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2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刮雨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所述刮雨器架的中部开设有滴水孔,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侧连接有行走辊,行走辊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垫圈,行走辊的里侧端连接有辅助辊,第二底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连接有从动辊,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海绵。通过行走辊的与前侧玻璃相接触,行走辊通过弹簧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的辅助辊转动,辅助辊通过与从动辊啮合带动其转动,从动辊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其上的海绵转动,这一结构解决了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刮雨器
,具体为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
技术介绍
雨刮器是指安装在挡风玻璃前的片式结构,由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扫除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雨刮器的刮片胶条是直接清除玻璃上雨水和污垢的工具,刮片胶条通过弹簧条压向玻璃表面,它的唇口必须与玻璃角度配合一致,方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汽车在下雨天行驶时,前侧玻璃会有雨水和飞溅的其他污物附着在上面,遮挡住驾驶员的视线,这就要及时通过雨刮器对污物进行清理,从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的雨刮器是通过在支架上粘贴的橡胶条对玻璃直接进行清理,如果前侧玻璃上的污物中有固体小颗粒,像砂石、粗砂等,橡胶条与玻璃反复摩擦,从而导致前侧玻璃出现较为严重的刮花现象,同时也加快了橡胶条的磨损,而且现有的雨刮器清理效率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具备防止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和高效清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雨刮器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大、雨刮器清理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和高效清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所述刮雨器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刮雨器架的中部且在第一弧形槽的正下方开设有滴水孔,刮雨器架的下部且在滴水孔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弧形槽,刮雨器架的下端面后侧开设有矩形槽,刮雨器架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左右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接块的中部且在安装孔之间开设有进水槽,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辊,行走辊的内部且在弹簧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行走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行走辊的里侧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辊,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且在第一底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第二转轴的外侧且在从动辊之间设置有海绵,刮雨器架的下端后侧且在矩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刮雨条。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和进水槽的下端相通,从而保证水流的进入。优选的,所述弹簧为高弹性弹簧,当车前玻璃上有污渍时,从而避免行走辊过于挤压玻璃,以防导致车前玻璃被刮花。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的高度小于第二底座的高度,从而保证行走辊与车前玻璃先接触,从而进一步的改变从动辊的转动方向。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为直轴,从而保证第二转轴的可旋转性。优选的,所述海绵的弧形曲面与刮雨器架和车前玻璃相适应,海绵的粗细大小不是均匀的,从而保证对车前玻璃进行有效的清理。优选的,所述滴水孔均与分布在海绵的正上方,从而保证对海绵进行充水。优选的,所述辅助辊和从动辊的具有相适应的齿牙,从而保证传动结构运动的平稳性。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与刮雨条上端部分相适应,从而便于刮雨条的安装与拆卸。(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通过启动刮雨器架移动,行走辊的与前侧玻璃相接触,行走辊通过弹簧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的辅助辊转动,辅助辊通过与从动辊啮合带动其转动,此时,从动辊的转动方向与行走辊的方向相反,这一结构使得从动辊的方向与刮雨器架的转动方向同向,从而方便了海绵对前侧玻璃污物的清理。2、该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通过从动辊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其上的海绵转动,这一结构使得海绵对前侧玻璃上的固体污物提前进行拨离,从而解决了现有雨刮器直接对玻璃进行工作,导致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的问题。3、该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通过进水槽和第一弧形槽,使水或清洗液通过滴水孔滴落在海绵上,海绵和刮雨条双重工作,从而达到对前侧玻璃进行高效率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俯视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行走辊与从动辊的结构位置关系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刮雨器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刮雨器架、101第一弧形槽、102滴水孔、103第二弧形槽、104矩形槽、2连接块、201安装孔、202进水槽、3第一底座、4第一转轴、5弹簧、6行走辊、601通孔、602橡胶垫圈、7辅助辊、8第二底座、9第二转轴、10从动辊、11海绵、12刮雨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1,刮雨器架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01,刮雨器架1的中部且在第一弧形槽101的正下方开设有滴水孔102,刮雨器架1的下部且在滴水孔102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03,刮雨器架1的下端面后侧开设有矩形槽104,刮雨器架1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中部左右部均开设有安装孔201,接块2的中部且在安装孔201之间开设有进水槽202,第一弧形槽101和进水槽202的下端相通,从而保证水流的进入。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3,第一底座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辊6,行走辊6的内部且在弹簧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601,行走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602,弹簧5为高弹性弹簧,当车前玻璃上有污渍时,从而避免行走辊6过于挤压玻璃,以防导致车前玻璃被刮花。行走辊6的里侧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辊7,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且在第一底座3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8,第二底座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为直轴,从而保证第二转轴9的可旋转性。第二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0,第一底座3的高度小于第二底座8的高度,从而保证行走辊6与车前玻璃先接触,从而进一步的改变从动辊的10的转动方向,辅助辊7和从动辊的10具有相适应的齿牙,从而保证传动结构运动的平稳性。第二转轴9的外侧且在从动辊10之间设置有海绵11,海绵11的弧形曲面与刮雨器架1和车前玻璃相适应,海绵11的粗细大小不是均匀的,从而保证对车前玻璃进行有效的清理,滴水孔102均与分布在海绵11的正上方,从而保证对海绵11进行充水。刮雨器架1的下端后侧且在矩形槽104内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雨器架(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01),刮雨器架(1)的中部且在第一弧形槽(101)的正下方开设有滴水孔(102),刮雨器架(1)的下部且在滴水孔(102)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03),刮雨器架(1)的下端面后侧开设有矩形槽(104),刮雨器架(1)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中部左右部均开设有安装孔(201),接块(2)的中部且在安装孔(201)之间开设有进水槽(202),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3),第一底座(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辊(6),行走辊(6)的内部且在弹簧(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601),行走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602),行走辊(6)的里侧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辊(7),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且在第一底座(3)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8),第二底座(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0),第二转轴(9)的外侧且在从动辊(10)之间设置有海绵(11),刮雨器架(1)的下端后侧且在矩形槽(104)内固定连接有刮雨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雨器架(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01),刮雨器架(1)的中部且在第一弧形槽(101)的正下方开设有滴水孔(102),刮雨器架(1)的下部且在滴水孔(102)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03),刮雨器架(1)的下端面后侧开设有矩形槽(104),刮雨器架(1)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中部左右部均开设有安装孔(201),接块(2)的中部且在安装孔(201)之间开设有进水槽(202),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3),第一底座(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辊(6),行走辊(6)的内部且在弹簧(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601),行走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602),行走辊(6)的里侧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辊(7),刮雨器架(1)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且在第一底座(3)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8),第二底座(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0),第二转轴(9)的外侧且在从动辊(10)之间设置有海绵(11),刮雨器架(1)的下端后侧且在矩形槽(104)内固定连接有刮雨条(12)。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思敏梁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