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冠宇张皓专利>正文

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78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属于烧烫伤中药敷料技术领域,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八角,虎杖,白芨,高粱米,松柏叶,山豆根,大青叶,金银花,女贞子叶,红金樱根,生地榆粉、茶油和桉油等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系壮族民间秘方改进后的外用药剂,能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并且收敛生肌,见效快,对于烧烫伤部位涂抹此药后,5分钟内即感觉清凉,到达止痛和消肿的效果。到达止痛和消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烫伤中药敷料
,具体说是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的功能是防止细菌侵蚀和感染人体、调节体温和排泄体液等,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皮肤受损现象,其中烧烫伤比普通创伤更难治疗,尤其是大面积的皮肤烧烫伤治疗一直是医疗上的难题。因为烧烫伤发生后不仅会影响皮肤的气体透过性,还会造成组织液、体液的流失及电解质和蛋白质的损失,并且组织的接触排异性也会受到损伤,尤其是大面积皮肤烧烫伤时还可能引起整个身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和生理变化,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休克、感染及败血症,因此大面积皮肤烧烫伤一直是医疗上的难题。
[0003]理想的临床用烧烫伤敷料除了要将伤口与外界隔离避免感染外,还要有以下几个功能:止血性好,并且能够吸收伤口分泌的组织液;有效阻止细菌侵入伤口;透气性好,保持伤口湿润;能够粘附在健康的组织上但不能粘附在伤口组织上,并且敷料从伤口上揭下容易,不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但是截止到目前,并没有一种伤口敷料能达到上述理想敷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八角28~32份,桂皮16~22份,黄柏18~24份,没药12~18份,红花14~16份,黄连4~8份,虎杖90~105份,白芨46~52份,大黄8~12份,茶油17~22份,甘草6~12份,木通8~11份,桉油18~24份,细辛8~12份,战骨8~12份,高粱米26~32份,生大黄18~23份,海金沙12~16份,上山虎8~13份,花椒刺7~11份,地桃花18~24份,地胆草18~22份,松柏叶27~32份,山豆根8~12份,大青叶17~23份,金银花9~12份,女贞子叶46~52份,红金樱根26~33份,生地榆粉48~54份和石决明子8~12份。
[0007]优选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八角30份,桂皮20份,黄柏20份,没药15份,红花15份,黄连6份,虎杖100份,白芨50份,大黄10份,茶油20份,甘草10份,木通10份,桉油20份,细辛10份,战骨10份,高粱米30份,生大黄20份,海金沙15份,上山虎10份,花椒刺10份,地桃花20份,地胆草20份,松柏叶30份,山豆根10份,大青叶20份,金银花10份,女贞子叶50份,红金樱根30份,生地榆粉50份和石决明子10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①
将八角,桂皮,黄柏,没药,红花,黄连,虎杖,白芨,大黄,甘草,木通,细辛,战骨,
高粱米,生大黄,海金沙,上山虎,花椒刺,地桃花,地胆草,松柏叶,山豆根,大青叶,金银花,女贞子叶,红金樱根,生地榆粉和石决明子分别粉碎至100目以上,备用;
[0010]②
按质量份计,将步骤

粉碎至100目以上的八角28~32份,桂皮16~22份,黄柏18~24份,没药12~18份,红花14~16份,黄连4~8份,虎杖90~105份,白芨46~52份,大黄8~12份,甘草6~12份,木通8~11份,细辛8~12份,战骨8~12份,高粱米26~32份,生大黄18~23份,海金沙12~16份,上山虎8~13份,花椒刺7~11份,地桃花18~24份,地胆草18~22份,松柏叶27~32份,山豆根8~12份,大青叶17~23份,金银花9~12份,女贞子叶46~52份,红金樱根26~33份,生地榆粉48~54份和石决明子8~1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11]③
向步骤

