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钓鱼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包括鱼线、托线漂、连接环、线组、升力偏心漂、第二鱼钩、通心鱼坠、弹性天平线和第一鱼钩;线组下端连接有弹性天平线,弹性天平线上设有多个第一鱼钩;弹性天平线上端的线组上设有第一硬管;第一硬管上设有通心鱼坠,通心鱼坠的上端设有第一软片;通心鱼坠的下端设有第二软片;第二软片下表面设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片上表面设有第二硬管;第二硬管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上管口设有齿状凸起;第二硬管上端的线组上设有升力偏心漂;升力偏心漂上端的线组上设有连接环;线组中部有第二鱼钩;连接环与鱼线相连,鱼线上设有托线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的最大优点就是减少复杂水鱼线和通心鱼坠刮底的几率,自动解锁鱼线的托线漂和自身产生升力的升力偏心漂具有独创性,改变了传统钓鱼的方法,由被动变为主动,设计新颖适用性强,海水淡水都可以使用。海水淡水都可以使用。海水淡水都可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钓鱼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解决了在复杂水底情况下,鱼线和鱼坠刮底的问题。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远投钓组目前常用做法:在线组上绑两到三个鱼钩,一端绑一鱼坠,另一端与鱼线连接,用远投竿抛出,鱼坠带动线组沉入水底,鱼线与鱼坠经常被刮住,越拉越紧没有办法挣脱出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原因:(1)抛投前方水域礁石比较多或线组打到礁石的后面,沉底的鱼线在水流的作用下就会被礁石缠绕住,(2)线组与鱼坠连接处外形尺寸变化过大被卡住,线组连接鱼坠沉入水底,线组和鱼坠都躺在水底,鱼坠在重力和水流作用下就会往低处滚动,当拉动鱼线,线组拖动鱼坠在水底移动,一旦鱼坠的外形尺寸大于石缝口的尺寸,鱼坠就不能通过石缝口,鱼坠既被卡住,越拉鱼线鱼坠卡的越紧,这就是所谓的鱼坠刮底,在水底水平拖动鱼坠是导致鱼坠刮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3)线组的拉力方向为水平方向,鱼坠掉入水平或垂直石缝中,鱼坠与礁石都是刚性材料不能变形,一旦鱼坠被卡住无法解脱,(4)鱼坠在重力和水流作用下,沿着石缝左拐右拐掉入很深的石缝中,水平拉力的鱼线就很难拉出鱼坠。以上这四种鱼线和鱼坠刮底的原因钓鱼爱好者都是知道的,不是什么秘密可言,而解决鱼线和鱼坠刮底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钓鱼爱好者都在努力研究探索的问题。在百度中搜索“海钓时铅坠刮底怎么办?铅坠刮底的解决办法”时,就会搜索到很多有丰富经验的钓鱼大师对鱼坠刮底的剖析和如何解决鱼坠刮底的办法,其中2013年5月7日“海钓技巧”发表的“海钓时铅坠刮底怎么办?铅坠刮底的解决办法”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讲述的非常全面,文章的第一句话“坠刮底就是
‘
简单却复杂
’
的实例,看起来是很简单,却始终让人总是无法完全掌握”,文章接着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久以来,它已折腾了一代又一代热衷于在大海中博弈的人们了,它一直在挑战着人们的耐心。它让海钓人从海钓中获取无穷欢乐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无奈地捎带着几许苦恼。每次出钓,不仅要不惜体力带足铅坠,还得无休止地接受铅坠刮底的烦恼。被惹急了眼的钓鱼人们,往往就会迁怒于铅坠,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刮底的罪责,毫无根由地全推到了铅坠身上,以至对其时爱恨相加。”文章还提及为什么他要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多年来,笔者和众钓友一样,也备受铅坠刮底之苦,于是便奋起反抗,与其展开了
‘
不懈的斗争
’
穷个人之力,做了大量的探索,本文权作一个项目小结,向众钓友做一次汇报,早日告别那些本不该归属海钓的苦恼,于海钓中尽然获乐”,之后文章又从四个方面对鱼坠改进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我为什么摘录下来这么多的篇幅写在文章中,一是想说明鱼坠对海钓的重要性,鱼都藏在乱石和礁石群中,这种地方就特别容易刮鱼坠,二是想要说明解决鱼线和鱼坠刮底之难度,这也是激发我为什么要专利技术“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的初衷,我要把我所学到知识运用到防刮底鱼坠钓组的创造中。我出国也经常去市场找防刮底鱼坠产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我在加拿大渔具商场买到一款L型防刮底鱼坠,L型防刮底鱼坠就是在L形不锈钢丝下半段固定一流线形橄榄铅坠,它是利用钢丝外形尺寸大于铅坠的外形尺寸阻止鱼坠掉入石缝中,一旦鱼坠
