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57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其中,汇流排包括汇流排本体,所述汇流排本体上设有供电芯极耳穿过的若干极耳焊接槽,所述若干极耳焊接槽与电芯极耳一一对应,并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每相邻的两个极耳焊接槽之间均设有应力释放槽,这样的设置使得,应力释放槽和极耳焊接槽之间的区域形成焊接应力变形区域,使得电芯极耳和汇流排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应力释放槽的设置使得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的散除,大大减小由于热量聚集而产生的热变形,进一步的消除焊接应力。进一步的消除焊接应力。进一步的消除焊接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软包动力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等优点,因此备受各大电池厂的关注。但是软包电芯的成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结构上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软包电池模组中的电芯通常通过汇流排进行电芯间的串并联。即极耳通过激光焊接或者其它连接方式与汇流排接触,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将极耳通过激光焊接在汇流排上,效率高可靠性强;第二种方式:顶缝焊极耳方式,即极耳穿过汇流排上的狭缝,激光从正面施加能量,将极耳融化填充到汇流排的狭缝内进行连接,这种焊接方式由于节省空间,焊缝可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两种连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存在应力,经常会出现焊缝开裂的情况。
[0003]传统的,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408370.9)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极耳;及汇流条,其连接到所述极耳,以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元,所述汇流条包括形成有多个孔的板,所述板包括在形成所述孔的位置的周围形成的突出部,所述多个极耳插入到所述多个孔中的至少部分孔中,使得所述多个极耳彼此电连接,在该专利中,汇流排极耳伸出缝处采用冲凸的方式以释放焊接应力,但这样的方式增了模具制造成本,同时突出部占用了高度方向的空间,不利于后续其他结构布置。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汇流排结构,既能节约空间,又能释放焊接应力,且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其中汇流排,既能够节省空间,又能释放焊接应力,且模具制造成本低。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包括汇流排本体,所述汇流排本体上设有供电芯极耳穿过的若干极耳焊接槽,所述若干极耳焊接槽与电芯极耳一一对应,并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每相邻的两个极耳焊接槽之间均设有应力释放槽,所述应力释放槽和极耳焊接槽之间的区域形成焊接应力变形区域。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力释放槽的槽沿与极耳焊接槽的槽沿的间距为D1或D2,D1≤3t,且D2≤3t,其中,t为汇流排本体的厚度。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力释放槽交错设在极耳焊接槽两侧对角位置,且所述应力释放槽的长度L4和极耳焊接槽的长度L3满足L4≤L3,此时应力释放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距离L1需大于等于极耳焊接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距离L2。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力释放槽对称设置在极耳焊接槽两侧,且应
力释放槽的长度L4和极耳焊接槽的长度L3满足L4≥L3,此时,应力释放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距离L1需小于等于极耳焊接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距离L2。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耳焊接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电芯极耳厚度的0.15~0.25mm。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耳焊接槽的背面设有V型导向口,所述V型导向口的深度为H,H≥1/2t,其中,t为汇流排本体的厚度。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排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铆合孔,间隔排布在相邻的极耳焊接槽之间。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支架和至少一个上述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与汇流排支架铆接或扣接成一体。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排与汇流排支架通过热熔铆合成一体。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极耳焊接槽一一对应的支架极耳槽,以供电芯极耳穿过。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包括:
[0017]上述的汇流排组件;
[0018]若干电芯单元,若干所述电芯单元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布,每一个电芯单元包括电芯主体以及一端与电芯主体连接的电芯极耳;
[0019]所述电芯极耳穿设在所述汇流排的极耳焊接槽内,并与汇流排连接。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极耳露出所述极耳焊接槽的高度a≤1.5t,其中,t为汇流排本体的厚度。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上述软包电池模组以及框架组件,所述软包电池模组内设于框架组件内部,所述框架组件包括顶面具有开口的外壳体、盖合外壳体的上盖、扣合汇流排组件上部的保护罩,所述软包电池模组设于外壳体内部。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包括U型外框和两个模组端板,所述两个模组端板分别与U型外框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或铆接成一体。
[0023]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包括汇流排本体,所述汇流排本体上设有供电芯极耳穿过的若干极耳焊接槽,所述若干极耳焊接槽与电芯极耳一一对应,并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每相邻的两个极耳焊接槽之间均设有应力释放槽,这样的设置使得,应力释放槽和极耳焊接槽之间的区域形成焊接应力变形区域,使得电芯极耳和汇流排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应力释放槽的设置使得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的散除,大大减小由于热量聚集而产生的热变形,进一步的消除焊接应力。与申请号为CN201711408370.9的专利中涉及的汇流排,该专利中的汇流排采用对极耳焊接槽的周边冲凸的方式以释放焊接应力相比,本技术在相邻的两个极耳焊接槽之间直接开设应力释放槽,一方面:本技术的汇流排的模具结构较申请号为CN201711408370.9中的汇流排简单,意味着降低了模具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的汇流排正面和背面均为平整无外凸,节约了汇流排厚度方向的空间,便于布局其他相关结构。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本技术的一种汇流排的正面示意图;
[0027]图2本技术的一种汇流排的背面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的B

B的剖视图;
[0029]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5本技术的一种汇流排的正面示意图2;
[0031]图6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剖视图;
[0032]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8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0034]图9本技术的外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汇流排;11、汇流排本体;111、极耳焊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本体,所述汇流排本体上设有供电芯极耳穿过的若干极耳焊接槽,所述若干极耳焊接槽与电芯极耳一一对应,并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每相邻的两个极耳焊接槽之间均设有应力释放槽,所述应力释放槽和极耳焊接槽之间的区域形成焊接应力变形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槽的槽沿与极耳焊接槽的槽沿的间距为D1或D2,D1≤3t,且D2≤3t,其中,t为汇流排本体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槽交错设在极耳焊接槽两侧对角位置,且所述应力释放槽的长度L4和极耳焊接槽的长度L3满足L4≤L3,此时,应力释放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的距离L1需大于等于极耳焊接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的距离L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槽对称设置在极耳焊接槽两侧,且应力释放槽的长度L4和极耳焊接槽的长度L3满足L4≥L3,此时,应力释放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的距离L1需小于等于极耳焊接槽槽口距汇流排本体边沿的距离L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伍智仁王会敏刘刚朱玉洲颜健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