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包括湿态极板,湿态极板表面涂覆活性物质,湿态极板内的集流体为三维带,三维带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翻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三维带作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的集流载体,对活性物质起到镶嵌、包裹作用,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极板的机械强度;翻边孔的设置,配合在浸浆系统上加设斜板式涂浆装置,使活性物质浆料充分地填充入翻边孔内部,进而使得三维带双面涂浆均匀,大大增大湿态极板的面密度,从而达到了该三元锂离子电池,具备厚度较高、层数少,重量小、占用体积比小和安全性高且表现出较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的优点。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的优点。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主要特性是:体积比容量大、质量比能量高、放电平台高;循环寿命长、没有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环保无污染,传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集流体采用的是平面箔材,极板厚度在50
‑
150um之间,极板中平面箔材所占的体积比和重量比较大,影响活性物质的占比,降低了能量密度,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性且极板的制造成本相对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具备厚度较高、层数少,重量小、占用体积比小和安全性高且表现出较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集流体采用平面箔材,极板厚度在50
‑
150um之间,极板中平面箔材所占的体积比和重量比较大,影响活性物质的占比,降低了能量密度且极板的制造成本相对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包括湿态极板,所述湿态极板表面涂覆有活性物质,所述湿态极板内有三维带,所述三维带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翻边孔,相邻的或相邻行的翻边孔的周边分别向所述三维带的两面翻折形成突起,所述突起上开设有多个网格。
[0005]优选的,所述活性物质均匀的涂覆在三维带的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三维带可以为铜带或铝带其中的一种。
[0007]优选的,所述翻边孔为无落料穿孔,且各个翻边孔呈均匀间隔排列。
[0008]优选的,所述网格在突起的顶端呈立体状设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通过使用三维带作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的集流载体,对活性物质起到镶嵌、包裹作用,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极板的机械强度;翻边孔的设置,配合在浸浆系统上加设斜板式涂浆装置,使活性物质浆料充分地填充入翻边孔内部,进而使得三维带双面涂浆均匀,大大增大湿态极板的面密度,从而达到了该三元锂离子电池,具备厚度较高、层数少,重量小、占用体积比小和安全性高且表现出较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集流体采用平面箔材,极板厚度在50
‑
150um之间,极板中平面箔材所占的体积比和重量比较大,影响活性物质的占比,降低了能量密度且极板的制造成本相对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锂离子在三维带中的扩散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三维带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突起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湿态极板;2、活性物质;3、三维带;4、翻边孔;5、突起;6、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包括湿态极板1,湿态极板1表面涂覆有活性物质2,湿态极板1内的集流体为三维带3,三维带3可以为铜带或铝带其中的一种,三维带3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翻边孔4,相邻的或相邻行的翻边孔4的周边分别向三维带3的两面翻折形成突起5,突起5上开设有多个网格6。
[0018]本实施例中,湿态极板1经烘干、压片、切片后分别制成蓄电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0019]参考如图1和图2所示,活性物质2均匀的涂覆在三维带3的表面;正极板的活性物质浆料包含三元材料、有机纤维、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浆料包含石墨、有机纤维、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其中有机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均为2%,有机纤维的直径为0.05
‑
0.2mm,长度为0.1
‑
1mm;导电剂为碳黑,粘结剂为PVDF;溶剂为有机溶剂。
[0020]参考如图3所示,翻边孔4为无落料穿孔,且各个翻边孔4呈均匀间隔排列,
[0021]参考如图4所示,网格6在突起5的顶端呈立体状设置。
[0022]本实施例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彼此相对放置,隔膜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构成电极组件,将电极组件装入壳体中,往壳体中注入电解液;其中所述隔膜为PP隔膜;所述电解液包括LiBF4、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丙酯。
[0023]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蓄电池进行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电性能测试,以及针刺等安全性测试,检查10块电池中每一个的反常发生的百分比,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0024]能量密度(Wh/kg):238;
[0025]循环寿命(周):3567;
[0026]在针刺测试中反常电池的数目:0。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包括湿态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态极板(1)表面涂覆活性物质(2),所述湿态极板(1)内设有三维带(3),所述三维带(3)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翻边孔(4),相邻的或相邻行的翻边孔(4)的周边分别向所述三维带(3)的两面翻折形成突起(5),所述突起(5)上开设有多个网格(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峰,高宁宁,胡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洋浦新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