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65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向可调节转运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包括底座、多向调节机构以及床体。多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旋转组件以及设置在旋转组件上的平移组件。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通过升降组件将床体调节至与检查台(或手术台)适应的高度,在该预设高度下通过旋转组件调节床体朝向检查台(或手术台)适应的倾斜度,在该预设倾斜度下通过平移组件调节床体沿倾斜平面向检查台(或手术台)平移,方便将患者转移至检查台(或手术台),可大幅度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尽可能地减少二次伤害。可能地减少二次伤害。可能地减少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可调节转运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向可调节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临床治疗中,经常需要将患者从ICU、病房、急救车、手术室等处转移至CT、MRI、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或其它治疗。无论是将患者从转运车上转移到病床上还是将患者从病床上转移到转运车上都很麻烦,转运人员都不希望由于过大的搬运动作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3]目前,医院内的转运床大多是带有脚轮的单人床,在转运患者时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抬起床单,用床单将患者搬运到转运床上,然后推送到检查室或手术室后,再由家属和医护人员将患者用床单搬运到检查台或手术台上。转运时一般需要3

5人才能完成,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手忙脚乱、费时费力,且由于家属参与,使得非专业的转移方式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伤害,尤其对瘫痪患者、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或者严重骨折的患者更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常规结构的转运床功能简单而不利于患者转移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升降、平移和翻转等多向可调节的转运床。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包括底座、多向调节机构以及床体;
[0007]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脚轮;
[0008]所述多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调节所述床体高度的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以在预设高度下调节所述床体倾斜度的旋转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上以在预设倾斜度下调节所述床体在倾斜平面位移的平移组件;
[0009]其中,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上并与所述床体可滑动连接的平移承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平移承载件上以驱动所述床体在所述平移承载件上滑动的平移驱动件。
[0010]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平移承载件上设置T型导轨,所述平移驱动件包括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同轴传动的电机;
[0011]所述T型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T型导轨长度方向供所述齿轮穿过的条形通孔;
[0012]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并与所述T型导轨配合的T型导槽,所述T型导槽对应于所述条形通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0013]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T型导槽长度大于所述T型导轨长度,且所述T型导槽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0014]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的旋转承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承载件和所述平移承载件之间的旋转铰接件、旋转驱动
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平移承载件通过旋转铰接件旋转以调节所述床体倾斜度。
[0015]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旋转承载件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短臂设置在所述长臂的一侧以与所述长臂形成T型结构;
[0016]所述旋转铰接件设置在所述长臂上,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短臂上。
[0017]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与所述旋转承载件、所述平移承载件铰接。
[0018]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旋转承载件之间的升降驱动件和升降导向件。
[0019]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长臂中部连接,所述升降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件两侧并与所述长臂两端连接。
[0020]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升降驱动件独立地选自气压缸、液压缸、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
[0021]优选地,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床,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的护板、护栏、输液架。
[0022]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3]1.本技术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包括底座、多向调节机构以及床体。多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旋转组件以及设置在旋转组件上的平移组件;其中,平移组件包括平移承载件和平移驱动件,平移承载件与床体可滑动连接,平移驱动件驱动床体在平移承载件上滑动。
[0024]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先通过升降组件将床体调节至与检查台(或手术台)适应的高度,然后在该预设高度下通过旋转组件调节床体朝向检查台(或手术台)适应的倾斜度,最后在该预设倾斜度下通过平移组件调节床体沿倾斜平面向检查台(或手术台)平移,方便将患者转移至检查台(或手术台),可大幅度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尽可能地减少二次伤害。
[0025]2.本技术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平移承载件上设置T型导轨,平移驱动件包括齿轮和电机,该T型导轨上设置有沿T型导轨长度方向供齿轮穿过的条形通孔;床体上设置有沿床体宽度方向并与T型导轨匹配合的T型导槽,该T型导槽对应于条形通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26]该结构的多向调节转运床,通过T型导轨和T型导槽配合,实现了床体与平移组件的牢固卡接;通过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实现床体在平移组件上稳定滑动,安全性好。
[0027]3.本技术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T型导槽长度大于T型导轨长度,且T型导槽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在T型导槽相对于T型导轨滑动时,防止T型导轨滑动至T型导槽端部而出现滑脱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0028]4.本技术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旋转驱动件和升降驱动件独立地选自气缸、液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效率高,灵活性强,故障率低。
[0029]5.本技术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在床板上设置有护板、护栏,增加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床板上设置输液架,方便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输液。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沿床体长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多向调节转运床沿床体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旋转承载件、三铰链铰接座俯视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平移承载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平移驱动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T型导槽和齿条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
底座;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多向调节机构以及床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脚轮;所述多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调节所述床体高度的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以在预设高度下调节所述床体倾斜度的旋转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上以在预设倾斜度下调节所述床体在倾斜平面位移的平移组件;其中,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上并与所述床体可滑动连接的平移承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平移承载件上以驱动所述床体在所述平移承载件上滑动的平移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承载件上设置T型导轨,所述平移驱动件包括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同轴传动的电机;所述T型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T型导轨长度方向供所述齿轮穿过的条形通孔;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并与所述T型导轨配合的T型导槽,所述T型导槽对应于所述条形通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导槽长度大于所述T型导轨长度,且所述T型导槽两端设置有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多向可调节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顾翠霞王磊赵宇顾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