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8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采用了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按照四涂四烘工艺设计,有效减少树脂浆料往织物组织中的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高固含量的聚胺酯树脂多次重复涂层,布面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可达到10000MM/H2O以上,防水性能提升30倍以上,可以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将涂层浆料涂覆在光滑的离型纸表面可实现连续的无孔膜,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可见光零透过,UPF值可达到50+,达到永久性抗紫外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国内雨伞行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雨伞生产厂家能够选择的雨伞面料基本上只有常见的四种面料,诸如黑胶布、银胶布、色胶布、丙烯酸透明胶涂层。雨伞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由此造成雨伞厂销售压力增加,新款产品设计及迭代更新相当缓慢。干法直接涂层工艺是涂层技术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工艺,通过刮刀将高分子涂层树脂均匀地涂布织物表面,再经过高温烘干使溶剂挥发,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连续薄膜的加工技术;伞面布经涂层后手感、外观和风格得到明显改善,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如防水、遮光、阻燃、抗紫外线等功能。伞面布干法涂层设备通常采用悬浮式刮刀涂层机,常见的干法涂层伞面布主要品种有以下四大种类:(一)透明胶:通过PA丙烯酸树脂涂层处理,具有防水功能,成本低;(二)PU黑胶:通过聚胺酯涂层树脂中添加黑色油墨,涂层面呈黑色。处理过的面料具有一定的遮光、防晒效果,防水效果好;(三)银胶:通过涂层树脂中铝粉等着色颜料均匀分布在织物表面,处理后的面料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四)色胶:通过涂层树脂中添加云母矿石微粒均匀分布在织物表面具有类似珍珠的柔和光泽。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主要应用于合成革生产行业,主要利用刮涂装置浆聚胺酯刮涂在经有机硅处理过的离型纸表面,接着烘干,再涂覆粘合剂通过层压工艺,将织物与树脂膜粘合在一起,经烘燥冷却后再将离型纸同织物分离。根据产品风格要求可以在离型纸表面进行连续多次重复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提供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将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应用到雨伞布产品,从而得到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雨伞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基布准备与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其中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离型纸选择、着色层表面涂、第一次烘干冷却、遮光层中涂、第二次烘干冷却、保色层涂、第三次烘干冷却、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层、基布层压转贴、烘干冷却、离型纸剥离以及成品打卷。在本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独特的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按照四涂四烘工艺设计,有效减少树脂浆料往织物组织中的渗透,保证了伞面布柔软手感和胶膜面触感有如肌肤般的Q弹手感。伞面布常用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一般只有300MM/H2O,雨伞经使用后多次折叠会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有漏雨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高固含量的聚胺酯树脂多次重复涂层,布面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可达到10000MM/H2O以上,防水性能提升30倍以上,可以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常规的伞布抗紫外线功能通常是通过在涂层树脂中添加单一的紫外线吸收剂来实现的,其UPF值只能达到40+左右,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长时间会出现游离,从而出现抗紫外线性能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涂层浆料涂覆在光滑的离型纸表面可实现连续的无孔膜,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可见光零透过,UPF值可达到50+,从而达到永久性抗紫外线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准备包括以下步骤:S1:胚布准备:选用超轻超标30D平纹布,经纬丝规格均为30/12F,经纬密度要达到280条以上,将胚布进行缝头处理;S2:退浆染色:将S1中接好的胚布投入溢流染色机内进行退浆并染色,对色后要做好还原清洗工作;染缸喷子压力为0.8KG-1.0KG;染色牢度控制4级以上因染色工艺无其他特殊要求就不详细论述了;S3:定型防水:将S2中染色好的基布进行门幅拉宽和整纬:定型机烘箱温度设定205℃,烘箱停留时间18秒,同时添加防水剂30G/L;S4:压光整理:将S3的基布进行压光整理,压光工艺如下:镜面辊温度160-170℃,轧点压力110kg/cm²,速度30M/min。