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16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包括衣身,以及经衣领缝合线设置于衣身顶部的衣领,所述衣领由前衣领、后衣领组成,前衣领经中部缝合线分为第一领边、第二领边,所述前衣领内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配置固定条,所述中部缝合线两侧具有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抵接固定条。通过在前衣领内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配置固定条,防止衣领起皱变形,加强前衣领定型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支撑条抵接固定条,使衣领贴合穿着者,避免在弯腰时出现松垮、掉落,造成走光,解决衣领未能贴合穿着者,影响舒适度的问题。舒适度的问题。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

技术介绍

[0002]短袖T恤作为常见的夏季服装,包含圆领、V领、翻领等多种类型,因穿着过程中难免拉扯,加上清洗及晾晒不当,T恤衣领容易起皱变形,影响穿着,不同于衬衫领,起皱的T恤衣领一般不能通过熨烫直接恢复。且现有的T恤衣领存在不够服帖的现象,在穿着者弯腰时容易松垮、掉落,造成走光。在活动过程中,未能贴合皮肤的衣领容易晃动,造成摩擦,影响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通过在前衣领内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配置固定条,防止衣领起皱变形,加强前衣领定型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支撑条抵接固定条,使衣领贴合穿着者,避免在弯腰时出现松垮、掉落,造成走光,解决衣领未能贴合穿着者,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0005]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包括衣身,以及经衣领缝合线设置于衣身顶部的衣领,所述衣领由前衣领、后衣领组成,前衣领经中部缝合线分为第一领边、第二领边,所述前衣领内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配置固定条,所述中部缝合线两侧具有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抵接固定条。
[0006]根据实际变形程度的不同,将衣领分成前衣领、后衣领,以中部缝合线为边界,将前衣领分成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在第一领边、第二领边设置固定条,由固定条对第一领边、第二领边进行稳固支撑,加强衣领定型效果,使前衣领更加坚挺,避免出现软塌;设置固定条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设置,由固定条对前衣领周缘起支撑防护作用,防止因长期穿着或清洗时揉搓造成衣领起皱变形;将固定条配置于前衣领内,避免固定条外露,造成穿着不便且影响观感;设置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支撑条抵接沿衣领周缘设置的固定条,使T恤前衣领整体有效地贴合穿着者,优化舒适度,避免因衣领不够服帖,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松垮、掉落,造成走光;支撑条抵接固定条,由支撑条作为固定条与衣领缝合线之间的衔接,进一步优化衣领定型效果,使前衣领更加坚挺。
[0007]优选的,所述中部缝合线有一处,所述中部缝合线底部留设适于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孔位。由中部缝合线对支撑条进行限位,二处支撑条由第一孔位分别延伸至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内,与固定条连接,以适用于圆领、V领等T恤。
[0008]优选的,所述中部缝合线有二处,二处中部缝合线配合所述前衣领中部门襟设置于第一领边、第二领边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部。配合门襟,由二处中部缝合线对支撑条进行限位,二处支撑条由第一孔位分别延伸至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内,与固定条连接,以适用于翻领等T恤。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条沿衣领周缘环设于衣领内。配合衣领设置一处固定条,固定条两端端部分别与二处支撑条连接,对翻领T恤的领部进行稳固支撑,有效防止变形。
[0010]优选的,所述衣领中部具有适于所述固定条的侧边缝合线。通过侧边缝合线对固定条进行限位,使固定条沿衣领周缘固定于衣领内相对衣领缝合线的一侧,增加衣领外周缘坠感,优化定型效果,避免在清洗及晾晒过程中固定条出现位置偏移,甚至加速衣领变皱、变形,影响定型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内分别配置第一内衬片,所述第一内衬片固定于衣领缝合线、侧边缝合线之间。于衣领内设置第一内衬片,使第一内衬片安装于在衣领缝合线、侧边缝合线之间,通过第一内衬片,加强衣领挺度,优化前衣领的抗皱、抗变形效果,避免因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布料单薄,使前衣领在固定条的作用下外翻,影响整体形象,通过衣领缝合线、侧边缝合线固定第一内衬片,避免在清洗过程中第一内衬片出现位置偏移,破坏衣领造型,影响整体观感。
[0012]优选的,二处支撑条经底部的连接件收容于前衣领内。通过连接件对二处支撑条底部进行固定,防止在活动过程支撑条出现位置偏移,给穿着者造成不适。
[0013]优选的,所述后衣领内置第二内衬片,所述第二内衬片经衣领缝合线固定于后衣领内。通过第二内衬片加强衣领定型效果,优化后衣领的抗皱、抗变形效果,通过衣领缝合线对第二内衬片进行固定,避免在清洗过程中第二内衬片出现位置偏移,破坏衣领造型,给穿着者造成不适。
[0014]优选的,所述衣身后背包括上衣片、下衣片,所述上衣片、下衣片之间留设通风口。设置通风孔以实现通风透气,优化T恤整体透气性及舒适度。
[0015]优选的,所述上衣片内置由衣领缝合线延伸至下衣片的透气网布。进一步优化透气性。
[0016]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0017]将前衣领分成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并对应第一领边、第二领边设置固定条,通过固定条对第一领边、第二领边进行稳固支撑,加强衣领定型效果,使前衣领更加坚挺,避免出现软塌;设置固定条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设置,前衣领中部对应固定条,设置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使T恤前衣领整体有效地贴合穿着者,优化舒适度,避免因衣领不够服帖,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松垮、掉落,造成走光。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的衣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二的衣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3]图中:100、前衣领;1011、第一领边;1012、第二领边;1021、固定条;1022、支撑条;103、中部缝合线;1031、第一孔位;104、侧边缝合线;1041、第二孔位;1042、安装槽;105、连接件;106、第一内衬片;107、门襟;200、后衣领;201、第二内衬片;300、衣身;301、上衣片;3011、衣领缝合线;302、下衣片;303、通风口;304、透气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25]如图1

5,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包括衣身300、以及经衣领缝合线3011环设于衣身300顶部的衣领,根据实际变形程度的不同,将衣领设置成由前衣领100、后衣领200组成,在实际穿着及清洗过程中,前衣领100更易变皱变形,为优化前衣领100的抗变形效果,设置前衣领100经中部缝合线103分成第一领边1011、第二领边1012。
[0026]具体可根据衣领的不同类型设置中部缝合线103及第一领边1011、第二领边1012。若T恤为圆领、V领等,前衣领100、后衣领200经两侧的缝合线连接为一体,前衣领100中部具有一处中部缝合线103,以中部缝合线103为界,将前衣领100分为第一领边1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包括衣身,以及经衣领缝合线设置于衣身顶部的衣领,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由前衣领、后衣领组成,前衣领经中部缝合线分为第一领边、第二领边,所述前衣领内沿第一领边、第二领边周缘配置固定条,所述中部缝合线两侧具有连接成“V”型的二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抵接固定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缝合线有一处,所述中部缝合线底部留设适于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孔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缝合线有二处,二处中部缝合线配合所述前衣领中部门襟设置于第一领边、第二领边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沿衣领周缘环设于衣领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衣领变皱的短袖T恤,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成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