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1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墙,生态挡墙靠近道路的侧壁布置有多个种植孔,生态挡墙内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泄水管,泄水管的一端位于靠山侧泥土中,另一端位于种植孔内,种植孔用于种植植物,述泄水管用于将靠山侧泥土中水分排到种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态挡墙,能美化环境,有效减少工程建设痕迹,使人工挡墙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形成绿色生态公路。形成绿色生态公路。形成绿色生态公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挡墙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挡墙。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建设中常用的重力式路肩挡墙和仰斜式路堑挡墙均由水泥混凝土或浆砌片石修筑,建成后对大自然的人工破坏痕迹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无法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且降低了墙面美观效果。基于以上政策导向与发展理念,研发出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的生态挡墙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建成的混凝土或者浆砌片石修筑的挡墙,冰冷的挡墙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不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挡墙,解决了生态护坡,绿化环境,美化挡墙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生态挡墙,所述生态挡墙靠近道路的侧壁布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态挡墙内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一端设置于靠山侧泥土中,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种植孔内,所述种植孔用于种植植物,所述泄水管用于将靠山侧泥土中水分排到所述种植孔内。
[0006]本技术在挡墙侧壁上布置种植孔,种植孔用于种植绿色植物,达到美化挡墙,生态护坡的效果。同时通过泄水管将挡墙内侧坡体中的水分引排至种植孔内,一方面为种植孔内的植物提供了水分,另一方面排出了挡墙内侧坡体中的水分,保护了挡墙的安全。植物长出后爬附在挡墙墙面上,减少工程建设痕迹,使其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形成绿色生态公路。
[0007]本技术中所述种植孔设置于生态挡墙墙体内,墙体视觉感观平整美观。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泄水管按1.5

2.5米间隔交错布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挡墙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墙身和基础,所述墙身和所述基础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修筑。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挡墙为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所述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包括台帽,所述台帽采用混凝土修筑。
[0011]进一步的,所述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包括衡重台,在所述衡重台及墙背地面线处各设置一排泄水管,所述泄水管均位于所述生态挡墙墙背地面线以上的位置,若所述衡重台到所述生态挡墙墙顶的距离小于所述泄水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则在距离所述生态挡墙墙顶0.5

1.0米的位置设置一排泄水管。
[0012]衡重台和墙身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容易产生积水,墙背地面线与墙身之间也容易积水,在衡重台及墙背地面线处各设置一排泄水管,有利于排出积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挡墙为仰斜式生态路堑挡墙,所述泄水管均设置于所述墙身
的墙体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含有多个滤水孔的泄水管端部被土工布包覆。防止坡体内的泥土杂质等堵塞泄水管进水口,同时也避免泄水管出水速度过快,破坏种植孔内的植物。
[0015]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靠近所述种植孔的一端低于所述泄水管远离所述种植孔的一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孔向上倾斜10

15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为藤类植物。藤类植物易于存活生长,且爬附能力强,适用于墙体的绿化。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生态挡墙,充分利用自身系统内的水分,无需对墙体上的植物进行人工浇水,减少了人力。本技术的生态挡墙,能美化环境,有效减少工程建设痕迹,使人工挡墙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形成绿色生态公路。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泄水孔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5]1‑
生态挡墙台帽,2

生态挡墙墙身,3

地面线,4

生态挡墙基础,5

种植孔,6

植物,7

泄水孔,71

土工布,72

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1是一种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如图1所示,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台帽1、墙身2和基础4组成,在墙面设置种植孔5,在孔内装入土壤并种植植物6,在墙身设置泄水管7,排出墙背填土内的水并利用排出的水浇灌种植的植物,植物长出后爬附在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墙面上,减少工程建设痕迹,使其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形成绿色生态公路。墙身2和基础4由水泥混凝土或浆砌片石修筑。泄水管7应在衡重台及墙背地面线处各设置一排,并在其以上每隔2米交错设置,若衡重台以上墙高不足2米,可在墙顶以下0.8米处设置一排。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2是一种仰斜式生态路堑挡墙,如图2所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墙身2和基础4,同样在墙面设置种植孔5种植植物6,在墙身2设置泄水管7排出墙背填土内的
水分并浇灌种植的植物。植物长出后爬附在仰斜式生态路堑挡墙墙面上,减少工程建设痕迹,使其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形成绿色生态公路。墙身2和基础4均由由水泥混凝土或浆砌片石修筑。在墙身的墙体每隔2米交错设置泄水管7。
[0031]实施例3
[0032]本实施例3是一种生态挡墙,生态挡墙靠近道路一侧的侧壁布置有多个种植孔5,生态挡墙的墙体内还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泄水管7,泄水管的一端位于靠山侧泥土中,另一端位于种植孔5内,种植孔5内有土壤,是用于种植植物的。所述泄水管7用于将靠山侧泥土中水分排到所述种植孔5内。泄水管7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位于靠山侧泥土的一端要高于位于种植孔5的一端。
[0033]泄水管7采用管径0.08米的PVC管,在首尾两端均设有直径为0.01米滤水孔72,并用土工布71包裹,以便墙背填土内的水分流入和流出,如图3所示。
[0034]种植孔5布置位置与泄水管7位置保持一致,种植孔5的直径为0.3米,深度为0.35米,并向上倾斜10度~15度,防止水分流出。
[0035]种植植物6应为藤类植物且易于存活生长,如爬山虎、蔷薇花等。
[0036]实施例4
[0037]如图1所示,衡重式生态路肩挡墙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台帽1、墙身2和基础4组成,在墙面设置种植孔5,在孔内装入土壤并种植植物6,在墙身设置泄水管7,排出墙背填土内的水并利用排出的水浇灌种植的植物,植物长出后爬附在衡重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挡墙靠近道路的侧壁布置有多个种植孔(5),所述生态挡墙内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泄水管(7),所述泄水管(7)的一端位于靠山侧泥土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孔(5)内,所述种植孔(5)用于种植植物(6),所述泄水管(7)用于将靠山侧泥土中水分排到所述种植孔(5)内;所述泄水管(7)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滤水孔(72),含有多个滤水孔(72)的泄水管(7)端部被土工布(71)包覆;所述种植孔(5)向上倾斜10

1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泄水管(7)按1.5

2.5米间隔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挡墙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墙身(2)和基础(4),所述墙身(2)和所述基础(4)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修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