作为优选,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离型纸选择;2)着色层表面涂:添加聚氨酯浆料进行表面涂,涂布量控制25-30克/M2,浆料粘度5000-8000CPS;3)第一次烘干冷却:烘干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100℃、130℃与160℃;热风要从上风口和下风口均匀吹出,同时上风口的风量要略大于下风口风量;4)遮光层中涂:将聚胺酯树脂黑胶遮光层均匀涂覆在经过表面层之上,运行车速20米/分钟,遮光中涂厚度控制12—16μm,每平米用胶量控制35—40g/m2;5)第二次烘干冷却:同步骤3);6)保色层涂:将聚氨酯白色保色浆均匀涂覆在经过遮光中涂的涂层面上,运行车速20米/分钟,白胶厚度控制18—22μm,每平米用胶量控制45—50g/m2,;7)第三次烘干冷却:同步骤3);8)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层:将无溶剂树脂通过刮涂的方式叠加到经过步骤6)保色层上,经烘箱低温80℃-100℃烘燥后,再经过117-123℃加热辊和橡胶辊之间,织物同胶膜就完成了转贴复合,运行车速20米/分钟;9)基布层压转贴;10)第四次烘干冷却:同步骤3);11)离型纸剥离;12)成品打卷。烘箱温度设定要按照从低到高,第一节设定低一点以不超过溶剂沸点为原则,后面两节再按梯度逐步升高,本产品烘干温度设定100℃、130℃、160℃。烘箱热风循环风量调节要合理,热风要从上风口和下风口均匀吹出,同时上风口的风量要略大于下风口风量,不可出现离型纸被热风吹得上下激烈抖动。作为优选,步骤1)中,离型纸选用经过有机硅预处理的硅系纸。作为优选,步骤2)中聚氨酯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00份一液型脂肪族PU树脂、45-60份稀释剂DMF、2份氨基交联剂、1份对甲苯磺酸促进剂、0.3份流平剂540与15-30份着色颜料,着色颜料加入聚氨酯树脂中必须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控制10-12分钟,搅拌机转速控制1500转/分钟。通过优选聚氨酯浆料为一液型脂肪族PU树脂,树脂模量范围55Kg/CM2-60Kg/CM2,它可以实现表面滑爽、不发粘、同时赋予良好的耐磨性能,通过多次试样,本专利技术表面涂树脂最终选用青岛宇田YF6048可达到最佳效果。着色颜料加入聚氨酯树脂中必须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控制10-12分钟,搅拌机转速控制1500转/分钟。按工艺调整工作浆粘度5000-8000CPS,然后用1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等杂质,搅拌完成后必须进行真空脱泡处理才能上机生产。作为优选,步骤4)中聚胺酯树脂黑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00份二液型聚胺酯树脂、20份碳黑粉、15份稀释剂DMF、10份稀释剂甲苯、4份氨基交联剂与2份对甲苯磺酸促进剂,将碳黑粉用甲苯/DMF混合溶剂充分浸泡,并且使用160目过滤后再加入到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基布准备与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其中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离型纸选择、着色层表面涂、第一次烘干冷却、遮光层中涂、第二次烘干冷却、保色层涂、第三次烘干冷却、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层、基布层压转贴、烘干冷却、离型纸剥离以及成品打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基布准备与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其中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离型纸选择、着色层表面涂、第一次烘干冷却、遮光层中涂、第二次烘干冷却、保色层涂、第三次烘干冷却、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层、基布层压转贴、烘干冷却、离型纸剥离以及成品打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S1:胚布准备:选用超轻超标30D平纹布,经纬丝规格均为30/12F,经纬密度要达到280条以上,将胚布进行缝头处理;
S2:退浆染色:将S1中接好的胚布投入溢流染色机内进行退浆并染色,对色后要做好还原清洗工作;染缸喷子压力为0.8KG-1.0KG;
S3:定型防水:将S2中染色好的基布进行门幅拉宽和整纬:定型机烘箱温度设定205℃,烘箱停留时间18秒,同时添加防水剂30G/L;
S4:压光整理:将S3的基布进行压光整理,压光工艺如下:镜面辊温度160-170℃,轧点压力110kg/cm²,速度3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离型纸选择;
2)着色层表面涂:添加聚氨酯浆料进行表面涂,涂布量控制25-30克/M2,浆料粘度5000-8000CPS;
3)第一次烘干冷却:烘干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100℃、130℃与160℃;热风要从上风口和下风口均匀吹出,同时上风口的风量要略大于下风口风量;
4)遮光层中涂:将聚胺酯树脂黑胶遮光层均匀涂覆在经过表面层之上,运行车速20米/分钟,遮光中涂厚度控制12-16μm,每平米用胶量控制35-40g/m2;5)第二次烘干冷却:同步骤3);
6)保色层涂:将聚氨酯白色保色浆均匀涂覆在经过遮光中涂的涂层面上,运行车速20米/分钟,白胶厚度控制18-22μm,每平米用胶量控制45-50g/m2;
7)第三次烘干冷却:同步骤3);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东李华桥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