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柳凯专利>正文

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61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灰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所述分离式烟灰缸包括至少一个留存烟灰的第一缸体、及至少一个留存烟蒂的第二缸体,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壁构成留存烟灰的容纳空间。使用者可通过第一缸体的杯沿将香烟的烟灰弹在容纳空间内,而将烟蒂投放在所述第二缸体内,从而实现烟灰、与烟蒂的分开投放,并且烟灰落入所述容纳空间内,即使外部有吹风,烟灰仍然保留在容纳空间内,防止烟灰乱飞,在所述容纳空间堆积烟灰后,形成烟灰堆积的视觉效果,使得烟灰缸具有艺术工艺品造型;在需要清洗时候,只需要将第二缸体拿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烟灰、烟蒂都可以一起从第一缸体内倒出,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灰缸
,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
技术介绍
在广大的烟友们使用香烟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随意弹烟灰必然是需要使用到烟灰缸,而现在市面上的烟灰缸,都是将烟灰、烟蒂一起投放的烟灰缸,此类烟灰缸的烟灰通常是暴露在烟灰缸表面,十分容易被风吹起来,到时烟灰散落,难以收拾,并且进一步地,将烟灰与烟蒂一起投放处理,导致现有的烟灰缸十分难看,缺乏艺术品的美感,烟灰缸产品千篇一律,上述问题都是传统烟灰缸需要解决的实际产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所述分离式烟灰缸包括至少一个留存烟灰的第一缸体、及至少一个留存烟蒂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所述第二缸体,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壁构成留存烟灰的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为内部中空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二缸体具有用于烟蒂投入的第一开口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与第一缸体内部底面接触的一侧为倒置的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向上延伸出贯通的管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的上部为漏斗结构,所述第二缸体的下部为倒置的漏斗结构,所述第二缸体整体为两侧开口面的面积向中间位置方向逐渐减少的收腰结构;所述第二缸体上部的漏斗结构表面贯穿开设用于落入烟灰的落灰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的中间位置为允许烟蒂自由落下的管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体为圆柱状的杯体结构、多边形的杯体结构;所述第一缸体为玻璃材质、高透明度的硬质塑料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烟灰缸还包括至少一个封烟盖,所述封烟盖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的开口面位置;或所述烟灰缸还包括至少一个封烟盖,所述封烟盖向上延伸出方便拿取的捏手结构,向下延伸出可以伸入所述第二缸体内的圆柱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烟灰缸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漏斗,所述辅助漏斗的外侧面限位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开口面,所述辅助漏斗底面的开口面面积大于第二缸体顶面的开口面面积,并所述辅助漏斗套设在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周侧。本技术的有益之处:使用者可通过第一缸体的杯沿将香烟的烟灰弹在容纳空间内,而将烟蒂投放在所述第二缸体内,从而实现烟灰、与烟蒂的分开投放,并且烟灰落入所述容纳空间内,即使外部有吹风,烟灰仍然保留在容纳空间内,不会被吹的到处都是,防止烟灰乱飞,在所述容纳空间堆积烟灰后,形成烟灰堆积的视觉效果,使得烟灰缸具有艺术工艺品造型;实现在投递完烟蒂后,将所述封烟盖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面上,将第一开口面封闭,从而避免烟蒂的余味流出,并且隔断第二缸体内的空气流通,实现烟蒂的自动熄灭效果。在需要清洗时候,只需要将第二缸体拿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烟灰、烟蒂都可以一起从第一缸体内倒出,方便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烟灰缸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烟灰缸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侧面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二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侧面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所述封烟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所述封烟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侧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2、3所示,为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结构拆分图、及侧面剖视图。所述分离式烟灰缸包括至少一个留存烟灰的第一缸体1、及至少一个留存烟蒂的第二缸体2,所述第一缸体1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所述第二缸体2,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缸体2的外壁构成留存烟灰的容纳空间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1为圆柱状的杯体结构,所述第二缸体2为内部内部贯穿中空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二缸体2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第二缸体2具有第一开口面201、及第二开口面202;所述第二开口面202与容纳腔底面接触,站立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1内,所述第一开口面201为烟蒂投放的入口,使用者可通过第一缸体1的杯沿将香烟的烟灰弹在容纳空间3内,而将烟蒂投放在所述第二缸体2内,从而实现烟灰、与烟蒂的分开投放,并且烟灰落入所述容纳空间3内,即使外部有吹风,烟灰仍然保留在容纳空间3内,不会被吹的到处都是,防止烟灰乱飞;在需要清洗时候,只需要将第二缸体2拿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烟灰、烟蒂都可以一起从第一缸体1内倒出,方便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1采用高透明度、耐高温的玻璃材质,在所述容纳空间3堆积烟灰后,形成烟灰堆积的视觉效果,使得烟灰缸具有艺术工艺品造型。第二实施例如图4、5所示,所述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缸体2的外壁对应所述容纳腔下部空间向外延伸为倒置的漏斗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二缸体2的下部为倒置的漏斗结构,该漏斗结构界定为第一漏斗结构203,所述第二缸体2的上部为贯穿中通的管状结构;实现烟蒂通过管状结构进入至第二缸体2下部时,由于采用所述第一漏斗结构203可以存储更多的烟蒂数量,并且由于采用管状结构可以减少空气的流入,实现更好的烟蒂熄灭效果;在需要清洗时候,只需要将第二缸体2拿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烟灰、烟蒂都可以一起从第一缸体1内倒出,方便清洗。第三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缸体2的外壁对应所述容纳腔上部空间向外延伸为的漏斗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二缸体2的上部为的漏斗结构,该漏斗结构界定为第二漏斗结构204,所述第二缸体2下部为贯穿中通的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二缸体2下部为倒置的漏斗结构;实现使用者在投递烟蒂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快速的将烟蒂投递至第二缸体2的开口面,从而顺利进入第二缸体2的底部空间进行留存烟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2的上部为的漏斗结构,为了保证烟灰能够顺利进入容纳空间3,在所述第二缸体2上部的漏斗结构表面贯穿开设用于落入烟灰的落灰孔205,所说落灰孔205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状通孔、条形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烟灰缸包括至少一个留存烟灰的第一缸体、及至少一个留存烟蒂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所述第二缸体,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壁构成留存烟灰的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烟灰缸包括至少一个留存烟灰的第一缸体、及至少一个留存烟蒂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所述第二缸体,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缸体的外壁构成留存烟灰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为内部中空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二缸体具有用于烟蒂投入的第一开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与第一缸体内部底面接触的一侧为倒置的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向上延伸出贯通的管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蒂烟灰分离式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的上部为漏斗结构,所述第二缸体的下部为倒置的漏斗结构,所述第二缸体整体为两侧开口面的面积向中间位置方向逐渐减少的收腰结构;
所述第二缸体上部的漏斗结构表面贯穿开设用于落入烟灰的落灰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柳凯
申请(专利权)人:吴柳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