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508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冶金制造业技术领域的转炉出钢口结构,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出钢口管体(1)一端设置出钢口外法兰(2),出钢口管体(1)外部设置耐材本体(4),所述的出钢口管体(1)上套装耐火棉层(5),耐火棉层(5)贴合在出钢口外法兰(2)下表面,出钢口外法兰(2)上表面按间隙设置多个钢片(6),钢片(6)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钢片(6)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2)外侧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出钢口结构的更换,有效缩短了操作人员(炉前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稳定了更换出钢口时间,降低了现场维护效率和维护质量,提高了灌浆烧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作人员劳动强度。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制造业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出钢口是钢水从转炉流入钢包的通道。出钢过程中,出钢口承受高温、高氧化性钢水和炉渣的侵蚀、机械冲刷及急冷急热的热震作用,使其极易受损,不仅直接影响到转炉冶炼周期、炼钢生产率、挡渣效果、钢水质量,而且影响到安全生产。出钢口更换后需对出钢口与座砖间缝隙进行灌浆、高温烧结,达到填实的目的。生产过程中,转炉出钢口面板(出钢口面板)因为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经常被烧损,更换时,需要炉前工使用耐火棉层将出钢口外法兰与转炉出钢口面板之间塞实,避免灌浆时漏料。由于出钢口在热态下更换,尤其在面板烧损程度严重时,炉前工需长时间工作在转炉出钢口面板附近,环境温度高,工作强度大。面板烧损程度严重时,更换时间过长,影响生产节奏,且更换过程转炉座砖附近温降过大,影响灌浆烧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出钢口结构的更换,有效缩短了操作人员(炉前工) 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稳定了更换出钢口时间,提高了灌浆烧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转炉出钢口结构。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为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包括出钢口管体,出钢口管体一端设置出钢口外法兰,出钢口管体外部设置耐材本体,所述的出钢口管体上套装耐火棉层,耐火棉层贴合在出钢口外法兰下表面,出钢口外法兰上表面按间隙设置多个钢片,钢片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钢片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外侧位置。
[0006]所述的耐火棉层设置为能够贴合在出钢口面板表面的结构,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外侧位置的一端与出钢口面板焊接。
[0007]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钢片包括钢片组件Ⅰ和钢片组件Ⅱ,钢片组件Ⅰ和钢片组件Ⅱ的连接部位为钢片结合部,所述的钢片组件Ⅰ和钢片组件Ⅱ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
[0008]所述的钢片的钢片结合部向远离出钢口外法兰方向延伸。
[0009]所述的耐火棉层贴合在出钢口面板表面时,耐火棉层设置为能够将出钢口面板上的面板烧损处覆盖的结构。
[0010]所述的耐火棉层设置为呈环形结构。
[0011]所述的耐火棉层外圈直径尺寸设置为大于出钢口外法兰外圈直径尺寸的结构。
[001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外法兰上设置有环形的耐火棉层;钢片中部向远离耐材本体方向弯曲。更换出钢口结构时,出钢口进入转炉炉体座砖后,将耐火棉层与
转炉出钢口面板紧密接触,耐火棉层将面板烧损处覆盖,随后将钢片压实耐火棉与出钢口面板,并使钢片端部与出钢口面板接触,然后焊接钢片与出钢口面板,实现可靠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出钢口结构的更换,有效缩短了操作人员(炉前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稳定了更换出钢口时间,降低了现场维护效率和维护质量,提高了灌浆烧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出钢口管体;2、出钢口外法兰;3、钢片结合部; 4、耐材本体;5、装耐火棉层;6、钢片;7、出钢口面板;8、钢片组件Ⅰ;9、钢片组件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包括出钢口管体1,出钢口管体1一端设置出钢口外法兰2,出钢口管体1外部设置耐材本体4,所述的出钢口管体1上套装耐火棉层5,耐火棉层5 贴合在出钢口外法兰2下表面,出钢口外法兰2上表面按间隙设置多个钢片6,钢片6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钢片6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2外侧位置。上述结构,外法兰上设置有环形的耐火棉层;钢片中部向远离耐材本体方向弯曲。更换出钢口时,出钢口进入转炉炉体座砖后,将耐火棉层与转炉出钢口面板紧密接触,耐火棉层将面板烧损处覆盖,随后将钢片压实耐火棉与出钢口面板,并使钢片端部与出钢口面板接触,然后焊接钢片与出钢口面板,实现可靠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出钢口结构的更换,有效缩短了操作人员(炉前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稳定了更换出钢口时间,降低了现场维护效率和维护质量,提高了灌浆烧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0020]所述的耐火棉层5设置为能够贴合在出钢口面板7表面的结构,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2外侧位置的一端与出钢口面板7焊接。上述结构,钢片一端与外法兰连接,钢片另一端与出钢口面板焊接。这样,在出钢口结构更换完成后,钢片能够有效起到定位耐火棉层作用。
[002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钢片6包括钢片组件Ⅰ8和钢片组件Ⅱ9,钢片组件Ⅰ8和钢片组件Ⅱ9的连接部位为钢片结合部3,所述的钢片组件Ⅰ8和钢片组件Ⅱ9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所述的钢片6的钢片结合部3向远离外法兰2方向延伸。上述结构,便于在进行更换时,当耐火棉层与出钢口面板接触后,钢片能够压实耐火棉层与出钢口面板,而后,可以焊接钢片和出钢口面板,实现钢片的可靠连接。
[0022]所述的耐火棉层5贴合在出钢口面板7表面时,耐火棉层5设置为能够将出钢口面板7上的面板烧损处覆盖的结构。所述的耐火棉层5设置为呈环形结构。所述的耐火棉层5外圈直径尺寸设置为大于外法兰2外圈直径尺寸的结构。上述结构,耐火棉层位于出钢口面板
和外法兰之间,而钢片可以压实耐火棉层,同时延伸到出钢口面板焊接。
[0023]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外法兰上设置有环形的耐火棉层;钢片中部向远离耐材本体方向弯曲。更换出钢口结构时,出钢口进入转炉炉体座砖后,将耐火棉层与转炉出钢口面板紧密接触,耐火棉层将面板烧损处覆盖,随后将钢片压实耐火棉与出钢口面板,并使钢片端部与出钢口面板接触,然后焊接钢片与出钢口面板,实现可靠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出钢口结构的更换,有效缩短了操作人员(炉前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稳定了更换出钢口时间,降低了现场维护效率和维护质量,提高了灌浆烧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00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出钢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包括出钢口管体(1),出钢口管体(1)一端设置出钢口外法兰(2),出钢口管体(1)外部设置耐材本体(4),所述的出钢口管体(1)上套装耐火棉层(5),耐火棉层(5)贴合在出钢口外法兰(2)下表面,出钢口外法兰(2)上表面按间隙设置多个钢片(6),钢片(6)设置为呈V字形结构,钢片(6)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2)外侧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火棉层(5)设置为能够贴合在出钢口面板(7)表面的结构,延伸到出钢口外法兰(2)外侧位置的一端与出钢口面板(7)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炉出钢口结构的钢片(6)包括钢片组件Ⅰ(8)和钢片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在军韩宝熊磊邬琼李海波夏序河兰海峰张小林査登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