被卡住,拉动鱼线L型不锈钢丝弹性变形产生弹性力弹出鱼坠,具有一定防刮底效果,但是遇到大的石块或者大的礁石逢时,整个L形鱼坠掉入石缝中,钢丝的弹性就不起作用了,2017年我去青岛黄岛填海水域海边钓鱼,就刮掉了我从加拿大带回的六个L型鱼坠,退潮后我去寻找被刮的L型鱼坠,海底都是半米以上的填海石块,整个L型鱼坠卡在石缝中,所以L型鱼坠适用于水平石缝水域,不适用有深的垂直石缝水域。目前在淘宝网能够搜索到的防刮鱼坠也很多,大多数都是改变鱼坠坠的形状、鱼坠的材质和构造提高防刮底的效果,还可以搜索到一些专利产品,我个人认为防刮底效果比较好的两款专利产品,公告为号CN 206005622 U,解了决两个问题,第一在铅坠前安装压缩弹簧,解决了线组与鱼坠连接处尺寸变化过大问题,第二利用杠杆原理,线组连接一段硬不锈钢丝,一段硬不锈钢丝穿过压缩弹簧固定在鱼坠上,当线组与鱼坠形成90度角时,拉动鱼线线组带动不锈钢丝撬动鱼坠防止刮底,我也买过这个防刮底鱼坠,但是为什么这么好创意的防刮底鱼坠也会刮住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整个鱼坠掉入垂直石缝中,即使鱼坠不被卡住,当你拉动鱼线时,鱼坠会在石缝中向上移动,不锈钢丝前端到达石缝边缘时,鱼坠就会绕着石缝边缘发生转动,如果不锈钢丝长度大于石缝的宽度,鱼坠就不能转动通过石缝,石缝的宽度与铅坠外形尺寸差距越小这种现象越严重,如果遇到水平石缝,尽管铅坠前面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外形尺寸与铅坠外形尺寸基本一致,弹簧可以变形通过石缝,但铅坠与礁石都是刚性材料不能变形通过,如果防刮底鱼坠掉入更深的石缝中被刮住的几率就更大,所以这种防刮底专利铅坠适用于没有大于铅坠外形尺寸的水平或垂直石缝水域,第二种防刮底鱼坠专利的公告号为CN207940255U,这种防刮底鱼坠采用柔性外形材料,能解决水平石缝防刮坠问题,如果CN207940255U防刮底鱼坠掉入垂直石缝或更深的石缝中与CN206005622U存在同样的刮底问题。在“今日头条”有个钓鱼高手大家都非常喜欢叫“丑男引航”,他在鱼坠防刮底方面也有很多研究,也做了很多的钓组,发了很多有关钓鱼方面的视频,对防刮底鱼坠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他在今日头条2020年9月29日发布的“自制防刮底钓组,应对水底复杂地形,钓鱼抛竿入水放心”视频中说:“大家一直以为我钓鱼的地方不刮底,刮掉的坠钩我直接换了,我从来没有念叨过,所以说大家伙一直都认为我这不刮底”。类似“丑男引航”这样喜欢研究的钓鱼爱好者很多,在网上也发了很多自己做的防刮底鱼坠,在YouTube视频网上也搜索过防刮底鱼坠,也都是在鱼坠上解决防刮的做法,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是我对目前防刮底鱼坠领域的一些了解,下面谈谈我在钓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产生创意的想法,我在钓鱼时鱼坠被刮底,本能地拿着鱼竿向前走,尽可能走到更高的地方使鱼线成垂直状态,拉动鱼线拉出鱼坠,但是当鱼坠抛投的很远,水比较深时,就无法实现垂直提拉鱼线,我就想用什么装置让远处的鱼线浮于水面并停留在鱼坠的上方,将浮于水面的水平鱼线改变成垂直向下鱼线,这样就抬高了鱼线的起吊支点,所以我就想专利技术一款托线漂来解决上面的问题;为了避免线组躺在水底,我就想在线组的上端安装一浮漂,浮漂的浮力小于鱼坠的重量,让线组在水底保证垂直状态,改变线组由水平拉动鱼坠变为垂直向上拉动鱼坠,我就想能不能利用这个漂做成一个装置安装在线组的上方,当快速拉动鱼线时,这个装置在水中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像风筝一样在水中飞起来,这个装置我就叫它升力偏心漂;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解决线组与鱼坠外形尺寸变化过大被石缝卡住的问题,和如何解决鱼坠不与礁石接触的问题,以及用什么办法保证鱼坠不掉入更深的石缝中。看似简单的鱼线和鱼坠刮底的问题,整整困扰了我十年,十年前我和钓友们一样开始制作防刮底鱼坠,买各种形状
的鱼坠,前面加个弹簧,后面放个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线(1)、托线漂(2)、连接环(3)、升力偏心漂(4)、线组(5)、第二鱼钩(6)、第二软管(7)、第一硬管(8)、第二硬管(9)、第一软片(10)、通心鱼坠(11)、第二软片(12)、固定环(13)、第一软管(14)、弹性天平线(15)和第一鱼钩(16);所述线组(5)下端连接弹性天平线(15)的中部,所述弹性天平线(15)上设有多个第一鱼钩(16);所述弹性天平线(15)上端的线组(5)上设有第一硬管(8);所述第一硬管(8)上设有通心鱼坠(11)所述通心鱼坠(11)的上端设有第一软片(10);所述通心鱼坠(11)的下端设有第二软片(12);所述第二软片(12)下表面设有第一软管(14);所述第一软片(10)上表面设有第二硬管(9),所述第二硬管(9)套在第一硬管(8)上;所述第二硬管(8)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软管(7),所述第二软管(7)上管口设有齿状凸起;所述第二软管(7)的直径大于第二硬管(9);所述第二硬管(9)上端的线组(5)上设有升力偏心漂(4);所述升力偏心漂(4)上端的线组(5)上设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与鱼线(1)相连,所述鱼线(1)上设有托线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偏心漂(4)和第二硬管(9)之间的线组(5)上设有第二鱼钩(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片(12)与第一软管(14)之间设有固定环(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线漂升力偏心漂防刮底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线漂(2)包括上半球(2
‑
1)和下半球(2
‑
5),所述上半球(2
‑
1)和下半球(2
‑
5)通过连接轴(2
‑
2)连接、所述上半球(2
‑
1)上设有第一配重物(2
‑
3),所述下半球(2
‑
5)上设有第二配重物(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君,
申请(专利权)人:齐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