6、电驱排种单元,7、后仿形架,3-1、电机I,3-2、减速器,3-3、带轮I,3-4、皮带,3-5、开穴器,3-6、驱动圆盘,3-7、开穴凸轮3-8,3-8、带轮II,4-1、手柄螺栓,4-2、四杆结构,4-3、拉簧,5-1、立柱,5-2、压簧,5-3、镇压轮,5-4、三角支撑,6-1、电机II,6-2、排种器,6-3、齿轮I,6-4齿轮II,7-1、螺杆手柄,7-2、上套管,7-3、锁紧弹簧,7-4、下套管,3-5-1、旋转轴,3-5-2、固定槽,3-5-3、转动舌,3-5-4、开穴舌片,3-5-5、固定螺栓轴I,3-5-6、固定螺栓轴II,3-5-7、拉簧,3-5-8、滚轮,3-5-9、滚轮轴。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安装在机架的播种机构,第一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一端的第一连杆和安装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支撑轮,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第二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杆和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支撑轮,第二连杆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安装在机架的播种机构,第一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一端的第一连杆和安装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支撑轮,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第二悬架包括铰接在机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杆和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支撑轮,第二连杆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连接机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机架,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轮转动连接,第一连杆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加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角对应配合第一支撑轮,另一角与第一弹性伸缩杆铰接,第一弹性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机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轮转动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加固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形架的开穴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板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角对应配合第二支撑轮,另一角与第二弹性伸缩杆铰接,第二弹性伸缩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嵩李慧周纪磊荐世春刘虎位国建张荣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