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34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是一种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其包括引流支架、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在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带,引流支架固设在左限位块上,在左限位块的左侧水平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上端还固设有置物笼,置物笼内设置有能盛装负压引流器的背筒。通过设置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可以限制患者在病床上的活动幅度,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其因翻动身体而导致引流管被大幅扯动,使得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器之间、体内引出的留置管之间发生意外脱离;通过设置引流支架,可以使靠近患者身体部位的引流管远离床面,避免被患者压住,进而导致引流管弯折,中断引流过程。引流过程。引流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
,是一种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引流是指将体腔、关节腔内、器官或组织内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出物、胆汁、分泌液、囊液等引出体外(外引流)或体内另处(内引流)(如肠腔、膀胱、血管),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由于积液给机体造成的危害。负压引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外科引流器械,且种类繁多,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通常包括用于容纳引流液的塑料罐体,罐体的侧面设置有波纹结构,便于罐体的压缩,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用于产生持续负压,罐体的上部设置有引流管、排气孔,其中,引流管上通常设置有滚轮开关,用于实现引流管的通断,排气孔用于排放罐体的气体或引流液体,故在排气孔处通常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气孔通断的塞子。由于这种负压引流器,结构简单、成本特别低廉,且引流效果较好,所以在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的胃肠减压引流,一般是将引流管的一端通过患者的鼻腔伸入到胃肠里,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病床上的负压引流器,因此患者在翻身等活动过程中极易导致引流管弯折,中断引流过程,也会使得引流管与体内引出的留置管之间容易脱落,对引流过程造成不便,并且负压引流器放置在床上,占用患者的空间,也容易掉落,此外现有的负压引流器,不易携带,致使患者外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胃肠减压引流其负压引流器无固定装置,导致放在床上容易掉落,患者在翻身等活动过程中极易导致引流管弯折,中断引流过程,也会使得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器、体内引出的留置管之间容易脱落,并且不方便携带活动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包括引流支架、左限位块、右限位块、连接臂、卡座,在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左限位块的底部一体连接,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右限位块的下端面之间通过设置魔术粘扣连接在一起,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的内侧都为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坡面,在弧形坡面上固设有与弧形坡面形状相对应的软垫,引流支架固设在左限位块的上端面上,在左限位块的左侧水平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右端与左限位块的左端面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左端设置有能固定在床边框架上的卡座,连接臂的上端还固设有置物笼,置物笼内设置有能盛装负压引流器的背筒。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连接臂为长度可调的伸缩臂,卡座包括外套筒、卡块,外套筒竖直固定连接在连接臂的左端,卡块呈L形,卡块的一边活动插设在外套筒内,外套筒的外侧至少设置有一个能顶紧卡块的第一顶丝,卡块的另一边水平外伸至连接臂一侧,卡块的外伸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能顶紧在床边框架上的第二顶丝。
[0006]进一步的,背筒包括左半体、右半体、底盘、背带,左半体与右半体拼合在一起呈圆筒状,拼合在一起的左半体与右半体其后侧拼缝处通过设置铰链轴铰接在一起,其前侧拼缝处通过设置搭扣连接在一起,左半体的下端与底盘的上端面一体连接,右半体的下端与底盘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供右半体开合的活动间隙,左半体的上端固设有背带。
[0007]进一步的,引流支架包括固定架、长条凹槽、卡扣,固定架固设在左限位块的上端面上,长条凹槽的一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长条凹槽的另一侧为悬空侧,沿长条凹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安装有若干可打开的卡扣。
[0008]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置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可以限制患者在病床上的活动幅度,尤其可以避免病人在睡觉时的无意识地大幅翻滚身体,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其因翻动身体而导致引流管被大幅扯动,使得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器之间、体内引出的留置管之间发生意外脱离;通过设置引流支架,可以使靠近患者身体部位的引流管远离床面,避免被患者压住,进而导致引流管弯折,中断引流过程;置物笼的设置可以有效固定负压引流器,避免其发生意外坠落,而设置带有背带的背筒,则可以方便患者随身携带负压引流器下地走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利于推广,对于需要胃肠减压引流的患者来说,具有引流安全、方便携带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10]附图1是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附图1中背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是附图1中引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4是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例:1、引流支架,101、固定架,102、长条凹槽,103、卡扣本体,2、左限位块,3、右限位块,4、连接臂,5、卡座,501、外套筒,502、卡块,503、第一顶丝,504、第二顶丝,6、连接带,7、软垫,8、置物笼,9、负压引流器,10、背筒,1001、左半体,1002、右半体,1003、底盘,1004、背带,1005、口袋,1006、铰链轴,1007、搭扣,11、引流管,12、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4所示,该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包括引流支架1、左限位块2、右限位块3、连接臂4、卡座5,在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之间设置有连接带6,连接带6的一端与左限位块2的底部一体连接,连接带6的另一端与右限位块3的下端面之间通过设置魔术粘扣连接在一起,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的内侧都为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坡面,在弧形坡面上固设有与弧形坡面形状相对应的软垫7,引流支架1固设在左限位块2的上端面上,在左限位块2的左侧水平设置有
连接臂4,连接臂4的右端与左限位块2的左端面固定连接,连接臂4的左端设置有能固定在床边框架上的卡座5,连接臂4的上端还固设有置物笼8,置物笼8内设置有能盛装负压引流器9的背筒10。
[0018]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放置到病床12上,调整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之间距离,此距离与患者的腰部宽度相适应,然后通过魔术粘扣与连接带6将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之间的距离固定下来,接着通过连接臂4上的卡座5将左限位块2固定在病床12上,此时需要胃肠减压引流的病人就可以躺在病床12上,使其腰部位于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之间,连在病人身上的负压引流器9此时就可以放置到置物笼8里的背筒10内,以使其位置固定,最后将负压引流器9上的引流管11限定在引流支架1上即可,这就完成了引流的整个准备工作。
[0019]由于左限位块2与右限位块3的存在,因此被引流的患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支架、左限位块、右限位块、连接臂、卡座,在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左限位块的底部一体连接,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右限位块的下端面之间通过设置魔术粘扣连接在一起,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的内侧都为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坡面,在弧形坡面上固设有与弧形坡面形状相对应的软垫,引流支架固设在左限位块的上端面上,在左限位块的左侧水平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右端与左限位块的左端面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左端设置有能固定在床边框架上的卡座,连接臂的上端还固设有置物笼,置物笼内设置有能盛装负压引流器的背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安全的负压引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臂为长度可调的伸缩臂,卡座包括外套筒、卡块,外套筒竖直固定连接在连接臂的左端,卡块呈L形,卡块的一边活动插设在外套筒内,外套筒的外侧至少设置有一个能顶紧卡块的第一顶丝,卡块的另一边水平外伸至连接臂一侧,卡块的外伸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能顶紧在床边框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蒋晨陶发明陈映君阿里木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