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030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包括二氧化钛消光剂、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和己内酰胺;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包括纳米氧化锌粒子,纳米氧化锌粒子的外围由有机硅TE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锦纶切片行业的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锦纶切片已经成为合成化工材料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随着人们对功能化的化纤产品的迫切需求,使得该领域内的各大企业对此类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日趋活跃。现有消光切片制备的化纤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使用者除了需要产品具备光亮度低的消光功能,还要兼具抗紫外线、抗菌功能,期望有新的产品出现。为了提升切片的消光性,常在切片制备过程中添加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散射效果,可将可见光折射、吸收,进而达到良好的消光效果、为了提升切片的抗菌和抗UV效果,常在切片制备过程中添加氧化锌,氧化锌在阳光下尤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自行分解出自由电子,留下带正电的空穴,空穴可激活氧变成活性氧,活性氧能与多种微生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常用的纳米氧化锌还具有很强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和散射能力。但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易团聚的问题,在下游纺丝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强度下降,纤维表面不光滑,易发生毛丝,甚至出现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抗UV、抗菌以及消光性能,且纺丝中不易造成纤维表面不光滑、毛丝和断裂的锦纶切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8

1.75%的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0.26

0.4%的酸、0.1

0.22%的胺和余量的己内酰胺;
[0005]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包括21.5

22.2%的二氧化钛消光剂和0.08

0.15%的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
[0006]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包括纳米氧化锌粒子以及包覆在纳米氧化锌粒子外围的有机硅TEOS

28;
[0007]所述二氧化钛消光剂包括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包覆在二氧化钛粒子外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无机硅化合物层、金属化合物层和有机聚合物包覆层。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的配置;
[0010]步骤2、将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酸、胺和己内酰胺混合,混合均匀后进入预聚塔反应,得到预聚体;
[0011]步骤3、步骤2所得预聚体加入终聚塔反应,所得熔体过滤后进行切粒,得到锦纶湿切片,所得锦纶湿切片依次进行萃取、干燥和冷却,得到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将二氧化钛消光剂和纳米氧化锌粒子配合使用,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粒子均经过特殊的包覆处理,相较于直接添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团聚,二氧化钛消光剂和纳米氧化锌粒子的效果可充分发挥,为下游生产的纤维和布料提供了良好的遮光性、抗菌性和抗紫外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推广,条件易控,且相较于传统将助剂与部分锦纶熔融先制成母粒再进行切片制备的方法,工序更为简单,设备投入成本更低,适合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普通氧化锌粒子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潜入纤维聚合物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用于纺丝织布后得到的布料照片;
[0015]标号说明:1、纤维;2、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3、氧化锌粒子;4、空隙;5、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8

1.75%的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0.26

0.4%的酸、0.1

0.22%的胺和余量的己内酰胺;
[0018]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中包括21.5

22.2%的二氧化钛消光剂和0.08

0.15%的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
[0019]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包括纳米氧化锌粒子以及包覆在纳米氧化锌粒子外围的有机硅TEOS

28;
[0020]所述二氧化钛消光剂包括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包覆在二氧化钛粒子外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无机硅化合物层、金属化合物层和有机聚合物包覆层。
[0021]所述二氧化钛消光剂为申请号为202010036249.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的一种缓解预聚塔结垢的二氧化钛消光剂。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将二氧化钛消光剂和纳米氧化锌粒子配合使用,利用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提供了良好的遮光性、抗菌性和抗紫外性,由于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粒子均经过特殊的包覆处理,相较于直接添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团聚,进而相较于常见的锦纶切片L值下降、B值下降,在全消光切片中消艳效果更为显著,切片纺丝织后成布,在布面上,具有独特的消光及消艳效果,同时能够显著发挥其抗UV、抗菌效果。
[0023]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化合物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锰离子层和氧化铝层,所述锰离子层为硫酸锰层,用于制备所述硫酸锰层的硫酸锰在使用前经有机硅氧烷(如,乙烯三[(1

甲基乙烯基)氧]矽烷)包覆。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未经包覆的硫酸锰易溶于水,在添加过程中会被溶解水洗出,硫酸锰当中的锰离子,经由反应附着于二氧化钛表层,通过有机硅氧烷包覆,使其不易被己内
酰胺、酸及胺溶解。
[0025]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1、在脱盐水中加入正丁醇,溶解后加入聚醚多元醇(如,聚醚F127),加酸调整pH为1.8

2.5,然后滴加正硅酸乙酯(如,TEOS

28),滴加完成后加热至40

50℃保温同时搅拌24h,然后升温至100

110℃,静置24h,得到白色沉淀,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取滤膜上的截留物经清洗、干燥后煅烧,得到中孔洞二氧化硅;
[0027]步骤2、将乙酰丙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8

1.75%的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0.26

0.4%的酸、0.1

0.22%的胺和余量的己内酰胺;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调配液中包括21.5

22.2%的二氧化钛消光剂和0.08

0.15%的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包括纳米氧化锌粒子以及包覆在纳米氧化锌粒子外围的有机硅TEOS

28;所述二氧化钛消光剂包括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包覆在二氧化钛粒子外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无机硅化合物层、金属化合物层和有机聚合物包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脱盐水中加入正丁醇,溶解后加入聚醚多元醇,加酸调整pH为1.8

2.5,然后滴加正硅酸乙酯,滴加完成后加热至40

50℃保温同时搅拌,然后升温至100

110℃,静置,得到白色沉淀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取滤膜上的截留物经清洗、干燥后煅烧得到中孔洞二氧化硅;步骤2、将乙酰丙酮锌混合液加入到乙醇中,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中孔洞二氧化硅,于70℃下加热搅拌5

8h,收集残留的白色粉末,然后用乙醇清洗,干燥后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锌复合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酸为盐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UV、抗菌消光锦纶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于40

50℃下搅拌的时间为23

25h,静置的为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国陈敏夏湘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