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41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所述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输液固定器,所述输液固定器的设置于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输液固定器包括托板,托板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滑槽,并且托板的两侧均开设于有固定槽;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的固定于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通过位于固定槽内部的固定板对托板进行固定,避免儿童输液时儿童手部运动带动托板运动导致输液管产生剧烈晃动造成针头松动,造成输液针头部分回血,当需要取下托板时可以向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按压T型推杆使得固定板分离,此时即可取下托板,方便医护人员输液时进行插针或者拔针。方便医护人员输液时进行插针或者拔针。方便医护人员输液时进行插针或者拔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输液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
[0003]儿童的身体免疫系统较为薄弱,容易受到病菌感染造成感冒发烧等症状,需要在医院进行输液,而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弱,在输液时需要使用输液固定器对儿童的手部进行固定,避免儿童手部运动造成托针。
[0004]在现有技术中,输液固定器仅仅能保证输液时不会脱针,但是儿童的手部依然可以带着输液固定器移动,需要家长进行看护,若家长看护时稍不注意,儿童就有肯能带动输液固定器移动造成输液管剧烈晃动,造成输液针头松动产生回血。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解决了若家长看护时稍不注意,儿童就有肯能带动输液固定器移动造成输液管剧烈晃动,造成输液针头松动产生回血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输液固定器,所述输液固定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输液固定器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滑槽,并且托板的两侧均开设于有固定槽;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活动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并且从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向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斜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侧向板的一侧;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推板,所述推板固定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
[0008]优选的,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顶部,并且托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带。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所述从动板的一侧贯穿所述固定安装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侧向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向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所述T型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安装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外部。
[0012]优选的,还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垫,所述保温垫通过四个第一贴合胶片粘合在所述托板的顶部。
[0013]优选的,还包括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垫,所述降温垫通过四个第二贴合胶片粘合在所述托板的顶部。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通过位于固定槽内部的固定板对托板进行固定,避免儿童输液时儿童手部运动带动托板运动导致输液管产生剧烈晃动造成针头松动,造成输液针头部分回血,当需要取下托板时可以向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按压T型推杆使得固定板分离,此时即可取下托板,方便医护人员输液时进行插针或者拔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固定安装座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托板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固定安装座,2、输液固定器,21、托板,22、梯形滑槽,23、固定槽,24、固定带,3、梯形滑块,4、活动组件,41、凹槽,42、滑动杆,43、活动板,44、从动板,45、第一弹簧,46、侧向板,47、三角斜块,5、固定板,6、调节组件,61、调节槽,62、第二弹簧,63、T型推杆,64、从动杆,7、推板,8、保温组件,81、保温垫,82、第一贴合胶片,9、降温组件,91、降温垫,92、第二贴合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安装座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托板的俯视图。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座1;输液固定器2,所述输液固定器2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顶部,所述输液固定器2包括托板21,所述托板21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滑槽22,并且托板21的两侧均开设于有固定槽23;梯形滑块3,所述梯形滑块3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顶部;活动组件4,所述活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内部,活动组件4包括凹槽41,所述凹槽4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3,所述活动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板44,所述从动板
4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5,并且从动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向板46,所述活动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斜块47;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于所述侧向板46的一侧;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调节槽61,所述调节槽6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弹簧第二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推杆63,所述T型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杆64;推板7,所述推板7固定于所述从动杆64的一端。
[0025]固定安装座1可以通过胶水粘在座椅或者床上,方便通过固定安装座1对托板21进行固定,通过梯形滑块3和梯形滑槽22配合使用,方便快速精准的将托板21放置在固定安装座1上,第一弹簧45和第二弹簧62都为受压状态,分别会对从动板44和T型推杆63产生向固定安装座1内部方向的推力。
[0026]所述托板21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顶部,并且托板2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带24。
[0027]通过两个固定带24方便在儿童输液时将儿童的手部固定在托板21上,避免儿童输液时手部运动导致脱针。
[0028]所述凹槽41开设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内部,所述从动板44的一侧贯穿所述固定安装座1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外部。
[0029]从动板44为木板,在从动板44的外侧包裹有一层合金的金属镀层。
[0030]所述侧向板4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向板46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的两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座;输液固定器,所述输液固定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输液固定器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滑槽,并且托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固定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顶部;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活动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并且从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向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斜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侧向板的一侧;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推板,所述推板固定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学临床儿科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继红方珍姣
申请(专利权)人:汉川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