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78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升降调节装置、横向驱动机构、横向压头;所述升降调节装置、横向驱动机构分别竖直、水平安装于固定安装板上,横向驱动机构一端与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移动实现油封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升降调节装置能够根据驱动电机的外径大小,调整压头的高度,定位精度高,自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柱和导套保证装配精度,避免了人工作业施力不均产生装配困难的现象,降低了油封损坏的风险。降低了油封损坏的风险。降低了油封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驱动电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油封是组成驱动电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主要满足驱动电机IP67的检验标准,(驱动电机满足IP67是指电机整体泄漏量要小于系统设定值,否则判定电机为泄漏,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装车),油封的外圈与电机前端盖上的油封安装孔是通过微小的间隙实现紧配合的要求,达到密封的目的,由于加工的误差以及装配过程中的安装误差导致油封装配困难,容易造成油封的变形和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0003]目前油封的装配主要通过人工作业完成,将尼龙套筒套在输出轴上,沿着水平方向手动地敲打尼龙套筒,直至油封完全压入,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以及工作效率低等缺陷,由于施力大小和方向难以控制,且套筒的位置无法固定,在击打的过程中,油封容易发生偏移,出现装配困难的现象,容易造成油封损坏,导致密封失效,因此,在油封安装工序中采用适合的辅助工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油封损坏的风险。
[0004]现有的新能源电机油封安装作业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完成,将套筒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然后沿着轴线方向施力,直至完全装配,劳动强度大、难以完成批量装配作业任务,限制了工作效率,同时套筒的套装位置无法保证,且施加力的大小与方向难以控制,导致油封难以装配,严重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利用升降调节装置实现横向压头在竖直方向垂直升降,通过横向驱动机构与横向压头相配合实现自动化装配作业。本方案结构紧凑、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好,满足不同外径大小的驱动电机油封装配作业要求。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升降调节装置、横向驱动机构、横向压头;所述升降调节装置、横向驱动机构分别竖直、水平安装于固定安装板上,横向驱动机构一端与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移动实现油封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装配。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包括一个安装底座、一对第一导向套筒、一个第二导向套筒、一对立柱支撑板和一个顶梁;所述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分别竖直固定在安装底座的左右两端,一对第一导向套筒呈前后对称布置,立柱支撑板呈前后对称分布在第一导向套筒外侧,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与顶梁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升降电机、联轴器和螺旋丝杠;所述升降电机固连在顶梁的中心顶部,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和螺旋丝杠的顶部相固连,螺
旋丝杠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安装底座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座、安装座、横向导柱和横向伸缩缸,其中:
[0011]连接座的底部设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与第一导向套筒适配的第一垂直导向柱,连接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与螺旋丝杠相配合的矩形螺纹;
[0012]安装座固连在连接座的左端,安装座的左侧周向均匀设有三组第一耳座;
[0013]横向导柱的截面呈“回”字形,右端固连在安装座的中心位置,横向导柱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导向套筒适配的第二垂直导向柱;
[0014]横向伸缩缸共设有三组,均匀分布在横向导柱外侧,横向伸缩缸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耳座、第二耳座与安装座和横向压头相连接,为横向压头提供动力。
[0015]优选的,所述横向压头通过内孔套装在横向导柱上,横向压头在横向伸缩缸的驱动下沿着水平移动实现油封与驱动电机之间的完全装配。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为“匚”型结构,上下边框均设有矩形螺纹,侧边设置安装孔,用于将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
[0017]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8]1、本技术采用升降调节装置能够根据驱动电机的外径大小,调整压头的高度,定位精度高,自适应性强;
[0019]2、本技术采用横向驱动机构和横向压头相配合替代人工作业,快速实现油封的装配任务,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3、本技术采用导柱和导套保证装配精度,避免了人工作业施力不均产生装配困难的现象,降低了油封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图1为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横向驱动机构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1、升降调节装置2、横向驱动机构3、横向压头4;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横向驱动机构3分别竖直、水平安装于固定安装板1上,横向驱动机构3一端与升降调节装置2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移动实现油封5与驱动电机6之间的装配。
[0026]所述固定安装板1包括一个安装底座11、一对第一导向套筒12、一个第二导向套筒13、一对立柱支撑板14和一个顶梁15;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2和第二导向套筒13分别竖直固定在安装底座11的左右两端,一对第一导向套筒12呈前后对称布置,立柱支撑板14呈前后对称分布在第一导向套筒12外侧,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11与顶梁15之间。
[0027]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升降电机21、联轴器22和螺旋丝杠23;所述升降电机21固连在顶梁15的中心顶部,联轴器22的两端分别与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和螺旋丝杠23的顶部相固连,螺旋丝杠23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安装底座11相连接。
[0028]所述横向驱动机构3包括连接座31、安装座32、横向导柱33和横向伸缩缸34,其中:
[0029]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31为“匚”型结构,连接座31的底部设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一对与第一导向套筒12适配的第一垂直导向柱311,连接座31上下边框的中心位置设有与螺旋丝杠23相配合的矩形螺纹312;连接座31侧边设置安装孔,用于将连接座31固定安装于安装座32上。
[0030]所述安装座32固连在连接座31的左端,安装座32的左侧周向均匀设有三组第一耳座321;所示横向导柱33的截面呈“回”字形,右端固连在安装座32的中心位置,横向导柱33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导向套筒13适配的第二垂直导向柱331。
[0031]所示横向伸缩缸34共设有三组,均匀分布在横向导柱33外侧,横向伸缩缸3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耳座321、第二耳座41与安装座32和横向压头4相连接,为横向压头4提供动力。
[0032]所述横向压头4通过内孔套装在横向导柱33上,横向压头4在横向伸缩缸34的驱动下沿着水平移动实现油封5与驱动电机6之间的完全装配。本技术采用升降调节装置能够根据驱动电机的外径大小,调整压头的高度,定位精度高,自适应性强。
[0033]本技术方案中升降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板(1)、升降调节装置(2)、横向驱动机构(3)、横向压头(4);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横向驱动机构(3)分别竖直、水平安装于固定安装板(1)上,横向驱动机构(3)一端与升降调节装置(2)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移动实现油封(5)与驱动电机(6)之间的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包括一个安装底座(11)、一对第一导向套筒(12)、一个第二导向套筒(13)、一对立柱支撑板(14)和一个顶梁(15);所述第一导向套筒(12)和第二导向套筒(13)分别竖直固定在安装底座(11)的左右两端,一对第一导向套筒(12)呈前后对称布置,立柱支撑板(14)呈前后对称分布在第一导向套筒(12)外侧,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11)与顶梁(1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升降电机(21)、联轴器(22)和螺旋丝杠(23);所述升降电机(21)固连在顶梁(15)的中心顶部,联轴器(22)的两端分别与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和螺旋丝杠(23)的顶部相固连,螺旋丝杠(23)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安装底座(1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新能源电机油封压装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旺任润润陈旭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道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