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47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为两端开口圆筒型方孔结构,由筛网本体和哈氏合金制成的支撑壁制成。其筛网丝壁厚较薄,不大于0.5mm,大大减轻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整体重量;其侧壁带凸起和凹槽结构的支撑壁,一方面方便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制备,提高了制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刚度,减少受力变形,能够有效地避免降解后的碳纤维在超临界流体的诱导下发生团聚或打结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制造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过程中的放样、取样操作,避免回收后的碳纤维流失等优点。回收后的碳纤维流失等优点。回收后的碳纤维流失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


[0001]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带来了大量废弃物,急需回收处理。超临界流体降解回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是以超临界流体为反应介质,将树脂降解成为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实现碳纤维回收的方法。超临界反应过程中,碳纤维树脂板材在釜内超临界流体内剧烈运动,导致回收得到的碳纤维团聚、打结现象严重,且降解不均匀,局部表面有树脂残留。回收得到碳纤维在与树脂固化成新板材时,由于团聚、打结现象严重,碳纤维在树脂基体中分布不均匀,得到的板材力学性能不佳。
[0003]现有的筛网,壁厚大,则重量较大;壁厚薄,则刚度较差,受力易变形。此外,市场上常见的筛网耐高温、奶腐蚀性较差,无法在超临界反应釜中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为两端开口圆筒型方孔结构,包括筛网本体,由交叉排列的筛网丝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壁,由竖轴和固定在竖轴侧壁上的凸起构成,相邻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筛网本体,由哈氏合金制成;所述凹槽与筛网丝的末端固定连接;筛网丝,厚不大于0.5mm,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壁比筛网丝厚不大于0.5mm。
[0007]本技术涉及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的相对两侧都设置有对称的凸起;筛网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两个凹槽内。
[0008]本技术涉及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多于一个,沿其圆周均布。
[0009]本技术涉及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高度,与单根筛网丝的宽度一致;凸起的高度,与筛网本体相邻两筛网丝之间的间距一致。
[0010]本技术涉及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内径为90

1200 mm,高为180

2400 mm。
[0011]本技术涉及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目数为40

60目。
[0012]本技术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筛网丝壁厚较薄,不大于0.5mm,大大减轻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整体重量;其侧壁带凸起和凹槽结构的支撑壁,一方面方便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制备,提高了制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刚度,减少受力变形,能够有效地避免降解后的碳纤维在超临界流体的诱导下发生团聚或打结现象。另外,本技术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还具有制造简
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过程中的放样、取样操作,避免回收后的碳纤维流失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表示的是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表示的是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局部展开图;
[0015]图3表示的是支撑壁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筛网本体,2

筛网丝,3

支撑壁,3a

立柱,3b

凸起,3c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如图1所示,为两端开口圆筒型方孔细密过滤网,内径为90mm、高为180mm,由筛网本体1和支撑壁3组成,如图2所示。
[0020]筛网本体1,哈氏合金制成,40目,由厚0.3mm的筛网丝2交叉排列制成。
[0021]支撑壁3,材质为哈氏合金,厚1mm,由截面为方形的竖轴3c和均匀固定在竖轴3c一侧的凸起3b构成,竖轴3c的宽度为8mm,相邻3b之间形成凹槽3a,如图3所示。凹槽3a的高度,与单根筛网丝2的宽度一致;凸起3b的高度,与筛网本体1相邻两筛网丝2之间的间距一致。
[0022]制备本实施例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时,先将筛网本体1和支撑壁3焊接固定,焊接时,筛网丝2与凸起3b所在的相对侧连接,且与凹槽3a位置对应,如图2所示;再将筛网本体1卷曲,使每根筛网丝2插入到支撑壁3的相应凹槽3a内,最后通过焊接将筛网丝2与支撑壁3固定连接,进而得到两端开口圆筒型方孔细密过滤网。
[0023]实施例2
[0024]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
[0025]本实施例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内径为1200mm、高为2400mm。
[0026]筛网本体1,60目,由厚0.5 mm的筛网丝2交叉排列制成。
[0027]支撑壁3,厚0.5mm,其竖轴3c宽5mm,竖轴3c的相对两侧为对称结构,都由均布的凸起3b和凹槽3a构成。
[0028]本实施例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包括两个支撑壁3,两者的连线经过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的轴线;筛网本体1的筛网丝2两端分别固定在竖轴3c的凹槽3a内。
[0029]实施例3
[0030]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
[0031]支撑壁3,厚0.3mm,其竖轴3c宽3mm。
[0032]实施例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包括四个支撑壁3,沿其圆周均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为两端开口圆筒型方孔结构,包括筛网本体,由交叉排列的筛网丝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壁(3),哈氏合金制成,包括竖轴(3c)和均匀固定在竖轴(3c)侧壁上的凸起(3b),相邻凸起(3b)之间形成凹槽(3a);所述凹槽(3a)与筛网丝(2)的末端固定连接;筛网丝(2),厚不大于0.5mm,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壁(3)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壁(3)比筛网丝(2)厚不大于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反应釜内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3c)的相对两侧都设置有对称的凸起(3b);筛网丝(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两个凹槽(3a)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林海张璐王惠军李华邓桃益王洪茹马伟超朱雨田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