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其重量50~70倍的水大火烧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熬制1~2小时,过滤将药渣滤去,滤液减压蒸馏去除水分成膏状,然后加入茶油17~22份,桉油18~24份,搅拌得到糊状的中药提取物,即为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001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医用敷料,上述糊状的中药提取物以丙烯酸改性壳聚糖为药物载体,丙烯酸改性壳聚糖中均匀分散有纳米短纤维;
[0013]其中中药提取物、纳米短纤维和丙烯酸改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0~50:10~15:100;
[0014]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直径为200~300nm,长度为50~60μm的聚羟基丙酸酯;
[0015]所述丙烯酸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6]将壳聚糖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然后依次加入丙烯酸、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和叔丁醇钾中在回流下反应1小时,所得混合液趁热倒入水中,搅拌后静置,过滤,滤饼用二甲基亚砜洗涤、干燥后得到丙烯酸改性壳聚糖;
[0017]其中壳聚糖、二甲基亚砜、丙烯酸、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和叔丁醇钾的质量比为100:1000~5000:5~20:4~15:0.5~1。
[0018]优选的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医用敷料,中药提取物、纳米短纤维和丙烯酸改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5:12:100。
[001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⑴
采用静电纺丝法将聚羟基丙酸酯制备成直径为200~300nm的纳米纤维,然后将纳米纤维置于

50℃以下的液氮中深冷1~2小时,经过高速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得到长度为50~60μm的纳米短纤维;
[0021]⑵
将丙烯酸改性壳聚糖溶解分散至醋酸溶液中,向其中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分散至少1小时,然后向其中加入步骤

所得纳米短纤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加入模具中冷冻成型,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得到专治烧伤、烫伤的医用敷料;
[0022]所述醋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
[0023]丙烯酸改性壳聚糖、醋酸溶液、中药提取物和纳米短纤维的质量比为100:600~2000:40~50:10~15。
[0024]优选的制备方法,静电纺丝法的操作是将聚羟基丙酸酯加热为熔融液体,采用静电纺丝设备,通过毛细管喷出,经8~12kv的高压静电场的电位差牵引拉伸,得到直径为200~300nm的纳米纤维。
[0025]优选的制备方法,所述醋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丙烯酸改性壳聚糖和醋酸溶液
的质量比为100:1000。
[002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系壮族民间秘方改进后的外用药剂,能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并且收敛生肌,见效快,对于烧烫伤部位涂抹此药后,5分钟内即感觉清凉,到达止痛和消肿的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涂敷到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八角28~32份,桂皮16~22份,黄柏18~24份,没药12~18份,红花14~16份,黄连4~8份,虎杖90~105份,白芨46~52份,大黄8~12份,茶油17~22份,甘草6~12份,木通8~11份,桉油18~24份,细辛8~12份,战骨8~12份,高粱米26~32份,生大黄18~23份,海金沙12~16份,上山虎8~13份,花椒刺7~11份,地桃花18~24份,地胆草18~22份,松柏叶27~32份,山豆根8~12份,大青叶17~23份,金银花9~12份,女贞子叶46~52份,红金樱根26~33份,生地榆粉48~54份和石决明子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八角30份,桂皮20份,黄柏20份,没药15份,红花15份,黄连6份,虎杖100份,白芨50份,大黄10份,茶油20份,甘草10份,木通10份,桉油20份,细辛10份,战骨10份,高粱米30份,生大黄20份,海金沙15份,上山虎10份,花椒刺10份,地桃花20份,地胆草20份,松柏叶30份,山豆根10份,大青叶20份,金银花10份,女贞子叶50份,红金樱根30份,生地榆粉50份和石决明子10份。3.权利要求1所述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八角,桂皮,黄柏,没药,红花,黄连,虎杖,白芨,大黄,甘草,木通,细辛,战骨,高粱米,生大黄,海金沙,上山虎,花椒刺,地桃花,地胆草,松柏叶,山豆根,大青叶,金银花,女贞子叶,红金樱根,生地榆粉和石决明子分别粉碎至100目以上,备用;

按质量份计,将步骤

粉碎至100目以上的八角28~32份,桂皮16~22份,黄柏18~24份,没药12~18份,红花14~16份,黄连4~8份,虎杖90~105份,白芨46~52份,大黄8~12份,甘草6~12份,木通8~11份,细辛8~12份,战骨8~12份,高粱米26~32份,生大黄18~23份,海金沙12~16份,上山虎8~13份,花椒刺7~11份,地桃花18~24份,地胆草18~22份,松柏叶27~32份,山豆根8~12份,大青叶17~23份,金银花9~12份,女贞子叶46~52份,红金樱根26~33份,生地榆粉48~54份和石决明子8~1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向步骤

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其重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国生蓝冠宇张皓蓝天蔚
申请(专利权)人:蓝冠宇张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