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00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包括车体底盘和控制系统,车体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车身,车身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机械臂,车身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与第一机械臂的外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在灭火机器人的机械臂上搭载高压细水雾喷头,同时配合无线收发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使得设备能够在现场进行工作,及时发现火情,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设备整体的工作承载能力强,能够迅速将高压细水雾喷头靠近火源中心进行灭火,同时能够外挂水源与电源,达到持续灭火的目的。续灭火的目的。续灭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消防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属于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在我国的项目中,有很多重要的环节,如变电站场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维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其中用电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易发生故障、绝缘老化、过载过流、自燃或外界因素引发火灾,造成人力物力损失,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变电站的消防系统主要采用火情自动探测报警和联动灭火设施,其主要缺点是:远程操作人员发现火情报警后再控制消防机器人灭火,有较大的时间延迟;现场消防联动设备火力分散,无法集中对着火点集中力量进行快速灭火,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即使有搭载机械臂的机器人,也是干粉灭火,其承载能力弱,持续灭火时间很短,不能很好地控制火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包括车体底盘和控制系统,所述车体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车身,所述车身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机械臂,所述车身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与第一机械臂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机械臂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与第二机械臂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顶部远离第一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细水雾喷头,所述车身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的一侧镶嵌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注管,所述水箱的顶部且位于加注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细水雾喷头固定连接,所述车身的外部且位于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系统,所述无线收发系统与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车身的外部且位于无线收发系统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导航系统,所述车身的外侧远离第一机械臂的一端设置有自动测温系统。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体底盘、自动导航系统、自动测温系统均与无线收发系统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收发系统由发射机和遥控器构成,所述发射机与遥控器电性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导航系统由九轴姿态传感器、激光雷
达、深度摄像头和避障雷达构成,所述九轴姿态传感器、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避障雷达均与遥控器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测温系统由可视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数据处理模块和三百六十度云台构成,所述可视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数据处理模块、三百六十度云台均与遥控器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由显示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遥控模块构成,所述显示模块、遥控模块均与无线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发射机与无线接收模块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身的一侧且位于无线收发系统的下方设置有充电口,所述车身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且所述车身内部的电池与充电口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在灭火机器人的机械臂上搭载高压细水雾喷头,同时配合无线收发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使得设备能够在现场进行工作,及时发现火情,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设备整体的工作承载能力强,能够迅速将高压细水雾喷头靠近火源中心进行灭火,同时能够外挂水源与电源,达到持续灭火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内部系统原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无线收发系统结构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自动导航系统结构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自动测温系统结构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0020]图中:1、车体底盘;2、车身;3、第一机械臂;4、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二机械臂;7、细水雾喷头;8、水箱;9、加注管;10、增压泵;11、高压水管;12、无线收发系统;121、发射机;122、遥控器;13、自动导航系统;131、九轴姿态传感器;132、激光雷达;133、深度摄像头;134、避障雷达;14、自动测温系统;141、可视摄像头;142、红外热成像摄像头;143、数据处理模块;144、三百六十度云台;15、控制系统;151、显示模块;152、无线接收模块;153、遥控模块;16、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包括车体底盘1和控制系统15,车体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车身2,车身2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机械臂3,车身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
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活塞杆与第一机械臂3的外侧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便于更好的控制第一机械臂3的角度;第一机械臂3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第一机械臂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6,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活塞杆与第二机械臂6的底部转动连接,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5便于更好的控制第二机械臂6的角度;第二机械臂6的顶部远离第一机械臂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细水雾喷头7,便于更好的喷出细水雾进行消防灭火;车身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3的一侧镶嵌有水箱8,水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注管9,通过加注管9便于更好的向水箱8的内部加注水,增加水源的续航;水箱8的顶部且位于加注管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10,增压泵10的输入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增压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11,高压水管11远离增压泵10的一端与细水雾喷头7固定连接,通过增压泵10与高压水管11便于更好的进行加压;车身2的外部且位于水箱8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系统12,无线收发系统12与控制系统15通过无线网络连接,通过无线收发系统12与控制系统15之间的连接,便于更好的进行远程控制操作;车身2的外部且位于无线收发系统12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导航系统13,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包括车体底盘(1)和控制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车身(2),所述车身(2)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机械臂(3),所述车身(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活塞杆与第一机械臂(3)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3)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机械臂(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活塞杆与第二机械臂(6)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6)的顶部远离第一机械臂(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细水雾喷头(7),所述车身(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机械臂(3)的一侧镶嵌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注管(9),所述水箱(8)的顶部且位于加注管(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10),所述增压泵(10)的输入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11),所述高压水管(11)远离增压泵(10)的一端与细水雾喷头(7)固定连接,所述车身(2)的外部且位于水箱(8)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系统(12),所述无线收发系统(12)与控制系统(15)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车身(2)的外部且位于无线收发系统(12)的一侧设置有自动导航系统(13),所述车身(2)的外侧远离第一机械臂(3)的一端设置有自动测温系统(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载在机械臂上的高压细水雾的变电站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盘(1)、自动导航系统(13)、自动测温系统(14)均与无线收发系统(12)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来邱仲良胡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