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冈山大学专利>正文

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057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属于害虫生物防控技术领域。所述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包括:可封闭的主体室和可置于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可容纳所述捕食性天敌的天敌容置仓;所述主体室为具有开口的内部中空的容器状结构;所述天敌容置仓的大小形状与所述主体室的开口相适配;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容器底部设有可移动圆盘,所述可移动圆盘可轴向地在容器内升降移动以推动放置在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天敌容置仓向主体室外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价低、重量小、操作方便、释放快捷、不污染环境、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田间需求量大而个体又必需独置的中小型昆虫天敌的放置容器和释放装置。的放置容器和释放装置。的放置容器和释放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害虫生物防控
,具体涉及一种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发展的一种防治方法。它的实质是利用物种间的捕食或竞争关系,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发展,即生物群防治生物群。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害虫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也是生物防治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天敌往往捕食多种害虫,一种害虫又被多种天敌类群所捕食。因此,根据捕食性天敌与猎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加之一些自然生态原理和法则,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新建立新的生物种群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0003]农林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利用昆虫天敌释放器可以大批量完成昆虫天敌的田间释放和精确计数,从而实现生物防控标准化、现代化和精准管理的相应产品的开发应用。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释放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敞开式容器,或带纱网的半开放式容器,这类释放器的设计和使用存在以下四个缺陷:一是这类释放器主要用于释放群居型的捕食性天敌类群,如草蛉、瓢虫、蝽、捕食螨、寄生蜂等,而对独居型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蜘蛛的释放难度较大,因为蜘蛛的独居性容易造成同一个释放器内的蜘蛛间出现相互攻击,甚至捕食的现象;二是这类释放器一般是挂在田间,较周围环境突出,所以容易招来鸟类、蚂蚁、爬行小动物等进入释放器内捕食昆虫天敌,造成防控效果不理想;三是这类释放器通常悬挂在空中,任由风吹日晒,无法进行昆虫天敌的保湿,难以达到尽可能多释放昆虫天敌的目的;四是一些有结网习性的捕食性天敌,例如,蜘蛛,用常规容器存放运输在释放时很难操作,它们会在容器内结网,很难将它们逐一释放出来。
[0004]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在确保捕食性天敌的正常习性的同时又能做到存放运输安全便捷、释放操作方便的新型释放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本领域客观存在的上述缺陷及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昆虫天敌装运释放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闭的主体室和可置于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可容纳所述捕食性天敌的天敌容置仓;
[0007]所述主体室为具有开口的内部中空的容器状结构;所述天敌容置仓的大小形状与所述主体室的开口相适配;
[0008]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容器底部设有可移动底部,所述可移动底部可轴向地在容器内升降移动以推动放置在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天敌容置仓向主体室外释放。
[0009]所述天敌容置仓为多个,轴向地摞叠在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内部;摞叠的多个天敌容置仓两两之间具有可供所述捕食性天敌栖息活动的空间;所述天敌容置仓的底
部可与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可移动底部相接。
[0010]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1处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从筒壁底沿开口,在接近筒壁顶沿处封闭;
[0011]优选地,所述轴向开口为条状开口;
[0012]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可移动底部为带手柄的圆形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开口及内部相适配,所述手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开口相适配。
[0013]将所述带手柄的圆形托盘结构从主体室的筒状结构的下端开口处插入,使所述托盘的手柄卡接在轴向开口中,通过旋转所述托盘手柄,使所述托盘平行筒状结构底部安装于筒状结构内并可在筒状结构内升降移动。
[0014]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设有2处位置对应的轴向开口,所述托盘的手柄为2个且位置对应。
[0015]托盘安装于筒状结构内部时托盘手柄朝筒壁外部凸出的一端沿所述筒状结构周向设有栓扣;
