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052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密封固定连接的、在带压修井时用于密封抽油杆柱的光杆密封器(2)、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和柱塞防喷管(4),其中光杆密封器(2)包括密封器壳体(21)、密封器密封阀板(23)和密封器法兰底座(26),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包括防喷阀上壳体(31)、防喷阀下壳体(32),且后者内设有上下两组阀板,柱塞防喷管(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喷管上壳体(41)、防喷管体(42)和防喷管下壳体(44);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可靠,其实施工艺方便灵活、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井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油田采油井在出现故障需要修井,或在检泵过程中,多为非带压作业,为防止井下高压油液经过采油井喷出地面,通常需要先实施压井作业,即将密度较大的压井液灌入地层,来压制井下介质,然后再进行修井作业。这种修井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当地层压力过大时,压井液无法有效控制井下介质,需要暂时停止作业,等待地层压力稳定后继续施工,作业效率低;2、压井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会对地层造成污染,可能会堵塞地层,降低油井产量;3、压井液会对稠油高温注汽井产生冷伤害,压井后需要再次注汽,才能使地层恢复正常生产温度,导致重复注汽,大幅增加注汽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通过在采油井口上由下至上依次密封固定连接光杆密封器、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和柱塞防喷管,在修井过程中对井下压力能灵活进行多重密封,同时在抽油杆柱的带压上提或下投过程中能维持密封,实现带压修井作业。
[0004]本专利技术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密封固定连接的、在带压修井时用于密封抽油杆柱的光杆密封器、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和柱塞防喷管;所述光杆密封器包括密封器壳体、密封器密封阀板和密封器法兰底座,其中密封器壳体为敞口圆槽状,其底壁中央设有圆孔,密封器法兰底座的下端与采油井口上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密封器壳体的底壁圆孔密封固定连接,密封器密封阀板设于密封器壳体内部且由两个半环形阀块组成,在每个半环形阀块中央设有“T”形空腔,其内设有形状吻合的第一阀栓,且两个第一阀栓对称设置,第一阀栓位于密封器密封阀板外的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在两个阀块接合缝隙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注胶嘴,第一阀栓和第一注胶嘴分别穿过密封器壳体的环形壁,且第一阀栓穿过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在密封器密封阀板上设有环状的密封垫片;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包括防喷阀上壳体、防喷阀下壳体,两者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其中防喷阀上壳体为环柱体,其内部中央设有同轴的柱状空腔,其内设有第一密封体,防喷阀下壳体为环柱体,其内部设有上下两组阀板,每组阀板由上至下分别包括光杆密封阀板、抽油杆密封阀板和加重杆密封阀板,每个阀板由两个半环形阀块组成,在每个半环形阀块中央设有“T”形空腔,其内设有形状吻合的第二阀栓,且两个第二阀栓对称设置,第二阀栓位于密封阀板外的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在两个阀块接合缝隙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
注胶嘴,第二阀栓和第二注胶嘴分别穿过防喷阀下壳体的环形壁,且第二阀栓穿过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防喷阀下壳体的下端能与所述密封器壳体的上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柱塞防喷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喷管上壳体、防喷管体和防喷管下壳体,其中防喷管上壳体为环柱体,其内部中央设有同轴的柱状空腔,其内设有第二密封体,防喷管体为管状,防喷管下壳体为环柱体,其下端能与所述防喷阀下壳体的上端密封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壳体和密封器法兰底座之间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或能实现密封固定连接的其它方式,如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等。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上壳体和防喷阀下壳体之间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或能实现密封固定连接的其它方式,如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等。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塞防喷管的防喷管上壳体、防喷管体和防喷管下壳体之间分别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或能实现密封固定连接的其它方式,如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等。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下壳体和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壳体之间能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或能实现密封固定连接的其它方式,如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等。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塞防喷管的防喷管下壳体与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下壳体之间能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或能实现密封固定连接的其它方式,如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等。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的材质均为高弹耐磨橡胶材料,或具有同等功能的其它材料。
