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26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滑鞋底,该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脚掌部、足弓部和脚跟部,所述脚掌部的前部区域和所述脚掌部的侧部区域设有脚掌防滑部,所述脚掌防滑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带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设有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且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还对称设有一对梯形耐磨凸台,所述第一过渡带靠近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所述足弓部的中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凸台部,所述脚跟部具有第二过渡带和若干个菱形凸台,所述菱形凸台上设有菱形凹坑,所述第二过渡带靠近所述足弓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防滑鞋底,抓地力强,防滑效果好。防滑效果好。防滑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滑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防滑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通常是用来保护人们的脚部,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穿着鞋子在行走或者奔跑时,鞋子能够保护人的脚部避免脚部受到外界的伤害,在人们行走或者奔跑时,鞋底是相当重要的,鞋底承受较大的力,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鞋底在与地面进行接触时,其防滑能力必须高,否则在行走时人容易发生滑倒现象,鞋底的防滑能力直接决定了鞋子的防滑能力。
[0003]现有的鞋底,在人们行走的时候,鞋子的抓地力不足容易造成打滑的现象,打滑严重造成人员摔伤。
[0004]为此,需要对现有鞋底进行设计改进,以提高鞋底的防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防滑鞋底。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防滑鞋底,该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脚掌部、足弓部和脚跟部,所述脚掌部的中部区域具有一第一凸台部,所述脚掌部的前部区域和所述脚掌部的侧部区域设有脚掌防滑部,所述脚掌防滑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带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设有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且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还对称设有一对梯形耐磨凸台,所述足弓部的前部区域设有第一过渡带,所述第一过渡带靠近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所述足弓部的中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二凸台部上设有鞋码标识部,所述脚跟部具有第二过渡带和若干个菱形凸台,所述菱形凸台上设有菱形凹坑,所述第二过渡带靠近所述足弓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部呈椭圆形。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部上设有品牌标识部。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带和所述第二防滑带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带具有第二凸棱,所述第一防滑带具有第一凸棱。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棱高于所述第一凸棱。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足弓部的两侧边缘和所述脚跟部的外边缘均设有防滑带。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带上设有若干个圆弧凸起。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脚掌部的前部区域和所述脚掌部的侧部区域设有脚掌防滑部,且所述脚掌防滑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带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若干个第一防滑带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起到防滑效果,并且在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设有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的设置,使得鞋底不但耐磨,而且防滑性进一步提高,在所述脚掌部的后部区域对称设有一对梯形耐磨凸台,使得鞋底的耐磨性和防滑性更进一步
提高,此外,所述脚跟部具有若干个菱形凸台,若干个菱形凸台使得鞋底防滑效果较佳,所述菱形凸台设有菱形凹坑,菱形凹坑使得人在行走时,鞋底抓地力提高,提高鞋底防滑能力,避免鞋子的抓地力不足造成的打滑,防止打滑造成人员摔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凸台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A

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凸台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K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图1的B

B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列表:脚掌部

10、第一凸台部

11、品牌标识部

111、脚掌防滑部

12、第一防滑带

121、第一凸棱

1211、第二防滑带

122、第二凸棱

1221、梯形耐磨凸台

13、圆形耐磨凸台

14、足弓部

20、第二凸台部

21、鞋码标识部

211、第一过渡带

22、脚跟部

30、第二过渡带

31、菱形凸台

32、菱形凹坑

321、防滑带

40、圆弧凸起

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参见附图1至图6,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防滑鞋底,该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脚掌部10、足弓部20和脚跟部30,所述脚掌部10的中部区域具有一第一凸台部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部11呈椭圆形,在所述第一凸台部11上设有品牌标识部111。
[0026]如图1、图3所示,为了提高鞋底防滑性能,在所述脚掌部10的前部区域和所述脚掌部10的侧部区域设有脚掌防滑部12,所述脚掌防滑部12具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带121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122,为使得脚掌部10防滑性能更好,使所述第一防滑带121和所述第二防滑带122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0027]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滑带122具有第二凸棱1221,所述第一防滑带121具有第一凸棱1211,第二凸棱1221和第一凸棱1211能够进一步改善鞋底防滑性能,增大了摩擦力,增强鞋底的抓地力,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
[0028]更优地,所述第二凸棱1221高于所述第一凸棱1211,增大了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增强鞋底的抓地力,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
[0029]为了提高鞋底耐磨性和防滑性,在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设有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14,且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还对称设有一对梯形耐磨凸台13。
[0030]如图1和图4,所述足弓部20的前部区域设有第一过渡带22,所述第一过渡带22靠近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所述足弓部20的中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凸台部21,所述第二凸台部21上设有鞋码标识部211。
[0031]如图1、图5和图6,为了增大摩擦力,使鞋底的抓地力更强,在所述脚跟部30设有第二过渡带31和若干个菱形凸台32,所述菱形凸台32上设有菱形凹坑321,所述第二过渡带31
靠近所述足弓部20,尤其菱形凹坑321的设置,形成对底面的吸附力,从而提高抓地力,防止鞋打滑。
[0032]优选地,在所述足弓部20的两侧边缘和所述脚跟部30的外边缘均设有防滑带40,以提高防滑性能。
[0033]更优地,在所述防滑带40上设有若干个圆弧凸起41以更好地提高防滑效果。
[0034]综上可知,该鞋底相比现有的鞋底,防滑效果好,抓地力强,在人们行走和跑步时,不容易造成鞋底打滑,避免造成人员摔伤。
[003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滑鞋底,该鞋底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具有脚掌部(10)、足弓部(20)和脚跟部(30),所述脚掌部(10)的中部区域具有一第一凸台部(11),所述脚掌部(10)的前部区域和所述脚掌部(10)的侧部区域设有脚掌防滑部(12),所述脚掌防滑部(12)具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带(121)和若干个第二防滑带(122),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设有若干个圆形耐磨凸台(14),且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还对称设有一对梯形耐磨凸台(13),所述足弓部(20)的前部区域设有第一过渡带(22),所述第一过渡带(22)靠近所述脚掌部(10)的后部区域,所述足弓部(20)的中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凸台部(21),所述第二凸台部(21)上设有鞋码标识部(211),所述脚跟部(30)具有第二过渡带(31)和若干个菱形凸台(32),所述菱形凸台(32)上设有菱形凹坑(321),所述第二过渡带(31)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乾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