[0016]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具有筒盖,可盖住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以封闭所述筒状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筒盖与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通过连接线连接。
[001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筒状结构具有固定底部;所述固定底部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托盘进入筒状结构内部的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大小形状与所述托盘的厚度、剖面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底部开口的一端与轴向开口的底端相接通。设置固定底部的好处是,托盘进入筒身内部后有个托底的固定底部防止托盘在筒身内部轴向地上下移动时从筒身底部漏出,能更好地封闭整个装置,同时防止天敌从装置内部逃逸。也可以不设置固定底部,在无需移动托盘时,只需要将进入筒身内部的托盘卡紧,且托盘与筒身内壁之间的空隙不足以通过天敌也可达到防止天敌逃逸的目的。
[0019]所述天敌容置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且上大下小的纸杯。
[0020]所述纸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0021]所述多个天敌容置仓形状大小一致。
[0022]所述捕食性天敌选自草蛉、瓢虫、蝽、捕食螨、寄生蜂或蜘蛛。
[0023]所述捕食性天敌为蜘蛛。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推拉式昆虫天敌释放器,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器包括外部的主体室和内部的纸杯两部分,外部的主体室为一个推拉式长圆筒,由筒盖、筒身和托盘构成,通过上下调节托盘手柄确定是否将纸杯装入或弹出;内部的纸杯为昆虫天敌的放置处,通过调节纸杯的叠套控制昆虫天敌的进出。
[0025]所述主体室包括筒盖1、筒身2和托盘3;所述筒身为完整的圆筒,圆筒上端圆形开口,下端中间条状开口4,筒壁两侧对称位置分别有一长条状开口4,其下端与圆筒下端的中间条状开口联通,上端在接近筒壁顶沿处封闭;将所述托盘从筒身下端的条状开口处插入,使托盘的手柄卡接在筒壁两侧的长条状开口中,通过上下推移或旋转所述托盘的手柄,使托盘的圆盘进入筒身内部;当向筒身内叠放纸杯时,将托盘的手柄依次向下拉动,直至到底,盖上筒盖,完成纸杯装载;当向外投放纸杯时,打开筒盖,将托盘的手柄依次向上推动,
直至顶端,完成纸杯投放。
[0026]所述内部纸杯是上大下小的特制纸杯b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用于放置中小型的昆虫天敌类群,如瓢虫、蝽、蜘蛛等动物。当纸杯内放置的是瓢虫、蝽等群居型的昆虫天敌类群时,可一只或多只天敌放置一个纸杯;而若放置的是蜘蛛等独居型的昆虫天敌类群时,则纸杯内有且只能放置一只昆虫天敌。在放置昆虫天敌前,将第一个纸杯的下端放于主体室的内部托盘上,尔后向纸杯内放置昆虫天敌,接着用第二个纸杯的下端插入第一个纸杯的上端开口,依此模式,直至最后一个纸杯完成昆虫天敌放置后,盖上筒盖。当向田间投放昆虫天敌时,在田间指定位置打开筒盖,将托盘向上推动,将纸杯撒向田间,以便昆虫天敌分散入田,从而完成昆虫天敌的田间释放。
[0027]本技术设计主体的筒盖1和筒身2间采用按压式构造,在装载前取下筒盖,从筒身的圆形开口端依次装入纸杯,完成纸杯装载后,将筒盖向筒身的圆形开口端向下按压,直至筒盖的内面紧贴筒身顶端的纸杯的开口端,既固定了纸杯在筒身内的相对位置,也阻止了昆虫天敌的逃逸。
[0028]设计主体的筒身2和托盘3间采用活动式的互套构造,将所述托盘从筒身下端的条状开口处插入,使托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闭的主体室和可置于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可容纳所述捕食性天敌的天敌容置仓;所述主体室为具有开口的内部中空的容器状结构;所述天敌容置仓的大小形状与所述主体室的开口相适配;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容器底部设有可移动底部,所述可移动底部可轴向地在容器内升降移动以推动放置在所述主体室内部的天敌容置仓向主体室外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敌容置仓为多个,轴向地摞叠在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内部;摞叠的多个天敌容置仓两两之间具有可供所述捕食性天敌栖息活动的空间;所述天敌容置仓的底部可与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可移动底部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1处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从筒壁底沿开口,在接近筒壁顶沿处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1处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从筒壁底沿开口,在接近筒壁顶沿处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开口为条状开口;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可移动底部为带手柄的圆形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开口及内部相适配,所述手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开口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开口为条状开口;所述主体室的容器状结构的可移动底部为带手柄的圆形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开口及内部相适配,所述手柄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开口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设有2处位置对应的轴向开口,所述托盘的手柄为2个且位置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食性天敌容置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红陈志武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