[0011]本专利技术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的实施工艺,其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a)在采油井正常生产时,先将所述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法兰底座下端与采油井口上的法兰盘固定连接,把盘根盒的下端固定连接到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壳体上端,进行正常作业;(b)当抽油杆柱出现故障需要带压修井时,先旋转所述光杆密封器上的第一阀栓,使密封器密封阀板抱紧抽油杆柱,再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嘴在密封器壳体内部腔体内带压注入密封胶,从而关闭光杆密封器并隔绝井下压力;(c)将盘根盒从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壳体上拆下,把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下壳体固定连接到光杆密封器的密封器壳体上,从而把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和光杆密封器密封连接起来,再采用步骤(b)的反操作把光杆密封器打开,利用抽油杆修井防喷阀上的第一密封体隔绝井下压力,同时上提抽油杆柱;(d)当第一密封体因多次上提抽油杆柱的磨损而无法密封时,先旋转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上两个抽油杆密封阀板的第二阀栓,使两个抽油杆密封阀板抱紧抽油杆柱,并通过相应第二注胶嘴把两个抽油杆密封阀板之间腔体内带压注入密封胶,从而关闭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并隔绝井下压力,然后把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上壳体从防喷阀下壳体上
拆下,来更换第一密封体;(e)当需要把抽油杆柱下端的柱塞提出采油井口时,先旋转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上两个加重杆密封阀板的第二阀栓,使两个加重杆密封阀板抱紧抽油杆柱,并通过相应第二注胶嘴把两个加重杆密封阀板之间腔体内带压注入密封胶,从而关闭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并隔绝井下压力,然后把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上壳体从防喷阀下壳体上拆下,将所述柱塞防喷管的防喷管下壳体固定连接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下壳体上,从而把柱塞防喷管和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密封连接起来,然后采用反操作把抽油杆修井防喷阀打开,利用柱塞防喷管上的第二密封体隔绝井下压力,同时把柱塞上提到柱塞防喷管的防喷管体内;(f)通过旋转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上两个光杆密封阀板的第二阀栓,使两个光杆密封阀板各自抱紧,并通过相应第二注胶嘴把两个光杆密封阀板之间腔体内带压注入密封胶,从而关闭抽油杆修井防喷阀并隔绝井下压力,然后把所述柱塞防喷管的防喷管下壳体从抽油杆修井防喷阀的防喷阀下壳体上拆下,就能取出柱塞,完成带压提升抽油杆柱的全部操作;(g)通过步骤(a)至步骤(f)的逆操作过程,就能完成把抽油杆柱带压投下采油井口的全部操作。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势: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及实施工艺,通过在采油井口上由下至上依次密封固定连接光杆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密封固定连接的、在带压修井时用于密封抽油杆柱的光杆密封器(2)、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和柱塞防喷管(4);所述光杆密封器(2)包括密封器壳体(21)、密封器密封阀板(23)和密封器法兰底座(26),其中密封器壳体(21)为敞口圆槽状,其底壁中央设有圆孔,密封器法兰底座(26)的下端与采油井口(6)上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密封器壳体(21)的底壁圆孔密封固定连接,密封器密封阀板(23)设于密封器壳体(21)内部且由两个半环形阀块组成,在每个半环形阀块中央设有“T”形空腔,其内设有形状吻合的第一阀栓(24),且两个第一阀栓(24)对称设置,第一阀栓(24)位于密封器密封阀板(23)外的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在两个阀块接合缝隙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注胶嘴(25),第一阀栓(24)和第一注胶嘴(25)分别穿过密封器壳体(21)的环形壁,且第一阀栓(24)穿过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在密封器密封阀板(23)上设有环状的密封垫片(22);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包括防喷阀上壳体(31)、防喷阀下壳体(32),两者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其中防喷阀上壳体(31)为环柱体,其内部中央设有同轴的柱状空腔,其内设有第一密封体(33),防喷阀下壳体(32)为环柱体,其内部设有上下两组阀板,每组阀板由上至下分别包括光杆密封阀板(34)、抽油杆密封阀板(35)和加重杆密封阀板(36),每个阀板(34、35或36)由两个半环形阀块组成,在每个半环形阀块中央设有“T”形空腔,其内设有形状吻合的第二阀栓(37),且两个第二阀栓(37)对称设置,第二阀栓(37)位于密封阀板(34、35和36)外的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在两个阀块接合缝隙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注胶嘴(38),第二阀栓(37)和第二注胶嘴(38)分别穿过防喷阀下壳体(32)的环形壁,且第二阀栓(37)穿过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匹配的内螺纹,防喷阀下壳体(32)的下端能与所述密封器壳体(21)的上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柱塞防喷管(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喷管上壳体(41)、防喷管体(42)和防喷管下壳体(44),其中防喷管上壳体(41)为环柱体,其内部中央设有同轴的柱状空腔,其内设有第二密封体(43),防喷管体(42)为管状,防喷管下壳体(44)为环柱体,其下端能与所述防喷阀下壳体(32)的上端密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密封器(2)的密封器壳体(21)和密封器法兰底座(26)之间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的防喷阀上壳体(31)和防喷阀下壳体(32)之间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防喷管(4)的防喷管上壳体(41)、防喷管体(42)和防喷管下壳体(44)之间分别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的防喷阀下壳体(32)和光杆密封器(2)的密封器壳体(21)之间能通过锥管螺纹进行密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提放抽油杆柱修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防喷管(4)的防喷管下壳体(44)与抽油杆修井防喷阀(3)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民赵中钰李楠张卫张洋雷霆王晓涛伍岗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