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82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像素阵列、线路桥接结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以及显示膜层。像素阵列位于基板上。线路桥接结构位于像素阵列的一侧。第一走线区位于像素阵列与线路桥接结构的第一侧之间。第二走线区位于线路桥接结构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显示膜层位于像素阵列上,且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通过使线路桥接结构避开显示膜层,可降低线路桥接结构被电泳液侵蚀的风险。通过两段式的扇出式走线设计,可避免线路桥接结构中的金属材料被电泳液侵蚀而导致显示画面产生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电泳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小尺寸的广告看板已应用电子纸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荧幕。电子纸显示装置的电子墨水层主要是由电泳液以及掺于电泳液中的白色、黑色或是彩色粒子所构成。透过施加电压于显示介质层,可以驱动粒子移动,以使各个像素分别显示黑色、白色、灰阶或彩色。一般而言,显示装置的像素阵列与扇出式走线之间都具有线路桥接结构,且线路桥接结构会需要通过接触通孔将像素阵列的线路连接至外部装置,例如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然而,电子墨水层中的微胶囊(Microcapsule)或是微杯(Microcup)可能具有破裂风险而导致电泳液渗出。接触通孔的金属材料(例如:ITO)若接触到电泳液则可能产生电化学反应,进而导致接触通孔被倾蚀,且造成显示装置的边缘产生缺陷而无法显示画面。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避免线路桥接结构中的金属材料被电泳液侵蚀而导致显示画面产生缺陷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像素阵列、线路桥接结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以及显示膜层。像素阵列位于基板上。线路桥接结构位于像素阵列的边缘。第一走线区位于像素阵列与线路桥接结构的第一侧之间。第二走线区位于线路桥接结构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显示膜层位于像素阵列上,且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走线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走线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的边缘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阵列与线路桥接结构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桥接结构包含接触通孔,接触通孔电性连接第一走线区与第二走线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桥接结构电性连接第一走线区与第二走线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连接垫,其中第二走线区位于连接垫与线路桥接结构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垫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垫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具有缺口,连接垫从缺口裸露。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具有缺口,线路桥接结构从缺口裸露。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具有缺口,第二走线区从缺口裸露。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桥接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相邻两边缘,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三走线区,其中第一走线区与第三走线区分别位于两线路桥接结构与像素阵列的两边缘之间,且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两线路桥接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的相邻两边缘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边缘与两线路桥接结构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膜层包含电泳材料。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膜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可使得线路桥接结构避开显示膜层。如此一来,当显示膜层中的电泳材料的微胶囊或是微杯破裂导致电泳液外漏时,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降低线路桥接结构被电泳液侵蚀的风险。换句话说,通过两段式的扇出式走线设计(即第一走线区与第二走线区),可避免线路桥接结构中的金属材料(例如接触通孔的金属层)被电泳液侵蚀而导致显示画面产生缺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处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显示装置的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200-显示装置,110-基板,112、114-扇出式走线区,120-像素阵列,122-第一边缘,124-第二边缘,130、230-线路桥接结构,132-第一侧,134-第二侧,136-接触通孔,140-第一走线区,150-第二走线区,160-显示膜层,162、262-边缘,164、264-缺口,170、270-连接垫,240-第三走线区,250-第四走线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且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层和区域的厚度可能被夸大,并且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显示装置100包含基板110、像素阵列120、扇出式走线区112以及显示膜层160。像素阵列120位于基板110上。扇出式走线区112位于像素阵列120的第一边缘122,可用以电性连接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显示装置100可为电泳式显示装置,例如电子纸(Electronicpaperdisplaydevice)。显示膜层160包含电泳材料,例如微胶囊(Microcapsule)或是微杯(Micocup)。如图2所示,扇出式走线区112包含线路桥接结构130、第一走线区140以及第二走线区150。线路桥接结构130以及第一走线区140位于像素阵列120的第一边缘122。第一走线区140位于像素阵列120与线路桥接结构130的第一侧132之间。第二走线区150位于线路桥接结构130相对于第一侧132的第二侧134。如图2所示,显示膜层160位于像素阵列120上,且显示膜层16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开。显示膜层16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走线区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显示膜层16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走线区15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开。如图2所示,线路桥接结构130包含接触通孔136,接触通孔136可电性连接第一走线区140与第二走线区150。具体来说,线路桥接结构130例如可为共用电极(Vcom)、静电防护元件(ESDProtectionDiode)电路或者任何具有接触通孔的线路桥接装置。换句话说,显示膜层160无覆盖接触通孔136。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包含连接垫170,其中第二走线区150位于连接垫170与线路桥接结构130之间。连接垫17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与线路桥接结构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开。连接垫17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也与显示膜层16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开。显示膜层160还具有边缘162。边缘162位于扇出式走线区112,且边缘16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阵列120与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基板;/n像素阵列,位于所述基板上;/n至少一个线路桥接结构,位于所述像素阵列的边缘;/n第一走线区,位于所述像素阵列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的第一侧之间;/n第二走线区,位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以及/n显示膜层,位于所述像素阵列上,且所述显示膜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板;
像素阵列,位于所述基板上;
至少一个线路桥接结构,位于所述像素阵列的边缘;
第一走线区,位于所述像素阵列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的第一侧之间;
第二走线区,位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以及
显示膜层,位于所述像素阵列上,且所述显示膜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膜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走线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膜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走线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膜层的边缘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阵列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包含接触通孔,所述接触通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区与所述第二走线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区与所述第二走线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连接垫,其中所述第二走线区位于所述连接垫与所述线路桥接结构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祺陈执群吴淇铭王以靓陈家弘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