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32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针。一种钩针,包括:手柄;置针槽,开设于所述手柄的外表面,钩针本体设置于所述置针槽内部,与所述置针槽滑动连接;限位机构,一端与所述钩针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置针槽,所述限位机构具有与所述置针槽的槽口相卡接固定的第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力下脱离与所述置针槽的卡接,以在所述置针槽内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钩针本体延伸至所述置针槽外部或缩回至所述置针槽内部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通过按压或拉起限位机构,实现限位机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钩针本体的移出使用与收纳,在此过程中不需要用手接触钩针本体,避免了被钩针划伤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钩针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钩针。

技术介绍

[0002]服装设计时常常需要使用钩针进行钩针编织,通过一支钩针可将一条线编织成一片织物。钩针具有不同直径大小,钩针编织时常常需要更换不同型号大小的钩针,而目前的钩针都是每根单独放置的,使用时需要反复寻找更换,不方便使用。
[0003]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9090140U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用钩针,包括钩针手柄,钩针手柄内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钩针的置针孔,钩针手柄靠近置针孔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接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与钩针相抵接,通过拧松限位螺杆,可以将钩针拉出,然后拧紧限位螺杆将钩针位置固定,从而进行编织。但是,该钩针在使用时需要手持钩针将其从置针孔内拉出至所需距离后,然后进行固定,在手接触钩针时容易被钩针划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钩针在使用和收纳时需要手持钩针进行拉动,存在被钩针划伤的风险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钩针,包括:
[0006]手柄;
[0007]置针槽,开设于所述手柄的外表面,钩针本体设置于所述置针槽内部,与所述置针槽滑动连接;
[0008]限位机构,一端与所述钩针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置针槽,所述限位机构具有与所述置针槽的槽口相卡接固定的第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力下脱离与所述置针槽的卡接,以在所述置针槽内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钩针本体延伸至所述置针槽外部或缩回至所述置针槽内部的第二状态。
[0009]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钩针本体固定连接的滑块和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置针槽的槽口相卡接的卡合结构。
[0010]所述卡合结构为卡齿,所述槽口沿所述限位机构的滑动方向成型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齿槽。
[0011]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卡块均设于所述第一槽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槽体滑动连接,所述卡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部。
[0012]还包括与所述钩针本体拆卸连接的套筒,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套筒上。
[0013]所述钩针本体远离钩头的一端外周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套筒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槽体相卡接的第二卡块。
[0014]所述套筒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所述第二卡块设于
所述第二半圆环体内表面,所述第一半圆环体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体与所述置针槽相适配。
[0015]所述第一半圆环体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体与所述钩针本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弹性件。
[0016]所述置针槽沿所述手柄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包括手柄和手柄外表面开设的置针槽,钩针本体设于置针槽内部且与置针槽滑动连接,还包括一端与钩针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置针槽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与置针槽的槽口相卡接固定的第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下脱离与置针槽的卡接,以在置针槽内滑动,从而带动钩针本体延伸至置针槽外部或缩回至置针槽内部的第二状态,通过按压或拉起限位机构,实现限位机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钩针本体在限位机构的滑动作用下移出置针槽使用或缩回至置针槽内部收纳,在此过程中不需要用手接触钩针本体,避免了被钩针划伤的风险。
[00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限位机构包括与钩针本体固定连接的滑块和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滑块连接的推杆,推杆上设有与置针槽的槽口相卡接的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为卡齿,置针槽的槽口沿限位机构的滑动方向成型有与卡齿配合的齿槽,在第一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实现卡齿与齿槽的卡接与脱离,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002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推杆和第一弹性件相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卡块设于滑块上开设的第一槽体内,且第一卡块与第一槽体滑动连接,卡合结构设于第一槽体的外部,将第一弹性件设于滑块的内部,便于滑块和推杆沿置针槽的滑动。
[002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还包括与钩针本体拆卸连接的套筒,滑块设于套筒上,在保证钩针本体在置针槽内滑动连接的同时,实现钩针本体与置针槽的拆卸连接。
[002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钩针本体远离钩头的一端外周开设有第二槽体,套筒端部设有与第二槽体相卡接的第二卡块,通过第二槽体与第二卡块的相互卡接与分离实现钩针本体与套筒的拆卸连接。
[0023]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套筒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第二卡块设于第二半圆环体内表面,且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与置针槽相适配,当需要将钩针本体从套筒内取出时,转动第二半圆环体以使第一半圆环体与第二半圆环体分离,第二卡块与第二槽体脱离卡接,即可将钩针本体取出,当钩针本体安装于套筒内部时,将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贴合,第二卡块卡接于第二槽体,第一半圆环体与第二半圆环体放置于置针槽内部,利用置针槽对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的转动进行限制,以将钩针本体固定。
[0024]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与钩针本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弹性件,增大第一半圆环体和第二半圆环体对钩针本体的压力和摩擦力,使得钩针本体的固定更加稳固。
[0025]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钩针,置针槽沿手柄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可以将不同型号的钩针本体放置于不同的置针槽内,方便编织时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钩针本体、套筒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图;
[0030]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置针槽靠近钩针本体钩头一端的局部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手柄;2、置针槽;31、套筒;32、第一半圆环体;33、第二半圆环体;34、第二卡块;35、第二弹性件;4、钩针本体;5、第六槽体;6、滑块;7、推杆;8、限位机构;81、第一弹性件;82、第一槽体;83、第一卡块;84、卡合结构;9、压板;10、第二槽体;11、倒角;12、第三槽体;13、端盖;14、第四槽体;15、第五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钩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置针槽(2),开设于所述手柄(1)的外表面,钩针本体(4)设置于所述置针槽(2)内部,与所述置针槽(2)滑动连接;限位机构(8),一端与所述钩针本体(4)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置针槽(2),所述限位机构(8)具有与所述置针槽(2)的槽口相卡接固定的第一状态,和在外力作用力下脱离与所述置针槽(2)的卡接,以在所述置针槽(2)内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钩针本体(4)延伸至所述置针槽(2)外部或缩回至所述置针槽(2)内部的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与所述钩针本体(4)固定连接的滑块(6)和通过第一弹性件(81)与所述滑块(6)连接的推杆(7),所述推杆(7)上设有与所述置针槽(2)的槽口相卡接的卡合结构(8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84)为卡齿,所述槽口沿所述限位机构(8)的滑动方向成型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齿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第一槽体(82),所述推杆(7)与所述第一弹性件(81)相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块(83),所述第一弹性件(81)和所述第一卡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