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具体涉及破碎分离装置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开设有放置槽。通过设置第一破碎机构与第二破碎机构,使得破碎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提高,且通过第二破碎机构与循环机构的配合,使得在破碎后的锂电池落向第二破碎机构内的过滤网时,未完全破碎的锂电池不能够落下,且通过震动器带动过滤网震动,使得未完全破碎的锂电池流向循环机构,且通过循环机构内的螺纹杆带动为完全破碎的锂电池向上移动,在其到达循环出口时,从循环出口流向第二破碎机构进行在一次粉碎,使得最终得到的物料不会存在大颗粒,且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增加,并且操作比较简单。并且操作比较简单。并且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破碎分离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0003]但是在锂电池回收时,破碎分离是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而现有的破碎分离装置在破碎时不能够完全将其破碎,使得在破碎后的锂电池中依然存在一些没有完全破碎的锂电池,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通过第一破碎机构、第二破碎机构与循环机构相互配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破碎桶与循环腔,所述破碎桶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端贯穿支撑底座并延伸至支撑底座外部,所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引流风管,所述引流风管一端设置有引流风机,所述破碎桶顶部设置有第一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桶内部设置有第二破碎机构,所述循环腔内设置有循环机构;
[0006]所述第一破碎机构包括破碎室,所述破碎室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设置两个破碎盘,所述破碎室两侧均设置有引流电机,两个所述引流电机输出端均贯穿破碎室内壁与其相对应的破碎盘固定连接;
[0007]所述第二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底部设置有两个破碎齿盘,所述破碎齿盘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接触破碎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
[0008]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接触循环腔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一端贯穿挡板并延伸至循环腔顶部,所述螺旋杆接触循环腔的一端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槽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破碎盘相对一侧均设置有破碎齿,所述破碎齿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破碎齿相互啮合。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风机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设
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接触支撑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卡槽。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电机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依次贯穿固定座与第二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底部,且一端依次设置有卡环与储料袋。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两端均设置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接触破碎桶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三卡槽。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破碎桶与循环腔相接触面均开设有循环入口与循环出口,且循环出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板。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破碎桶内腔底部设置有两个引流板,两个所述引流板以破碎桶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破碎桶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闭合门,所述循环腔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门。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通过设置第一破碎机构与第二破碎机构,使得破碎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提高,且通过第二破碎机构与循环机构的配合,使得在破碎后的锂电池落向第二破碎机构内的过滤网时,未完全破碎的锂电池不能够落下,且通过震动器带动过滤网震动,使得未完全破碎的锂电池流向循环机构,且通过循环机构内的螺纹杆带动为完全破碎的锂电池向上移动,在其到达循环出口时,从循环出口流向第二破碎机构进行在一次粉碎,使得最终得到的物料不会存在大颗粒,且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增加,并且操作比较简单;
[0018]2、通过引流风机的引流风管设置在出料口一侧的设计,使得在出料时能够将其内的石墨烯物料抽出,且通过闭合门的设置,使得在需要跟换过滤网时,能够将其轻易抽出,且通过密封门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检修或清洗循环机构时能够更加的简单快捷,且通过引流风机的设置,使得在破碎后不需要在对其进行物料分离,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且操作简单,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1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图1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1、支撑底座;2、放置槽;3、破碎桶;4、循环腔; 5、出料口;6、引流风管;7、引流风机;8、破碎室;9、进料口; 10、破碎盘;11、引流电机;12、第一导流板;13、破碎齿盘;14、过滤网;15、震动器;16、第一支撑板;17、第一卡槽;18、旋转电机;19、挡板;20、第二卡槽;21、螺旋杆;22、轴承槽;23、破碎齿;24、固定座;25、第二支撑板;26、密封门;27、出料管;28、储料袋;29、卡块;30、第三卡槽;31、循环入口;32、循环出口; 33、第二导流板;34、引流板;35、闭合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附图1
‑
5所示的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破碎桶3与循环腔4,破碎桶3底部设置出料口5,出料口 5一端贯穿支撑底座1并延伸至支撑底座1外部,出料口5一侧设置有引流风管6,引流风管6一端设置有引流风机7,破碎桶3顶部设置有第一破碎机构,破碎桶3内部设置有第二破碎机构,循环腔4内设置有循环机构。
[0027]第一破碎机构包括破碎室8,破碎室8顶部设置有进料口9,进料口9底部设置两个破碎盘10,破碎室8两侧均设置有引流电机11,两个引流电机11输出端均贯穿破碎室8内壁与其相对应的破碎盘10 固定连接。
[0028]第二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板12,第一导流板12底部设置有两个破碎齿盘13,破碎齿盘13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底部设置有震动器15,震动器15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芯极片破碎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破碎桶(3)与循环腔(4),所述破碎桶(3)底部设置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一端贯穿支撑底座(1)并延伸至支撑底座(1)外部,所述出料口(5)一侧设置有引流风管(6),所述引流风管(6)一端设置有引流风机(7),所述破碎桶(3)顶部设置有第一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桶(3)内部设置有第二破碎机构,所述循环腔(4)内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第一破碎机构包括破碎室(8),所述破碎室(8)顶部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底部设置两个破碎盘(10),所述破碎室(8)两侧均设置有引流电机(11),两个所述引流电机(11)输出端均贯穿破碎室(8)内壁与其相对应的破碎盘(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板(12),所述第一导流板(12)底部设置有两个破碎齿盘(13),所述破碎齿盘(13)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过滤网(14)底部设置有震动器(15),所述震动器(15)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6),所述第一支撑板(16)接触破碎桶(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17);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顶部设置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接触循环腔(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0),所述旋转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21),所述螺旋杆(21)一端贯穿挡板(19)并延伸至循环腔(4)顶部,所述螺旋杆(21)接触循环腔(4)的一端开设有轴承槽(22),所述轴承槽(22)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螺旋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占峰,杨亮,杨峰,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易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