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包括配套试管、柱管和填料,所述配套试管的内部放置有柱管,所述柱管的进液口至出液口内部依次安装有过滤配件、滤芯、下滤片、下玻璃纤维滤片、填料、上玻璃纤维滤片和上滤片,净化柱利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原理,对通过净化柱的待测样品中的杂质进行了选择性吸附,操作步骤简单,一步过滤即可,净化柱的材料均使用无荧光特性的材质,减少荧光类物质对黄曲霉检测的干扰,避免了样品检测不准确,净化柱采用了玻璃纤维滤片和聚乙烯滤片同时过滤,增强了净化效果,净化柱采用了玻璃纤维滤片和聚乙烯滤片同时过滤,减少黄曲霉检测后续的玻璃纤维滤纸过滤程序。序。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
[0001]本技术属于药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产物,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多发现于玉米、小麦、花生等谷物中,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M1、M2,具有较强的致癌性。
[0003]黄曲霉毒素其中以AFB1毒性最强,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 倍,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在对于黄曲霉毒素检测主要使用商业化的免疫亲和柱和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净化。
[0004]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免疫亲和柱特异性强,净化效果好,但是免疫亲和柱价格非常昂贵,单支价格达到100
‑
180元;免疫亲和柱需要冷藏储存,使用时需要回温2小时左右,此外操作步骤相对繁琐,固相萃取柱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净化效果较差,操作步骤繁琐,并且需要消耗大量有机溶剂,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包括配套试管、柱管和填料,所述配套试管的内部放置有柱管,所述柱管的进液口至出液口内部依次安装有过滤配件、滤芯、下滤片、下玻璃纤维滤片、填料、上玻璃纤维滤片和上滤片。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配套试管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所述配套试管的内径为14.5mm,高度为100mm。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柱管为无荧光特性的塑料制成,所述柱管内径为10mm,长度为150mm。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柱管的进液口和所述过滤配件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过滤配件与所述滤芯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滤芯、下滤片与上滤片的材质均为聚乙烯,所述滤芯、下滤片与上滤片的孔径均为20μm。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填料填充量可为1000
‑
2000mg,所述填料是硅胶、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硅胶、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混合的质量比可为1:1.3:1.3,硅胶粒径为40
‑
60μm,所述硅镁型吸附剂粒径为100
‑
150目,氧化铝粒径为 100目。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优选的:所述下玻璃纤维滤片与所述上玻璃纤维滤片的材质为无荧光特性玻璃纤维,所述下玻璃纤维滤片与所述上玻璃纤维滤片孔径为1.6μ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净化柱利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原理,对通过净化柱的待测样品中的杂质进行了选择性吸附,操作步骤简单,一步过滤即可;
[0016]2、净化柱无需冷藏储存,使用时不用回温等待;
[0017]3、净化柱的材料均使用无荧光特性的材质,减少荧光类物质对黄曲霉检测的干扰,避免了样品检测不准确;
[0018]4、净化柱采用了玻璃纤维滤片和聚乙烯滤片同时过滤,增强了净化效果;
[0019]5、净化柱采用了玻璃纤维滤片和聚乙烯滤片同时过滤,减少黄曲霉检测后续的玻璃纤维滤纸过滤程序,减少了样品检测的所需时间;
[0020]6、净化柱操作使用有机试剂少,避免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潜在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配套试管和柱管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柱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配套试管;2、柱管;3、过滤配件;4、滤芯;5、下滤片;6、下玻璃纤维滤片;7、填料;8、上玻璃纤维滤片;9、上滤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
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包括配套试管1、柱管2和填料7,配套试管1的内部放置有柱管2,柱管2的进液口至出液口内部依次安装有过滤配件3、滤芯4、下滤片5、下玻璃纤维滤片6、填料7、上玻璃纤维滤片8和上滤片9。
[0028]配套试管1的材质为聚苯乙烯,配套试管1的内径为14.5mm,高度为 100mm,配套试管1采用聚苯乙烯制成,避免了材质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干扰所带来的样品检测不准确。
[0029]柱管2为无荧光特性的塑料制成,柱管2内径为10mm,长度为150mm,柱管2采用无荧光特性的塑料制成,避免了材质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干扰所带来的样品检测不准确。
[0030]柱管2的进液口和过滤配件3之间为过盈配合,过滤配件3与滤芯4之间为过盈配合,过滤配件3进入柱管一端一段长度以防止松落;过滤配件3 与滤芯4过盈配合,且将滤芯4包裹一段长度以防止松落。
[0031]滤芯4、下滤片5与上滤片9的材质均为聚乙烯,滤芯4、下滤片5与上滤片9的孔径均为20μm,通过滤芯4、下滤片5与上滤片9同时过滤,减少黄曲霉检测后续的玻璃纤维滤纸过滤程序,减少了样品检测的所需时间。
[0032]填料7填充量可为1000
‑
2000mg,填料7是硅胶、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硅胶、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混合的质量比可为 1:1.3:1.3,硅胶粒径为40
‑
60μm,硅镁型吸附剂粒径为100
‑
150目,氧化铝粒径为100目,利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原理,对通过净化柱的待测样品中的杂质进行了选择性吸附,操作步骤简单,一步过滤即可,且净化柱使用的有机试剂少,避免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潜在的危害。
[0033]下玻璃纤维滤片6与上玻璃纤维滤片8的材质为无荧光特性玻璃纤维,下玻璃纤维滤片6与上玻璃纤维滤片8孔径为1.6μm,玻璃纤维滤片的材质为无荧光特性玻璃纤维,避免了荧光性物质对黄曲霉检测干扰所带来的样品检测不准确。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将柱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包括配套试管(1)、柱管(2)和填料(7),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试管(1)的内部放置有柱管(2),所述柱管(2)的进液口至出液口内部依次安装有过滤配件(3)、滤芯(4)、下滤片(5)、下玻璃纤维滤片(6)、填料(7)、上玻璃纤维滤片(8)和上滤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试管(1)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所述配套试管(1)的内径为14.5mm,高度为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前处理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2)为无荧光特性的塑料制成,所述柱管(2)内径为10mm,长度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伊莱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