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斗,所述设备箱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过渡板、导向斗以及加热管,所述设备箱右侧设置有出料口以及出料管,所述过渡板上方等距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设置于出料口内,且所述横杆两端底部分别与固定板以及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渡板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横杆将体积较大的土块排出,保证第一搅拌叶的搅拌粉碎效果的同时,对第一搅拌叶进行保护,并使用加热管对粉碎后的土壤进行加热,使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挥发,并通过第二搅拌叶防止加热时土壤结块。二搅拌叶防止加热时土壤结块。二搅拌叶防止加热时土壤结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属于土壤修复设备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自身也需要进行修复,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也加剧了土壤污染,对于土壤中的一些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结块,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斗,所述设备箱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过渡板、导向斗以及加热管,所述设备箱右侧设置有出料口以及出料管,所述过渡板上方等距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设置于出料口内,且所述横杆两端底部分别与固定板以及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渡板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的输出轴贯穿过渡板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导向斗底部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设备箱左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加热管设置于设备箱内腔四壁,所述设备箱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部的输出轴贯穿设备箱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于横杆与过渡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板底部设置有方形框,且所述方形框四周与设备箱内壁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板顶部中间设置有斜面环板,且所述斜面环板套设于第一电机输出轴外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内腔底面设置有向出料管倾斜的倾斜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于加热管之间,且所述第二搅拌叶与倾斜板之间留有间隙。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横杆将体积较大的土块以及石块排出,保证第一搅拌叶的搅拌粉碎效果的同时,对第一搅拌叶进行保护。
[0013]2、并使用加热管对粉碎后的土壤进行加热,使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挥发,并通过第二搅拌叶防止加热时土壤结块。
[0014]3、通过设置方形框,能够对过渡板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设置斜面环板,能够防止土壤推积在过渡板顶部中间,通过设置倾斜板,方便土壤通过出料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的过渡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设备箱;2、进料斗;3、固定板;4、过渡板;5、导向斗;6、加热管;7、出料口;8、出料管;9、横杆;10、通孔;11、第一电机箱;12、第一电机;13、第一搅拌叶;14、下料管;15、第一控制阀;16、排气管;17、第二控制阀;18、第二电机箱;19、第二电机;20、第二搅拌叶;21、第三控制阀;22、方形框;23、斜面环板;24、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设备箱1,所述设备箱1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斗2,所述设备箱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3、过渡板4、导向斗5以及加热管6,所述设备箱1右侧设置有出料口7以及出料管8,所述过渡板4上方等距设置有横杆9,在土壤经过横杆9时,较大的土块会卡在相邻两个横杆9之间,并逐渐滑出出料口7,保证第一搅拌叶13的搅拌粉碎效果的同时,对第一搅拌叶13进行保护,所述横杆9一端设置于出料口7内,且所述横杆9两端底部分别与固定板3以及设备箱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4内开设有通孔10,所述过渡板4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箱11,所述第一电机箱1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顶部的输出轴贯穿过渡板4设置有第一搅拌叶13,对土壤进行粉碎,使土壤更好的通过通孔10落至导向斗5内,所述第一搅拌叶13设置于横杆9与过渡板4之间,且所述第一搅拌叶13与横杆9之间留有间隙,使第一搅拌叶13与横杆9之间不会互相影响,所述导向斗5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4,所述下料管1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所述设备箱1左侧连通有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7,使加热挥发的有机物气体不会通过下料管14排出,便于对气体进行集中处理,所述加热管6设置于设备箱1内腔四壁,所述设备箱1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8,所述第二电机箱18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顶部的输出轴贯穿设备箱1设置有第二搅拌叶20,防止土壤加热时结块,所述出料管8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1。
[002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过渡板4底部设置有方形框22,且所述方形框22四周与设备箱1内壁固定连接,对过渡板4进行支撑固定,所述设备箱1内腔底面设置有向出料管8倾斜的倾斜板24,使土壤通过出料管8排出,所述第二搅拌叶20设置于加热管6之间,且所述第二搅拌叶20与倾斜板24之间留有间隙,使第二搅拌叶20与倾斜板24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0023]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过渡板4顶部中间设置有斜面环板23,且所述斜面环板23套设于第一电机12输出轴外侧,防止土壤推积在过渡板4顶部中间。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将待修复的土壤投放至进料斗2内,在土壤经过横杆9时,较大的土块会卡在相邻两个横杆9之间,并逐渐滑出出料口7,经过横杆9的土壤会落至过渡板4顶部,开启第一电机12使第一搅拌叶13进行搅拌,对土壤进行粉碎,使土壤更好的通过通孔10落至导向斗5内,开启第一控制阀15,使土壤落至倾斜板24顶部,在导向斗5内的土壤均落至倾斜板24顶部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5,开启加热管6以及第二控制阀17,并开启第二电机19使第二搅拌叶20对土壤进行搅拌,因加热而挥发出的有机物会经排气管16排出,加热完成后,开启第三控制阀21,将土壤由出料管8排出。
[0025]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斗(2),所述设备箱(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3)、过渡板(4)、导向斗(5)以及加热管(6),所述设备箱(1)右侧设置有出料口(7)以及出料管(8),所述过渡板(4)上方等距设置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一端设置于出料口(7)内,且所述横杆(9)两端底部分别与固定板(3)以及设备箱(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4)内开设有通孔(10),所述过渡板(4)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箱(11),所述第一电机箱(1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顶部的输出轴贯穿过渡板(4)设置有第一搅拌叶(13),所述导向斗(5)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4),所述下料管(1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所述设备箱(1)左侧连通有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7),所述加热管(6)设置于设备箱(1)内腔四壁,所述设备箱(1)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8),所述第二电机箱(18)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崔用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建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