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式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83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盘式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吸盘,吸盘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的开口,吸盘包括圆形的接触面和环绕接触面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内凹以形成的负压腔,该负压腔具有一个椭圆弧形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机械结构的方式通过采用在鞋底本体上设置若干个吸盘用于吸附地面,来提高摩擦力和止滑性能以防止滑倒保护儿童安全的使用目的。儿童安全的使用目的。儿童安全的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盘式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盘式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们生活中必须的生活用品之一,大多数人们在购买鞋子时不仅要考虑鞋子的美观度、舒适度,还要考虑鞋底的防滑性能。特别是婴幼童,学步时重心不稳,尤其是在湿滑的地面,如果鞋子没有良好的止滑性能,极易滑倒摔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并且,由于骨骼发育不完善,婴幼童在硬水泥铺面行走时会存在受伤的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起极大程度的提升鞋底的止滑性能,并且能够保护儿童足部,防止受伤。
[0003]目前,现有的儿童鞋底大多采用设置有多段纹路增加鞋底的止滑性能,并且通过在鞋底设置柔软的平缓部。这种鞋底虽然可增加止滑性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但由于纹路增加提供的摩擦力有限,止滑性能一般,依旧存在较高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滑性能强并且防止儿童足部受伤的吸盘式鞋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盘式鞋底,包括有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吸盘,所述吸盘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的开口,所述吸盘包括圆形的接触面和环绕接触面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内凹以形成的负压腔,该负压腔具有一个椭圆弧形凹面。
[000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鞋底本体设置喇叭状开口的吸盘,依靠接触面和第一凹槽产生负压以达到增加摩擦力,通过在内壁上设置内凹的椭圆弧形凹面的负压腔,加大负压以达到增加摩擦力,提高止滑性能的效果。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盘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的接触面中间设置有凹陷,所述第二吸盘的外周套设有环形凸块。
[000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吸盘上设置凹陷,以及在第二吸盘外周套设环形凸块,设置两种吸盘,可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止滑性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位于鞋底前端的前端部和位于鞋底后端的后端部,所述鞋底本体沿前端部往后端部方向的三分之二处设置有足弓部,所述第一吸盘位于前端部和足弓部之间,所述第二吸盘位于足弓部与后端部之间。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人体行走时后脚掌先着地,因此将第二吸盘分布于足弓部与后端部之间,与人体后脚掌位置相对应,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提供一定的缓震效果,将第一吸盘分布于前端部与足弓部之间,约占鞋底本体的三分之二面积,增大摩擦力同时稳定重心,增加鞋底止滑性能。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盘接触面上凹陷的深度为吸盘厚度的五分之二。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一步设置在吸盘效果最佳时的凹陷深度,提高鞋底的止滑性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足弓部设置有可形变的弯曲层,所述弯曲层上设置可多段弯曲的褶皱,所述褶皱上设置有若干个皱曲,所述足弓部上设置有开口侧朝向后端部的“V型”凹槽。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足弓部设置弯曲层,可随着使用进行相应的弯曲形变,通过在弯曲层设置褶皱,并且设置多段褶皱及其上若干个皱曲,加强形变效果的同时提高耐久度和使用寿命。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曲层背向鞋底本体的下底面在对应各个褶皱的斜面有向内凹楔形的过水通道,所述皱曲在各个褶皱的斜面上呈分别靠近鞋子边沿的两侧向过水通道由上至下倾斜排布。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皱曲靠近过水通道倾斜排布,可在雨天或清洗时将皱曲里的残留杂物通过倾斜排布落入过水通道中一同脱离,方便保持鞋底清洁的状态。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端部相较于鞋底本体底面微微翘起。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前端部微微翘起设置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撞击或接触致使前端部产生形变,提高耐磨性的同时防止使用者足部受伤。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沿前端部往后端部方向的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可弯曲的柔软部。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柔软部可随着使用者使用时的脚部活动相应弯曲,方便行走,防止受伤。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端部设置有坚硬的保护端。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坚硬的保护端可保护脚踝,防止扭伤。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后跟防磨片,后跟防磨片位于后端部内侧。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后端部内侧设置有后跟防磨片可防止使用者足部与后端部直接接触摩擦产生擦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吸盘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弯曲层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弯曲层下底面其中一个斜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2、吸盘;21、开口;22、第一凹槽;221、负压腔;23、凹陷;24、环形凸块;25、接触面;3、前端部;4、后端部;41、保护端;42、后跟防磨片;5、足弓部;51、弯曲层;52、褶皱;521、皱曲;53、过水通道;54、凹槽;6、柔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至图4所示,
[0031]一种吸盘式鞋底,包括有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吸盘2,可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吸盘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的开口21,吸盘2包括圆形的接触面25和环绕接触面25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凹槽22,以提供负压,第一凹槽22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内凹以形成的负压腔221,该负压腔221具有一个椭圆弧形凹面,使负压进一步增加,止滑性能更强。吸盘2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第一吸盘的接触面25中间设置有凹陷23,第二吸盘的外周套设有环形凸块24,设置两种吸盘,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止滑性能。鞋底本体1包括位于鞋底前端的前端部3和位于鞋底后端的后端部4,鞋底本体1沿前端部3往后端部4方向的三分之二处设置有足弓部5,第一吸盘位于前端部3和足弓部5之间,增大摩擦力的同时稳定重心,提高止滑性能,第二吸盘位于足弓部5与后端部4 之间。第一吸盘接触面25上凹陷23的深度为吸盘2厚度的五分之二,吸盘2效果更佳。足弓部5设置有可形变的弯曲层51,可随着使用进行相应的弯曲形变,弯曲层51上设置可多段弯曲的褶皱52,褶皱52上设置有若干个皱曲521,可在使用时进行弯曲形变,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足弓部5上设置有开口侧朝向后端部 4的“V型”凹槽54,可为弯曲层提供水平支撑力。弯曲层51背向鞋底本体1的下底面在对应各个褶皱52的斜面上设置有向内凹楔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式鞋底,包括有鞋底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1)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吸盘(2),所述吸盘(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的开口(21),所述吸盘(2)包括圆形的接触面(25)和环绕接触面(25)设置的环形的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内凹以形成的负压腔(221),该负压腔(221)具有一个椭圆弧形凹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吸盘(2)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的接触面(25)中间设置有凹陷(23),所述第二吸盘的外周套设有环形凸块(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盘式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位于鞋底前端的前端部(3)和位于鞋底后端的后端部(4),所述鞋底本体(1)沿前端部(3)往后端部(4)方向的三分之二处设置有足弓部(5),所述第一吸盘位于前端部(3)和足弓部(5)之间,所述第二吸盘位于足弓部(5)与后端部(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盘式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吸盘接触面(25)上凹陷(23)的深度为吸盘(2)厚度的五分之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煜王文华姜坤颜兴栗彬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